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金庸的生平(要詳細)! 快!快!快!

2008-04-18 6:09 am
要做PROJECT...快!要金庸的生平和名着!
更新1:

快!快!快!

更新2:

仲有你對他對文學界的貢獻的看法!thx!

回答 (3)

2008-04-22 7:31 am
✔ 最佳答案
金庸,本名查良鏞,生於1924年,浙江寧海人。

8歲那年,查良鏞無意中看到第一部武俠小說《荒江女俠》行俠生涯深深地吸引了他。之後,查良鏞到處搜羅武俠小說,一睹為快。

15歲時,查良鏞編寫的《給投考初中者》一書出版,暢銷省內外,初露才華。

17歲時,寫一篇題為《阿麗漫遊記》的文章貼在學校牆報,影射學校的訓導主任。

查良鏞小時候的理想是:當一名外交官。抗戰後期,他如願考進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查良鏞看不慣一些國民黨職業學生在大學裡橫行霸道,整人打人,於是「行俠仗義」,打抱不平。誰知,他的「俠舉」惹了禍,校方勒令他退學。「查少俠」只好離開校園,浪跡江湖……

1948年底,查良鏞被派往香港《大公報》工作。「身無分文走香江」的查良鏞從此就得靠自己的雙手打天下,而他與《大公報》幾十年的恩怨情仇也由此開始。

新中國建立初期,為了圓自己的外交官之夢,查良鏞毅然拋妻離職,北上京都再敲「外交官之門」。由於種種原因,查良鏞最後只好垂頭喪氣地南回香港。

查良鏞重回《大公報》,不久就調到《新晚報》當副刊編輯。梁羽生正好也在《新晚報》任職,兩人遂成朋友。

1953,梁羽生以《龍虎鬥京華》一書打響。

1955年,查良鏞偶試身手,寫出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一舉成名。「金庸」作為一個「神話」由此誕生。

50年代,查良鏞、梁羽生、百劍堂主同寫武俠小說,人稱「三劍客」。


金庸自《書劍恩仇錄》後,一發不可收。接著,《雪山飛狐》一出,石破天驚,全城爭讀。《射鵰英雄傳》更被視為「天書」,新派武俠小說的宗師地位,由此奠定。那年,查良鏞34歲。

35歲那年,查良鏞拿著他的8萬港幣,自立門戶,創立《明報》。很多人都認為不出一年半載,《明報》就會關門大吉;但查良鏞憑著他的一支如椽妙筆,憑著他的武俠小說《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等,撐起《明報》大業,使《明報》得以苦苦維持下去。

1962年5月,10萬大陸居民波浪式地湧向彈丸之地的香港,形成一股浩浩蕩蕩的「逃亡潮」,香港處於一片混亂之中。「明報」傾力傾情報道、評論「逃亡潮」,聲名大噪,發行量倍增,苦苦支撐的局面終於結束。

1960年,台北市出動大批警察,在大大小小書店搜繳武俠小說,查良鏞的武俠小說自然在查禁之列,台灣當局指之為「毒素頗深」,是「統戰書本」。

1965年年中,查良鏞漫遊歐洲一個多月,於是請倪匡「化筆」寫《天龍八部》。查良鏞旅歐回港,倪匡相告:「金庸,真不好意思,我將阿紫的眼睛弄瞎了!」

1965年底,查良鏞創辦了《明報月刊》。這本雜誌是由散居在世界各地、素不謀面的學人通過書信來籌劃、創辦的,這在世界出版史上實屬罕見。

「文革」期間,《明報》以及時、準確的中國報道,在香港報界獨領風騷,大放光芒。《明報》因而銷路突飛猛進,正式確立大報地位。

1967年夏季,被稱為「香港式文化大革命」的「暴動」發生,查良鏞因支持港府被「左派」罵為「漢奸」、「走狗」、「豺狼鏞」。

《明報週刊》開了香港娛樂週刊的先河,也為查良鏞帶來可觀的利潤。《明月》和《明周》這兩顆星星,輝映著《明報》這個月亮。

查良鏞有兩支筆:一支是寫武俠小說的「世界第一俠筆」,另一支是寫社評的「香港第一健行」。香港市民喜歡看他的社評,連國共兩黨政要、美國國務院也剪輯他的社評,作為資料加以研究參考。

