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的歷史

2008-04-25 1:38 am
about萬里長城的歷史

回答 (6)

2008-04-25 1:56 am
✔ 最佳答案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餘裡,遂稱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有遺跡殘存。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上大禹治水等”。   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到了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武至萬歷,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但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全長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的是6700公里。)   長城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台、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鬥獸場,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在嘉峪關市西南隅, 因建於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 建於1372年。關城平面呈梯形, 面積33500餘平方米, 城牆總長733米, 高11.7米。城樓東、西對稱, 面闊三間, 周圍有廊, 三層歇山頂高17米, 氣勢雄偉。關城四隅有角樓, 高兩層, 形如碉堡。登關樓遠望, 寨外風光盡收眼底

秦皇島——老龍頭   在山海關以南4公里處,北連長城, 南入渤海, 是現在明萬里長城東端的起點 ,始建於1381年。當時, 築有入海23米、周遭半公里的寧海石城, 城垣上修有澄海樓。後毀於兵燹, 僅存翹首海濱的一段頹牆殘壁。1985年重新修復了寧海城和澄海樓等景點。
2008-04-30 6:15 am
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的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的虎山長城,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在西方也常被稱為中國長城。長城平均高6-7米、寬4-5米,是建於中國古代的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個巨型結構[以長城為分界,長城以北常被稱為塞外(北部和西北部)或關外(東北部),而長城以南稱為關內。
長城同時也是世界上人造建築的幾個記錄保持者,其長度,佔地面積,重量等。
秦朝

公元前 221 年秦滅六國,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國家,
後來為防御北方的匈奴侵擾,便派蒙恬領三十萬大軍收回黃河河套地區,
繼而開始大規模的修建長城工程,把原來秦、燕、趙三個諸侯國的長城加以連貫修茸,
連成西起甘肅,東至臨洮,約五千餘里的長城。而秦以後的一 些朝代對長城也曾加以修建。

漢朝

到後來漢朝,武帝因見匈奴強盛起來,便多次派衞青、霍去病遣大軍北伐,
將之趕到大漠以北,又對黃河流域的秦長城修葺,向西延長數千里,直達西疆境內。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時期,南北分裂,北方混亂之極,而北胡於中原建立政權後,
為防其他外族,也會修築長城,如北魏為防柔然、契丹等族,曾新增兩道長城,
而北周宇文鮮卑統一北方後,也曾修補長城。

隋朝

隋文帝時為防禦北方的東突厥,曾修築靈武至朔方的長城。隋煬帝時亦曾發丁百餘萬修築自榆林至紫河的長城。

唐朝

唐朝因其時局勢穩定,盛世大平,所以沒怎麼修長城。

宋朝

宋朝因重文輕武,最後都被外族進入中原,政權則到南方,據長江天險,長城失去防衛意義。

金朝

到了金朝,因蒙古在大漠的掘起,便開始大力修築長城,這樣對長城大規模的修築才重新展開。
明朝

當時,退到漠北草原的蒙古又再次南下侵擾,明室多次派兵征討,迫他們退回大漠,
並接受明朝的冊封,萁後,明朝立刻大規模建築長城,增建煙墎、城堡,
並將部分土垣改為堅固的石牆,修築重點主要在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城牆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邊隘。
後來土木之變後,匈奴諸部又興兵再犯,明朝便再一次修築長城。
明長城是中國費時最久 ( 約 200 年 ) 、工程最大、防禦系統最完整和結構最完善的長城,
它橫跨八省,綿延一萬二千餘里,至今仍有很多保存下來。
2008-04-30 3:45 am
萬里長城的歷史: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國家,後來為防御北方的匈奴侵擾,便派蒙恬領三十萬大軍收回黃河河套地區,繼而開始大規模的修建長城工程,把原來秦、燕、趙三個諸侯國的長城加以連貫修茸,連成西起甘肅,東至臨洮,約五千餘里的長城。而秦以後的一 些朝代對長城也曾加以修建。



漢朝



到後來漢朝,武帝因見匈奴強盛起來,便多次派青、霍去病遣大軍北伐,將之趕到大漠以北,又對黃河流域的秦長城修葺,向西延長數千里,直達西疆境內。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分裂,北方混亂之極,而北胡於中原建立政權後,為防其他外族,也會修築長城,如北魏為防柔然、契丹等族,曾新增兩道長城,而北周宇文鮮卑統一北方後,也曾修補長城。



