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曼德爾長波理論:以利潤率變動為基礎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長期波動原因的理論。
20世紀1978年,比利時經濟學家歐內斯特曼德爾在《晚期資本主義》提出了對長波理論的分析,到八十年代初出版的《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中文版。下稱《長波》) ,則有更進一步發揮和修改。
曼德爾的長波理論建立在利潤率上下波動的基礎,他認為,利潤率變動是形成長波的根本原因。當剩餘價值率急劇提高,資本有機構成增長率突然下降,資本周轉速度加快等因素個別或同時起作用時,平均利潤率就會由下降的一般趨勢轉為突然增長。
在一定條件下,這些因素反方向地變化,使平均利潤率下降的規律又發生作用。他認為,經濟周期的轉折點常常是一些非經濟因素引發的,在一次擴張性的長波之後,接著不可避免地會有一次新的具有停滯趨勢的長波。
曼德爾將歷史上幾次長波期劃分如下:
擴張期
收縮期
工業革命長波
1789-1825
1826-1848
第一次技術革命長波
1848-1873
1873-1893
第二次技術革命長波
1894-1913
1914-1939
第三次技術革命長波
1940-1967
1968-?
[編輯]
關於曼德爾的長波理論
所謂長波理論,是用來解釋資本主義幾次大規模經濟擴張及收縮的學說。歷來研究者只集中在資本主義工業周期(7-10年,即固定資本如機器的更生期),或資本主義整體壽命的長度問題上作討論。曼德爾提出兩者之間,還存在20-25年為一階段的長波期。一般認為,資本主義自十八世紀以來,共經歷過四、五 次這樣的轉接。
曼德爾並非是唯一提出長波理論的人,但不同學派對造成長波的因素(尤其是擴張性長波--即繁榮期)有不同看法。曼德爾將之歸結為平均利潤率升降問題。
曼德爾遵從馬克思主義分析,認為資本主義由於內部競爭及工人反抗,“長期”必然導致平均利潤率下降(其結果是經濟蕭條、社會不安、戰爭)。但曼德爾認為,這並不表示資本主義沒有恢服能力(雖然不是永久的恢服) 。曼德爾,在一定條件下,平均利潤率會再次上升,出現所謂擴張性長波。
那有甚麼因素可在經濟不景氣中扭轉平均利潤率的下降呢?
在《晚期資本主義》中,他提到每一次長波擴張都與一項創新技術帶動有關:
因此有評論認為曼德爾在《晚期資本主義》是過分強調了新技術發明的作用。不過亦有評論者指出,到了後期的《長波》一書,曼德爾已將重點轉向強調非經濟性因素(或外因)。
曼德爾自己是不同意這種批評的,在《長波》中他說:某些批評把我的分析說成是一種 “技術解釋” 。[…] 與我的分析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任何馬克思主義的資本主義發展長波理論,都只能是資本累積理論,換個說法,就是利潤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