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高手請進

2008-04-18 10:07 pm
彈琴時, 如果有一首歌, 左手和右手分開練都已經十分純熟,
咁是否代表一定可以係短時間內 (例如一個月內)成功將兩手聯彈一起?
(先唔計那些左右手交替得很複雜的歌)
更新1:

舉例: 我依傢練緊的歌: http://vkgfx.com/scores/horowitz/horowitz_saint-saens_kureshov_gustafsson.pdf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_oDYAe70SM

回答 (5)

2008-04-18 11:07 pm
✔ 最佳答案
咁就要睇個人既雙手協調好唔好喇。

左右手份開彈既目的在於令練習者清楚左右手音符分佈,但唔等於雙手夾起來一定okay。

要睇果個人個腦轉得夠唔夠雙手快。

不過通常,如果份譜唔難,左右手分別練好,一夾應該好快okay。
2008-04-22 6:48 pm
  


鋼琴技術的徹底解決方法

  目前鋼琴教師所認同的鋼琴教學方法,大多也是比較注意學生在音準、節奏、速度等方面的訓練,對學生手指、手型的訓練是經過了很多年、很多人逐漸積累的教學經驗,這原本是沒有錯誤的,但卻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一方面由於嚴格的、長期的手指訓練,嚴重影響學生彈琴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於教師對技術訓練的不同理解造成教師之間不同的教法,互相的否定。結果對學生而言就是沒完沒了的技術訓練、長期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換一位老師就要重新調整一次,彈琴上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技術要求,學生對彈琴逐漸沒有興趣,處在又想學琴,有畏懼學琴,又想不學,又不敢不學的處境中。目前大量停學的學生就是證明,雖然學琴的學生很多,但真正能夠學到一定程度的卻寥寥無幾。是什麼原因造成現在這種問題?經常有學生家長在選擇老師時問我:"給孩子換老師是選擇技術上要求嚴格的老師好,還是選擇能讓孩子喜歡學琴的老師"。難道技術和興趣矛盾嗎?


一、關於手型的解決方法


1、 產生的問題:很多初學的學生,當把手放到鋼琴上時大多會出現手比較僵硬不夠自然、手掌關節下沉、五個手指向外伸展、手掌懶散的帖在琴鍵上等不同的問題。歸納起來分為兩類:緊張或者懶散。

2、 解決的必要:出現這些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手沒有形狀,比較難看的問題。因為鋼琴的技術主要就是體現在彈奏速度、音色、手的控制等方面,手型不好產生的主要問題就是手的不自然,無論是懶散還是緊張都會造成一定的技術問題。手型僵硬彈出聲音的音色就比較"硬",即很難表達優美、舒緩的音樂內容,同時也會由於手型的僵硬影響手指的靈活性,也就影響彈奏的速度。這樣學生彈起琴來就像一個"壯漢",笨拙、沉重而又缺少靈活性。懶散的手型彈出的音色就比較"軟" ,很難表達宏偉、剛勁的音樂內容,同時也會由於手型懶散造成手掌比較貼近琴鍵,造成手指的活動範圍減小,影響彈奏的力度和速度。力度、速度是鋼琴程度的標誌之一,速度的加快就意味著程度的提高,力度上豐富的變化就意味著音樂表現的豐滿,所以手型的問題是必須解決的。

3、 產生的根源:每個人在情緒、性格、心理等方面都是不同的,這就造成了每個人對同樣事情的不同態度,彈琴時手型僵硬的學生大多是由於心理緊張和情緒急躁造成的。對鋼琴的不熟悉造成精神緊張,急於想彈好造成情緒急躁。

三、 關於手的力度和放鬆問題




  無論速度多快、樂曲多難,都要嚴格的按動作標準彈奏,如果能做到保持手型和保持動作標準這兩項要求,技術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三是以情帶力,技術最終的目的就是表現內心的情感,單從力度上的變化並不是真正的音樂變化。這一點需要教師較高的藝術修養,通過對音樂語言的講解,語氣變化的要求,使學生從感情的角度來彈奏樂曲,只要音樂的情緒表達的正確,力度就沒有問題。音樂就是演奏者情感的表現過程。而彈琴時情感的起伏必然會引起音量上的變化,如果我們不從音樂的角度解決,反而從力度的角度來模仿,就是"造假",就是"偽音樂"。



  寫這篇文章我是很頭痛的,實際上原本不用這樣費事的去分析問題,直接告訴大家正確的訓練不就行了嗎?我也試圖去這樣做,但由於現有的許多鋼琴教學理論和思想已經在大家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了,即使有許多不合理的方面,但絕大部分的老師、學生還是沒有懷疑整個教法的問題,而是把問題歸於自己教學方法不精、學習不得要領。
2008-04-21 4:21 am
一般人都可以...
不過建議你先將
兩手既譜分別背熟...
然後試一試雙手練...
再續漸加快..
參考: 我自己
2008-04-21 3:50 am
是,一定可以係短時間內成功將兩手聯彈一起
2008-04-19 1:21 am
左右手分別練好,一夾應該好快okay。


收錄日期: 2021-04-19 17:01: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18000051KK010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