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戰後的香港電影, 就像戰後的香港普遍工業一樣, 被中國大陸不停催化。 這也成為國共內戰再次進行的近因〈於日本侵華期間暫停〉,直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得到勝利。這些事件最後使華語電影公司南移至香港。這些新移民對電影出口至東南亞國家(由其是沒有被排斥的大批中國人海外僑局地)和西方國家的唐人街(Bordwell, 2000)有莫大的貢獻。
戰後時期同樣使電影業凝成兩個平行的分岐,一邊是普通話,中國大陸的官方語言,另一邊是廣東話,香港普遍使用的方言。支持普通話電影的因素包括有較大的財力和更充裕的製作,普通話電影具有龐大的出口市場,專門化的技術,上海電影製人的名氣和資本,還有大陸文化聲望和世紀來中國文化與政治精英皆使用官腔。數十年來廣東話電影每每也有一些佳作,但始終也會比下去而坐着第二把交椅。(Leyda, 1972)
在香港電影的歷史中,和其他語言相關的里程碑在1963年樹立。當時,港英當局通過一條法例:所有電影必需配備英文字幕,看似方便作政治審查之用。但當時因實際需要,大多電影也配備中文字幕,令人們更容易理解其他地區的方言,(Yang, 2003)間接令廣東話電影興起。當香港電影配備中英字幕後,竟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更容易獲得西方觀眾的歡心。
粵語電影
粵劇 主導時期:
粵劇二重唱任劍輝及白雪仙(簡稱「任白」)是當時頂級紅星。任劍輝擅長反串生角配合白雪仙的旦角,她們合作拍了超過50齣電影,包括《紫釵記》(1959)成為恆久不衰的經典。(Teo, 1997)
低成本製作的武術電影:
接近100齣由關德興飾演黃飛鴻的長篇功夫電影。起始《黃飛鴻正傳》(1949)完結為《黃飛鴻勇破烈火陣》(1970)(Logan, 1995)
武俠片系列,利用人手繪製特別效果,譬如《六指琴魔》(1965)(Chute & Lim, 2003, p. 3)
家庭生活的當代通俗劇
華達製片廠
國語電影
邵氏兄弟及電懋(後易名國泰)是最頂尖的電影製作公司也是一對悲哀的夙敵。 於1964年(電懋)的始創人兼首腦陸運濤死於空難 , 使得邵氏兄弟得到行內較領先的位置。 電懋易名為國泰後於1970年終止電影製作。 (Yang, 2003)
一支音樂流派黃梅調注入中式戲劇衍生成邵氏的《梁山伯與祝英台》The Love Eterne (1963)。這部電影打破紀錄地賣個滿堂紅也成為黃梅調音樂電影的經典代表作 。
浪漫音樂劇如雪裡紅 (1956), Love Without End (1961), 水仙 (1964) 及改編自瓊瑤的小說。
荷里活式音樂電影 譬如曼波女郎 (1957) 與野玫瑰之戀 (1960).
史詩式古裝片:卲氏兄弟的李翰祥是主要的導演,有著名電影江山美人 (1959).
1960年代末,卲氏兄弟開創了一個新派武俠電影,當中情節比較緊湊,但少點遐想空間,多點力量型動作及暴力。這種新派武俠電影潮流靈感來自日本武士電影的大受歡迎所致。(Chute & Lim, 2003, p. 8)還有電視的普及化帶走不少觀眾,標誌着電影業必須改變題材中心 , 由以往女性為中心的電影變成動作電影主導。 (參見香港動作電影)主要帶動人物:
徐增宏的《江湖奇俠》(1965)
胡金銓的《大醉俠》 (1966) 和《龍門客棧》(1967)
張徹的《虎俠殲仇》(1966)、《獨臂刀》(1967)和《金燕子》(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