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經常睡醒

2008-04-17 8:10 pm
本人20歲女性
每晚12am-1am上床訓, 都要等一段時間先可以入睡 (大約over 30分鐘)
凌晨4-5am就會醒一醒, 每日都係咁

每朝早10am~10:30am起身
絕對睡眠足夠呀

點解會咁? 我知道心臟病發既時間就係o係呢段時間內, 會唔會係心臟病既先兆黎架?
因為我grandma有心臟病...一直令我擔心呢個問題

唔該

回答 (2)

2008-04-30 10:55 p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7.gif



我想除了開刀以外~平常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也能改善心臟病唷~下面是對於心臟的一篇報導~請您看一看~

血液循環系統

循環的好幫手

心臟的功能就像馬達的幫浦,需要無時無刻不斷的跳動,再藉由全身的血管,把含有營養素、氧氣的血液送到腦部、冠狀動脈、四肢及全身的內臟器官組織,並且將組織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二氧化碳,攜帶至肺、腎臟、肝臟以排除代謝廢物。當心臟的幫浦功能受損或血管阻塞時,血液無法由心臟打出(低搏出量)、血液循環降低,長期下來將會造成全身性缺氧及慢性病的問題。

危害循環系統的元兇

形成循環系統疾病的三大元兇分別是吸菸、高血壓和過高的脂肪、膽固醇。 而肥胖和飲酒過量,會大大提高循環系統發生的機率。它們所引發的疾病,可統稱為「心血管疾病」。根據研究顯示,辣椒、大蒜、洋蔥等辛辣的食物以及魚油、麥苗等,能有效對抗心血管疾病、降低高血壓和膽固醇的作用。一旦患有心血管疾病,就會有一些徵候或症狀出現,如胸痛、胸悶、 四肢容易發生痙巒、疼痛、抽慉、麻木等,這都是因為全身血液循環 不良所導致的問題。

現代人的健康危機 -「心」事重重

衛生署調查發現,台灣成年人中平均每8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及高血脂症,而長期以來腦血管疾病及心臟疾病更一直位居台灣國人十大死因的第2、3位,由此可知,心血管疾病嚴重影響了國人的健康與生活的品質。在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飲食環境中,如何強化心血管系統的功能、預防疾病的發生,已成為全民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

營養醫學新趨勢

魚油(DHA+EPA)

臨床研究指出:魚油的補充可降低肝臟合成分泌及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量(註1),及血清三酸甘油脂的量(註2、3),可預防與治療高脂血症及冠狀動脈心臟病(註1、2、4)、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心絞痛的發生率(註3)並預防心血管擴張手術後的再封閉(註5)。

大蒜

大蒜中的蒜素(allicin)可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量(註6)、抑制脂質的生成與堆積(註7),可減少血管內壁的沈積、動脈管壁彈性變差或阻塞(註8),降低中風及心肌梗塞(註8、9)的發生。

大麥苗、燕麥、綠茶及海陸植物精華

具有抗氧化的能力(註10、11),可抑制體內脂質氧化(註11、12)、降低膽固醇(註13),預防動脈硬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註12、13)。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喔!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blog/rte/smiley_36.gif



天為什麼藍,草為什麼綠,
圖片參考:http://fcu.org.tw/~s92a0173/no5/d01/ddan01/a10205.gif

什麼使太陽溫暖,
圖片參考:http://fcu.org.tw/~s92a0173/no5/d01/ddan04/a40101.gif

什麼使月亮放光,
圖片參考:http://fcu.org.tw/~s92a0173/no5/d01/ddan04/a40101.gif

造物主的愛使花香鳥唱,
圖片參考:http://fcu.org.tw/~s92a0173/no5/d01/ddan04/a40101.gif

因為愛,使人活著有希望。
圖片參考:http://fcu.org.tw/~s92a0173/no5/d01/ddbog01/dd03a30402.gif





就是漂亮關心您~有空來信相互探討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blog/rte/smiley_7.gif


最後~祝您~

圖片參考:http://www.cc.chu.edu.tw/~u8702053/mouse/ss7.gif
參考: *** o(‧ ‧)o就是漂亮 *** 關心您~~~~~~~~~~~~~~~~~~~~~~~~~~~
2008-04-26 5:44 am
放鬆自已
試下買亁龍眼冲水飲
寧神+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9.gif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26: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17000051KK0070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