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玩電腦有什麼人際關係的影響(急問)

2008-04-24 7:50 pm
青少年玩電腦有什麼人際關係的影響?快d呀!
5分!!

回答 (2)

2008-04-24 9:08 pm
✔ 最佳答案
電腦應用已在香港的家庭普及化。而家中的青少年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和使用電腦,而且能透過互聯網發放及接受信息,「網上交友」也因此而衍生出來。

  「網上交友」顧名思義是透過電腦於互聯網上結交新的朋友,「包括透過ICQ」、聊天室、電子郵件或在專門為「網上交友」而設的網站。

  現今青少年能透過互聯網與外界溝通,打破地域上的界限。他們不但能實地結交香港以外的朋友,且能身處香港而同時結交英國、美國、日本,甚至非洲等國的人,令自己的「朋友網」擴至世界每一個擁有電腦的角落。此舉不但能擴闊青少年的視野,增加對世界各地的認識和了解,更能令他們真切地感受和體會到他國之文化,為他們的人生添上更多色彩。

  此外,由於「網友」來自不同國家、階層和生活背景,而性別、年齡、家境、工作已不再是結交朋友的限制,使青少年能透過與他們的溝通和交流得到更多寶貴的經驗和知識,從而豐富他們人生的閱歷,對他們日後的成長也有莫大的幫助。

  再者,「網上交友」突破傳統的交友和與朋友相處的方式。不需表露「廬山真面目」也能與網友相處、交流,而且不必透露所有個人資料,以便靈活控制網友對自己的掌握程度。對於一些不善與人面對面溝通的人,這是天大喜訊;對於一些缺乏安全感的人,這是盡訴心中情的好機會;對於一些想重新建立自我的人,這是一個新天地。當對方不能影響自己現實中的生活,我們便能將心底的真感情或想法與對方分享,也能重新建立自我形象和信心。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網上交友」能紓解壓力,但若沒有成熟的思想和處事技巧作後盾,便會適得其反,令人逃避現實的生活。那麼,年青人的心智成熟程度足夠嗎?

  「針沒有兩頭利的」,再有營養的食物,多吃也會壞肚皮。若青少年過份沉迷「網上交友」,現實中與人的關係便會疏離,更嚴重的,會封閉自己,使生活圈子更狹窄。青少年正處於活躍好動的階段,應認識更多朋友和參與活動,從而啟發自己的思考,練習與人相處的技巧和建立群體合作精神。

  此外,大多數青少年的心智都尚處於幼嫩期,很多時會在不清楚對方的真實資料和背景下相約見面,甚至發展成為情侶,而危機便由此開始產生。金錢的損失只屬小事,心靈和肉體的創傷卻難以彌補。而且,當一個青少年以真心對待「網友」,到最後卻發覺被欺騙,他們對人際關係還會有信心嗎?他們又會怎樣對待隨後認識的「網友」呢?

  倘若每個青少年都愛在「網」上撒謊,那麼年青一代,甚至往後的棟樑也會被這種缺乏信任之社會風氣所感染,使原本開放活躍的心靈裝上一道道牆,令人看不見,摸不著。未來的主人們還會喜歡這個世界嗎?道德觀念還會處於人們心靈的哪一個位置呢?

  科技帶來無限的好處,也帶來無盡的問題,而「網上交友」也是一樣。所以青少年在互聯網上結識新朋友時,必須審慎分析和考慮,希望在得到其好處的同時,也能儘量避免問題的發生。

2008-04-24 13:21:53 補充:
另外過於沉迷玩電腦會忽略朋友、影響和家人關係。由於青少年與家長對網絡的觀感大為不同,就算是知識水平較高的家長,亦會與子女產生「網絡代溝」,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成為「隱閉青年」。青少年長期留在家中面對電腦,長期不肯離開電腦,他們好像和電腦融為一體一樣。這些青年沒有工作沒有學業,只是長期留在家中沉迷在網絡世界,成為家庭及社會的負累。

2008-04-24 13:23:14 補充:
而且沉迷上網對精神健康也有影響。通宵達旦守候在電腦旁會引致睡眠不足、精神不振、情緒起伏不定、容易與人發生衝突,令人際關係轉差;上網時間愈長,愈沉溺於網絡世界,人容易逃避現實及承擔責任,甚至不能自拔。身理方面會引致頭痛、眼花。
2008-04-24 8:11 pm
漸漸遇上交友/溝通困難
通常隨住玩電腦時間佔生活時間越多
交際時間減少
朋友關係疏遠
可能你會問
都可以MSN ICQ QQ架
但好多時係MSN ICQ都係d同佢差唔多呢類人
出左MSN ICQ回到現實同人溝通就冇咩自信
再唔係就將現實同電腦世界顛倒
人地講開d正常野 佢就混係電腦網絡世界的思考中...
最受影響應該係d稱為宅男/女...少少類似電車男
果類對自己冇咩自信
沉迷網上世界果d人
可能連工都唔做 學又唔返
漸漸與現實脫勾..............

感情問題都係
親情...沉迷網上游戲偷父母錢
甚至拿刀斬阿媽
係香港呢d新聞一d都唔新鮮喇

愛情
網上戀愛冇錯係一個唔錯ge平台
但成也風雲 敗也風雲
但只顧網上識友
一約出黎卻無法溝通也有一大堆
可見不能依賴這種方法

收錄日期: 2021-04-26 12:11: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24000051KK0070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