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2008年的第一場雪災隨著春暖從國人的視野中淡出了。不過電視畫面上廣州火車站前數十萬人苦苦等候的景象揮之難去,其它電視播映不到的場景—被冰雪封鎖在公路上的汽車司機、因為交通和親人朋友失去聯繫的旅客學子行商,當然還有依靠交通物流來維繫運作的各種產業機構—是這場雪災更直接的受害者。
這場連氣象台都沒有預料的自然災害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暴露了國家機器在面對突然的大範圍災害時其實調度乏力。近日中國鐵道部部長給自己的下屬部門評90分,馬上招來輿論惡評,反效果就像不雅照藝人向公眾道歉時說「很傻很天真」一樣。人們既同情受災者,又有股無名火,有種憤怒,所以從央視春晚主持人說了一句粉飾太平的話,到鐵道部長自評90分,都被罵得很慘。
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害,不能視為偶然或者什麼「十年一遇」,就算「百年一遇」,一百年中只有1%的機會,你遇見了就要認命,然後趕快想辦法。自然災害會引起國家崩潰,中國古代的前車之鑑太多。
比如明朝的滅亡。明朝社會經濟那麼發達,中國教科書上還說發達到「出現了資本主義經濟萌芽」,一擲千金,衣香鬢影,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月色美得不得了。誰會想到江南的民眾在「品味」生活時,西北正在發生大旱,農民吃不上飯,從下到上發生了民變,政府派軍隊去鎮壓,軍隊的糧餉不夠,乾脆倒戈加入叛亂。沒幾年農民軍就殺到北京城下。這時北京也發生了「自然災害」—鼠疫,本來城牆堅厚高大,不至於一攻即破,但鼠疫造成的人員傷亡和人心惶惶讓高大的城牆變得像籬笆一樣脆弱。李自成進入紫禁城,明朝就這樣滅亡了。
中國歷代王朝的政治危局有幾種主要類型,一是政爭,就是統治階層內部的政治爭鬥。例如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的爭鬥,士大夫集團的黨爭等。二是外侵,如金滅北宋,元滅南宋。還有1840年以後,清王朝所面臨的外強威脅。三是天災,對於以農耕為基本經濟形式的社會來說,自然災害是十分嚴重的威脅。專制王朝的經濟基礎主要在於農業。天災造成的大面積農田歉收,不僅使政府斷絕財政來源,因災害導致的民眾流移對於政局的穩定更造成嚴重的威脅。四是民變,即由民眾反抗激起的社會動亂。如秦末農民暴動,王莽統治時期的綠林、赤眉起義等。民眾暴動,是政治危局中最為嚴重的形式。規模較大的民變,在執政集團行政調節能力低下的情況下,往往會導致政權的迅速崩潰。
上述歷朝政治危局的基本類型,其實有時有相互交叉的表現。天災和民變的合力,往往成為許多王朝覆滅的原因。而民變的爆發,有時又是以天災作為直接起因。
歷代統治者,但凡心智清楚的,都明白天災和國家命運的關係,不敢馬虎。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六月,京師長安及附近的地方大旱,蝗蟲成災,吞噬百姓的莊稼,甚至在御花園中都能看到飛來的蝗蟲。有一天,太宗李世民在花園中拾起蝗蟲,對著牠們鄭重的發誓,糧食是百姓們賴以生活的根本,而你們卻把糧食吃了,這是在禍害我的百姓啊。縱然是因為百姓們有過錯,上天降下你們以示懲誡,但那也是因為我這個做天子的沒有盡到責任,而罪不在百姓。你們如果是真正通靈的話,就應該把災禍降到我的身上,而不要去禍害我的百姓。說完就要把手中的蝗蟲吞掉以表明自己的決心。
不過天災有時也是人禍引起的,或者說,本來天災的影響沒有那麼大,卻因為人漠視它,導致災害雪上加霜。
唐代詩人白居易有首題為《輕肥》的詩: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朱紱皆大夫,紫綬悉將軍。誇赴軍中宴,走馬去如雲。樽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果擘洞庭桔,膾切天池鱗。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說的是一路人馬趾高氣揚地穿街而過,有人說是朝廷裡的宦官出來給皇帝辦事。衣服上有紅色系印的絲帶的是大夫,有紫色的是將軍,指這些人是位高權重者,享有「大夫」「將軍」的待遇。下幾句是寫這些人的生活極盡奢侈,並且他們很心安理得。當年為809年,江南地區發生大旱,災情非常嚴重。可是,那些專權弄奸的人卻不顧人民死活,只管自己尋歡作樂。而衢州那個地方,甚至都發生人吃人的情況了。
現代和古代不同,政府的職能不是統治,而是服務,那種「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的景象不會那麼明目張膽了。不過,現代政府要考慮的問題也更迫切,不是怎樣去賑災,而是怎樣去防止災害發生。古人考慮的是防止天災之後的人禍,現代政府考慮的應該是防止造成天災的人禍。這次雪災的發生,和全球氣候惡化有沒有關係?在導致氣候惡化的環境破壞中中國的責任有多少?
這些是比古代更複雜的難題,但已經不能不想了,因為據說十二年後香港就會沒有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