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蔣中正正面評價
蔣中正堅韌不拔,在孫中山之後領導國民黨戰勝形形色色專制勢力的反撲,統一了中國,捍衛了共和國統,重建了中華民國。
蔣中正在抗戰中的地位無人可以替代,是民族英雄。中共領導人在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紀念活動中,首次公開承認國民黨軍隊也是抗日戰爭的主導力量。大陸民眾更逐漸認識到國民黨軍隊是在蔣介石領導下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蔣中正最早認清共產主義和共產黨,最早指出「共產革命不適於中國,以恨為動機的革命,決不適於中國的民族性,因為動機既然是恨,行動一定是殘酷和卑污,而且要損人利己的,這完全和中國的民族性相反」。
蔣中正成功地防守住了臺灣,使其免遭內戰戰火牽連,倖免於大陸人民所經歷的「赤禍」;更為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理想在臺灣得以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他堅守中華民國的國統,為三民主義在大陸實現留下火種。
蔣中正致力於中國統一,反對台灣獨立。不管是剛到台灣的最困難時期,或是韓戰後的安全時期,蔣中正都極力壓制台獨分子的活動、清除日本皇民化運動在臺灣的影響並促使中華文化在臺灣發揚光大。大多海內外華人都十分讚賞蔣此一維持中華一統的行為。
西方史學界對蔣中正的的正面看法有:蔣是「真正的民族主義者」、「愛國者」,他「律己甚嚴」、「生活節儉」,有「無情的鋼鐵般的決心」、「不屈不撓的精神」。
唐德剛認為蔣介石是「是我民族史上千年難得一遇之曠世豪傑、民族英雄也……五千年來,率全民,御強寇,生死無悔,百折不撓,終將頑敵驅除,國土重光,我民族史中,尚無第二人也。」
蔣中正負面評價
蔣中正的性格被批評者形容為「反民主的」、「權威主義的」、「獨裁的」、「專制的」、「頑固」。據説「武士道」,「軍事組織精神」是他性格形成的基本因素。
汪榮祖、李敖認為蔣中正雖然是軍事強人,但不是一個稱職的領袖。蔣中正曾身為黃埔軍校校長,卻是個不稱職的軍事家,在戰術層面乏善可陳。比如,在七七事變後,蔣中正動用了差不多全部國民黨精銳調往淞滬作戰,希望擴大上海之戰,以冀國際可以出面調停,犯了戰略上的錯誤,以至做成國軍精銳盡失,形成日後完全無力防守南京。當時的一些將領,也曾勸說蔣不要全部投入淞滬,應該保留實力在南京和日軍硬拼一場。在國軍松滬戰役遭受嚴重損失的情況下,蔣此後又採納堅守南京的意見,也應對南京保衛戰付出的代價付相當的責任。
據説蔣中正應對國共內戰的爆發負責: 抗日勝利後,國民渴望和平的到來,國民革命軍以至是平民百姓,都早已厭戰、倦戰。蔣中正身為國民領袖,竟完全不理會民情。當時在美蘇的調停下,的確有希望實行聯合政府,而民眾亦對重慶和談抱有相當期望,但蔣中正此時只一心想將共產黨消滅,最後導致全面內戰。
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在大陸統治期間認可蘇聯將外蒙古納入勢力圈,造成外蒙古獨立的既成事實。
蔣中正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默許閻錫山留任大批成建制日軍準備對中共的戰爭,還聘請日軍高級將領,曾任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的岡村寧次陸軍上將為國軍顧問,致使其未受審判。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委託張炎憲等人,所作《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指出蔣中正是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的元兇。
蔣中正在台灣的威權統治使一些台灣人對蔣評價甚低甚至充滿憎恨。國民黨當局製造對他的祟拜風氣,蔣中正銅像大量出現於車站、各級學校及各公共機關,其名也出現在道路名稱,成為台灣最常見的路名之一。1990年代台灣民主化後,蔣的圖像逐漸從公共建築上消失,新版的新台幣也不再大量採用其肖像;政黨如國民黨亦然,鮮以蔣氏之記憶作為號召。很多評論家也指出蔣中正為鞏固政權展開恐怖統治,以刑法一百條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造成白色恐怖。
蔣中正在大陸和臺灣的「權威統治」的力量被認為是並非來自自身權威,而是依賴軍隊和特務進行的高壓統治,在臺灣民主化後所謂「權威統治」成為獨裁統治的代名詞,兩蔣政權的專制常被與北韓的兩金政權和新加坡的兩李政權相比,其腐敗被人與南韓李承晚政權相類比。
在中國共產黨治下的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媒體(包括教科書)曾長期將蔣定義為負面人物,中國共產黨和宋慶齡等國民黨左派指責蔣「背叛總理(孫中山)遺志」,「背叛革命,血腥屠殺革命群眾」。抗日戰爭中的蔣中正被認為是「消極抗戰、積極反共」、「忽略抗日、枉顧民族利益」。在相當長的時間內(1990年代以前),蔣被批判為「蔣幫頭子」、「流氓劊子手」、「新興軍閥」、「舊勢力之化身」、「軍閥之工具」、「群眾之仇敵」、「背叛革命」、「反革命」、「反動」、「無恥」、「美帝國主義走狗」、「美帝國主義,封建地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買辦階級等反動勢力在中國的代表」等。毛澤東對蔣介石的評價包括:「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中國法西斯頭子」,「獨夫民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