隋朝



隋文帝時為防禦北方的東突厥,曾修築靈武至朔方的長城。隋煬帝時亦曾發丁百餘萬修築自榆林至紫河的長城。



唐朝



唐朝因其時局勢穩定,盛世大平,所以沒怎麼修長城。



宋朝



宋朝因重文輕武,最後都被外族進入中原,政權則到南方,據長江天險,長城失去防衛意義。



金朝

到了金朝,因蒙古在大漠的掘起,便開始大力修築長城,這樣對長城大規模的修築才重新展開。



明朝

當時,退到漠北草原的蒙古又再次南下侵擾,明室多次派兵征討,迫他們退回大漠,並接受明朝的冊封,萁後,明朝立刻大規模建築長城,增建煙墎、城堡,並將部分土垣改為堅固的石牆,修築重點主要在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城牆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邊隘。後來土木之變後,匈奴諸部又興兵再犯,明朝便再一次修築長城。明長城是中國費時最久(約200年)、工程最大、防禦系統最完整和結構最完善的長城,它橫跨八省,綿延一萬二千餘里,至今仍有很多保存下來。
2008-04-25 2:02 am
簡介】在我們祖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東西橫亙著一道綿延起伏、氣勢雄偉、長達一萬多里的古代城牆。這就是被目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跡的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著我國古代人民的堅強毅力和高度智慧,體現了我國古代工程技朮的非凡成就,也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長城的工程量是十分驚人的。僅粗略地計算一下,修筑長城的磚石,如果用來修建一道厚一米、高五米的長牆,這道堵足以環繞地球一周而有余﹔如果用來鋪筑寬五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馬路,那就能環繞地球三四周。這還只是按一次修筑來算的,如果包括歷代的重修和補筑,那工程總量就要增加好多倍了。

這一前后修建了近兩千年的古代工程,雖然早已失去了它原來的功用,但它作為我國悠久歷史的見証和古代世界的偉大工程之一,仍然巍然屹立在我們祖國的大地上,使我們祖國的壯麗山河更為生色。

【景點】目前,經過整修,對游人開放的北京長城有兩段。一是位于延慶縣境內的八達嶺長城﹔一是位于懷柔縣的慕田峪長城。兩段長城均有纜車直達山頂。

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城西北80公里處的延慶縣境內,結構嚴謹,形勢壯觀,氣魄雄偉,是長城的一個縮影,是長城中最主要的游覽點之一。八達嶺長城依山勢而筑,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6-7米,寬4-5米,用整齊巨大的城磚筑成牆體外殼。京張公路從城門中通過,為通往北京的咽喉。從 “北門鎖鑰”城樓左右兩側,延伸出高低起伏、曲折連綿的萬里長城。八達嶺長城游覽區包括蜿蜒的長城、壯麗的敵台、居庸關和關溝內的勝跡。居庸關是從北面進入北京的門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居庸關長城建筑在一條長達15公里的山谷中間,兩旁山巒重疊,樹木蔥郁,山花爛漫,景色瑰麗,遠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稱為"居庸疊翠"。

慕田峪長城:位于北京市郊區懷柔縣北辛營鄉,距離北京市區70多公里。此段長城長2250米,有敵台22座。慕田峪以自然風景優美著稱,花多,樹多,春天看桃花,秋天看紅葉,難怪清代學者孫學詩游覽慕田峪時,曾吟詩道:“借問峪中何所有,千樹桃花萬樹柳。”

【相關網頁】http://www.meet-greatwall.org/
2008-04-25 1:42 am
萬里長城是中國歷代一項極為重要的偉大工程,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
它的建築雖然給當時的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郤並未因此而失去它重要的意義。
長城是人民用血汗和生命換來的,當中是經歷了幾多波折,到今天,
它終於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驕傲、自信和團結的象徵﹗

到今天長城因為生態環境和人為的破壞,破損程度巳非常嚴重,
有的地方更早已被埋於沙漠之下,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二,
但聽聞踏足月球的美國太空人說,在月球上望向地球,在這樣的距離下,
用肉眼仍然能夠看到連綿不斷的長城,不禁大叫聲好﹗這足可見其規模之廣,
簡直不愧為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洋人對此,亦不由他們說對我們中華民族不服。

古時的長城 ,有它一日,外族就難踏足中原一步,到今天,
長城基本上巳失去防衛的意義,只剩下供人遊覽的作用,
對著坦克、飛彈只可徒然興嘆。若果沒有它的存在,試問一聲,
中華民族能夠如今日一樣嗎 ? 也許中國早巳給強悍的遊牧民族所入侵,
將之分割若干份,匈奴佔這方、突厥佔那方、蒙古的又佔那一方 ……
像歐洲一般四分五裂,若非有它,中國再非是一個大一統的中國了﹗
2008-05-05 3:37 am
萬里長城      


  在四、五年前,我曾和爸媽到北京旅行,順道到北京名勝萬里長城走了一趟。當時烈日當空,我在長城上足足步行了半天,汗流浹背的我只是走了長城的一段便放棄了。當時我覺得長城真是長啊!

  原來,萬里長城由渤海山海關伸展到甘肅省嘉峪關,長城平均高度為八米,闊六米。

  在科技不甚發達的時候,長城是如何建成的呢?原來要動用大量人手和無數的土、木、石和瓦等材料。

  傳說有位孟姜女,她的丈夫被召去修築長城,數年後,孟姜女的丈夫仍未回家,音訊全無,焦急的孟姜女決定千里尋夫。天意弄人,在她千里迢迢來到長城時,她才知道丈夫早就客死異鄉了。孟姜女即時哭得死去活來,長城便應聲塌下了。這當然是一個神話,但也說明威風凜凜的長城背後也有悲慘的故事。


收錄日期: 2021-04-11 00:59: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24000051KK015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