好急,please help -為什麼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被稱「躁動年代」?

2008-04-26 12:06 am
為什麼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被稱「躁動年代」?

回答 (1)

2008-04-29 8:49 pm
✔ 最佳答案
六七暴動,亦稱六七左派工會暴動、五月風暴,當時參與者稱之為反英抗暴,1967年5月6日於香港爆發。香港親共的左派在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展開對抗英國殖民地政府(港英政府)的暴動。事件由最初的罷工、示威,發展至後期的暗殺,出現暗殺名單、放置炸彈。結果51人直接在暴動中死亡,另外超過八百人受傷。

事緣 1966年4月,由於天星小輪加價五仙,引發九龍區出現天星小輪加價事件,顯示殖民地政府治下的香港社會內,充斥不安定的情緒。

1966年5月16日後,文化大革命在中國大陸展開。中國國務院中,原本負責港澳事務的廖承志在8月指示不在香港發動文化大革命。9月至10月,各地紅衞兵於四出。

1966年12月3日,澳門發生一二·三事件。一件警民衝突事件,引發澳門左派到澳督府示威,要求警方道歉下臺。澳葡政府出動軍警鎮壓,導致十多人死亡,百多人受傷。

1967年1月初,澳門左派發動罷市,中國更斷絕澳門食水供應。葡萄牙政府最後屈服,接受左派的要求,並一度提出即時交還澳門。香港的左派到澳門祝賀,同時學習澳門左派的鬥爭經驗。月中,原本負責港澳事務的廖承志被紅衞兵奪權。

1967年5月,位於九龍新蒲崗大有街的新蒲崗塑膠花廠發生勞資糾紛成為導火線。

香港殖民地政府研究六六、六七兩次暴動成因後,察覺到有需要適量調整過時的管治策略。政府透過主動關心及改善一般市民民生,減少社會不公平現象,同時緩和市民不安情緒及與政府的對立。政府在暴動結束後一年,即1968年已著手修改勞工法例,大幅加強對勞工的保障。為改善與市民在地區層面上的溝通,進行首次地方行政改革,包括於1968年成立民政處(即今日的民政事務總署)。暴動亦間接催生了香港在七十年代在教育、醫療、廉政、房屋等各方面的改革。同時政府發現青少年空閒時間缺乏可供參予的活動而被左派招攬。於是決定大量增加文娛康樂活動。暴動後的1969年12月開始舉辦的香港節,就是當中的一個重要節目,藉以加強青年對香港的向心力。此外,漁農署(現漁農自然護理署)也在1968年7月開設林務營以解決青少年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六七暴動期間,不少公共巴士路線被逼暫停服務,引致不少九座位載客白牌車應運而生,獲准到市區載客,最終令到殖民地政府認為白牌車可以輔助公共運輸不足,促成1969年將白牌車合法化,成為今日的公共小巴,對香港公共運輸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當時有句: 造反有理,浪漫無罪, 所以稱為躁動的一代...
參考: wikipedia


收錄日期: 2021-04-11 16:27: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25000051KK013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