查良鏞寫武俠小說,最初是為了賺錢,而後是為了撐《明報》大業;到了60年代末期,則是試圖在武俠小說創作方面進行一些新嘗試,並表達自己的政治取向和對現實社會的一些看法。於是,便有了政治寓言--《笑傲江湖》,以及社會問題小說--《鹿鼎記》。

1972年,金庸掛印封筆,金盆洗手。
2008-04-19 1:13 am
1924——1952

1924 出生 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

1929 5 入读家乡海宁县袁花镇小学。

1932 8 读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作者顾明道,之后更阅读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与《近代侠义英雄传》等。

1939 15 读初三,与同学合着并出版第一本书《献给投考初中者》,大获成功。

1941 17 因在墙报刊文〈阿丽丝漫游记〉讥讽训导主任,被浙江省立联合高中勒令退学。

1942 18 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

1944 20 考入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与国民党职业学生冲突,向校方投诉而被勒令退学。在中央图书馆阅览室挂一职衔。

1945 21 在杭州任《东南日报》外勤记者及英语电讯收译员。

1946 22 转赴上海东吴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被录取为上海《大公报》国际电讯翻译。

1948 24 被调派香港,续任国际电讯翻译。

1949 25 发表国际法论文〈从国际法论中国人民在海外的产权〉等文。

1950 26 应邀北上赴京到外交部任职,因出身关系,不满而归。其父查枢卿作为“反动地主”在家乡受到清算镇压。

1952 28 《新晚报》复刊,调任该报副刊编辑,并以姚馥兰、林欢为笔名撰写影评。此外,又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1955——1981

1955 31 以“金庸”为笔名,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连载一年,奠定武侠文学基业。

1956 32 《碧血剑》开始在《香港商报》连载。并与梁羽生、百剑堂主在《大公报》开辟“三剑楼随笔”专栏。

1957 33 进入长城电影公司。写《射鵰英雄传》连载于《香港商报》。

1958 34 与程步高合导电影《有女怀春》。

1959 35 与胡小峰合导电影《王老虎抢亲》。创办《明报》,《神鵰侠侣》开始在《明报》创刊号连载。《雪山飞狐》连载于《新晚报》。

1960 36 为《武侠与历史》杂志撰写《飞狐外传》。

1961 37 《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2 38 《明报》因报导“逃亡潮”而声名大噪,发行量遽增。

1963 39 为《东南亚周刊》撰写《连城诀》。《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4 40 发表〈宁要裤子,不要核弹〉社评。与《大公报》展开一系列笔战。

1965 41 创办《明报月刊》,创作《侠客行》。

1966 42 对“文革”做一系列分析。

1967 43 香港爆发“六七暴动”,《明报》成为左派分子重点袭击目标。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创办《新明日报》。在香港创办《明报周刊》。创作《笑傲江湖》。

1969 45 创作、发表巅峰之作《鹿鼎记》。

1970 46 写《越女剑》。开始修订全部武侠小说作品。


1972 48 《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就此封笔不写武侠小说。

1973 49 以《明报》记者身分赴台访问十天,会见严家淦、蒋经国等。之后于《明报》连载〈在台所见.所闻.所思〉。

2008-04-18 17:14:04 補充:
1979 55 参加台北举行之“建国会”,与丁中江共同为小组讨论会之主席。正式授权台湾远景出版社出版《金庸作品集》。

1980 56 广州《武林》杂志连载《射鵰英雄传》,金庸武侠小说正式进入大陆。十五部卅六册《金庸作品集》全部修订完毕,前后花了十年时间。

1981 57 与妻子儿女回大陆访问,会见邓小平,并游历十三个城市。获颁英国政府O.B.E.勋衔。

2008-04-18 17:15:26 補充:
1984——2001

1985 61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6 62 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正式授权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出版《金庸作品集》。获颁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2008-04-18 17:16:17 補充:
1988 64 “主流方案”事件在港引起轩然大波,发表〈平心静气谈政制〉文章。获香港大学名誉教授荣衔。

1989 65 宣布辞去基本法草委、谘委职务。在《明报》创办三十周年庆祝茶会上,宣布卸下社长职务,只担任明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1 67 明报企业挂牌上市。与于品海联合宣布:智才管理顾问公司技术性收购明报企业。



1992 68 赴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并于牛津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持讲座,作〈香港和中国:一九九七年及其后五年〉的演讲。回乡寻师访友,并为嘉兴市捐建“金庸图书馆”。获加拿大毕诗省省立大学荣衔。

2008-04-18 17:16:34 補充:
1993 69 发表〈功能选举的突变〉长文。赴北京访问,会见江泽民。宣布辞去明报企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职务,改任名誉主席。在《明报》发表〈第三个和第四个理想〉一文,确定“退休”一事。



1994 70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金庸武侠小说第一部英译本《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雪山飞狐) 。正式授权北京三联书店出版《金庸作品集》大陆简体字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出版,将金庸列为本世纪中国小说家第四位。被授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获选英国牛津大学两所学院之荣誉院士。

2008-04-18 17:17:15 補充:
1995 71 明河社星马分公司出版《金庸作品集》东南亚简体字版。

1996 72 获选英国剑桥大学两所学院之荣誉院士。日本德间出版社取得版权,正式开始翻译刊行《金庸武侠小说集》。 1997 73 3月,中国时报浮世绘版“金庸茶馆”专栏开张,举行个人在台第一场公开演讲,主讲“历史人物与武侠人物”。
7月,香港回归中国大陆,在《明报》发表〈河水井水 互不相犯──写在回归第一日〉一文。
10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英译本《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鹿鼎记)第一册。

2008-04-18 17:17:45 補充:
1998 74 5月中旬,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和中国现代文化研究所召开“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各国四十余位学者赴会或提出论文。

2008-04-18 17:17:58 補充:
获香港政府市政局颁授“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香港(及海外)文学艺术协会以最高之“当代文豪金龙奖”授予巴金、冰心、金庸三人。
日本“潮”出版社、香港明河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台北远流出版公司分别出版金庸与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对话录《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一书。
11月上旬,由汉学研究中心、中国时报人间副刊、远流出版公司在台北举办“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港、台及美、英、澳等国二十七位学者发表论文,二百多位学者与会。论文集于1999年12月正式出版。 1999 75 3月,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开始进行金庸作品集的三度修订工作。


2008-04-18 17:18:03 補充:
2000 76 7月,香港特别行政区颁赠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11月初,中国北京大学举办“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
12月,获颁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1 77 4月下旬访台,新竹清华大学颁赠荣誉讲座教授证书,并与圣严法师、杨振宁博士、刘兆玄教授进行“岁月的智慧——大师真情”会谈;25日与陈水扁总统会面。
《大字版金庸作品集》计划的第一部《大字版书剑恩仇录》(一)首版问世
2008-04-18 6:30 am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生,浙江海寧人。海寧查家是望族,祖父查文清是光緒年間進士,做過丹陽知縣。曾先後就讀政治大學外文系、東吳大學法學院。歷任杭州《東南日報》記者、《大公報》編譯、《新晚報》編輯以及長城影公司編劇、導演。

1959年與沈寶新在香港合夥創辦〈明報〉,成為香港有名的大報,其武俠小說亦多在〈明報〉連載,因此聲名遠播海外,有「武林盟主」之封號。1955年查氏以「金庸」為筆名,在〈新晚報〉首次連載他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竟一鳴驚人,此後開始他三十年的創作生涯,奠定其武俠小說大宗師不可動搖的地位。迄至1972年9月《鹿鼎記》在〈明報〉連載完畢,金庸即宣告「封筆」,從此未有新的作品面世。

自1955年至1972年的18年間,金庸共寫了15部武俠小說,其中長篇小說12部:《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 《笑傲江湖》、《鹿鼎記》;中篇小說2部:《鴛鴦刀》、《白馬嘯西風》及1 部:《越女劍》短篇小說。



收錄日期: 2021-04-25 21:09: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17000051KK027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