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素肉,素食有肉味,口戒仲有咩意思?

2008-04-17 2:10 am
雖然的確係唔駛殺生
但係都算係放縱自己既食肉慾望
咁樣其實算唔算自欺欺人呢?
定抑或我幼稚理解錯誤?
更新1:

聽講佛教追求斷七情六慾 換言之,唔理你係乜慾,都係錯

更新2:

唔要無腦轉貼文 就算唔係轉貼,唔要無腦作文 麻煩睇題目答問題

更新3:

我針對既,係唔睇問題詳細 就轉貼相關資料

更新4:

講極都唔明 二樓佢只係轉貼左一堆相關知識! 而唔係佢本人既答案 佢講既嘢當然無錯 但係同呢條問題無關係! 只係一篇無腦轉貼文! 明未!?

更新5:

食素肉並唔係你所講既進步 心有邪念食素肉,呢種行為同偽君子無分別 心無邪念,又點會食素肉? 雖然實際上係素,但佢有肉既味道 對你地黎講就係一個誘惑 敵唔過呢個誘惑其實就等同犯禁 究竟係你唔明,定係我唔理解!?

更新6:

終於明白 如果堅持齋戒,無論你食真肉定假肉,定係犯戒 但如果解釋為 齋肉針對對像係佛門入進弟子 咁就解得通喇 我只係以事論事,無針對任何人! 佢果篇文章係唔係轉貼 你是但複製一句說話打上搜尋網你就明! 尋日答漏左你 你問我究竟想要一個點樣既答案 我想知,點解齋肉會出現,點解佢會有存在價值! 肉就係肉,既然你齋戒,食真肉假肉都係犯戒! 食假肉就唔係食肉,呢個只係自欺欺人既想法 企圖用任何方法去兜過規則,就己經犯左規 有意見可以繼續傾~到時候我就交比投票決定

更新7:

我以為無人明我既意思 原來係自己見識少!

更新8:

多謝各位既解答 (除左轉貼者外,轉貼唔用腦,又唔寫出處)

回答 (5)

2008-04-19 2:06 am
✔ 最佳答案
樓主請先細閱大懶蛇和hearttorealize師兄的答案,再看celli622002師兄的答案。師兄們均用心回答。
真正的修行人安於心中信念,不會嚮往吃人造素肉以滿足食慾;更深入者,如禪宗六祖惠能,曾為保禪門衣缽法脈,迫於形勢混入深山獵人隊伍中,別人吃肉,他亦要吃肉邊的蔬菜才能不泄形蹤,而被追捕的困境過後,他依然持戒不懈。
然而世上凡夫俗子最多,若要求大眾一開始便都嚴持戒律,齋口齋心,只有少數人能做到。那麽應否放棄餘下的大部份人呢?世面上有素肉,乃至有精巧繽紛的各式人造葷類供應,使大眾在用餐時,也會在真肉與素肉之間徘徊選擇。只要多吃一次素肉,少吃一次真肉,在遙遙修行路上也算前進了一點,總也好過停滯不前,或退步。
大家都想一蹴登天,但我們多屬普通凡夫,能力所限,只能循序漸進。社會大眾亦沒有責任遵守佛門清規,若逼緊了,更有反效果。故市面的齋菜店都供應素肉,以包容初階佛教徒,乃至非佛教徒。
包容,是佛教的特點之一。


2008-04-21 14:10:47 補充:
食素肉未必算犯戒----一切視乎出發點為何。

佛家將業分為身、口、意三方面。眾生的意業是最難克制的。

修行人將食物視為維持生命的原料,僅此而已,而不是為滿足口腹之慾。

中國的出家人有素食的傳統,平日只食基本的蔬果粮食。若有信眾供養素肉,出家人也會照吃,因這不是真肉,他們只當這是豆類+味精+色素的一種食物。
但若有中國出家人或持素的居士是因難忍對肉類的食慾,而吃素肉代替的話,那麽此人雖不犯“食真肉”的身業,卻犯了“貪戀肉香”的意業。

2008-04-21 14:11:03 補充:
另一方面,南傳佛教以修心為主,僧侶仍維持原始佛教的特色--托鉢化緣而食,不強求,施主供養什麽便吃什麽,素食葷食都有,都當是維持生命的原料。僧侶不為貪肉食而食肉,而施主亦盡量供養清淨為主的食物,雙方都靠自覺。

有沒有不自覺的人?有,但不是佛教的本意。

戒律,是自己對自己修行生命的承諾。
2008-04-18 10:11 pm
人造素肉,素食有肉味,口戒仲有咩意思?

人造素肉是給凡夫俗子吃的,本來不是為和尚而創造的美食,因為凡人吃不慣和尚的食物,所以素肉是給凡人吃的,使他們有不殺生的心同時容易接受素食,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
2008-04-17 7:12 am
食人造素肉的人, 有無話你聽佢食野不為慾望丫? 如果無講就不成欺了.
呢個未必是食肉的欲望, 而係對味道的欲望.
素肉做成不同味道, 方便人由食肉轉為食素. 如果想得通, 食素是為了不殺生, 那目標便達到了. 個名有肉, 是否必定心中有肉? 呢個因人而異, 自己先知.

2008-04-18 00:18:08 補充:
樓上師兄所答是有深意的, 可能不適合初學者吧.

或者我這初學者試再說一下, 因為我以前都有你同樣的疑問. 但現在明白了小許.

人不能發個心就即時斷除七情六慾. 這樣要求人亦是不夠慈悲的. 誰做得來呀!
七情六慾不是錯, 而是令人不能離苦. 人的起點都不完美, 那不是錯.

追求做博士, 但唔通而家做緊小學生就是錯嗎?
不. 只是須要進步. 一個原本食肉的人去吃素, 已經是個進步, 是好事.
認為進步不夠完美而說成是錯, 那是無益的.
2008-04-17 6:43 am
「戒」是「禁止」的意思,就是損害對方的事,不許去作。不造惡因,也沒苦果,合起來看,正是利人利己。戒律不是束縛;是有所不為,戒律幫助你拒絕了非法的誘惑,不為物役,不作物欲的奴隸。反而輕安、自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惱害眾生之心,要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不結惡緣。
「不殺生」殺生,就是自出生以來,直接間接殺的生物。 凡是動物,皆愛生命,若被殺害,皆有恐怖,皆有痛苦。應該發同情心,所以要戒。
無畏佈施:(一)不殺生,尊重生命、愛惜生命。(二)不傷害任何昆蟲與動物。(三)捐血、救人、護生、放生,不破壞環境與自然生態。
「護生」就是愛護眾生,在日常生活當中與牠們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和睦相處的根本原因在平等對待,不能平等對待,和睦就談不上。「放生」,就是看到小動物將被殺害,這時應當設法把牠買下來。所以,「護生」是本,「放生」是末,本末一定要清楚。放生是眾生有急難時,我們趕緊幫助牠。古德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所以,我們一定要救護急難的眾生。我們何必要吃肉與一切眾生結冤仇?不吃眾生肉才是真正愛護眾生。
口的動作 犯的惡業有四種:
1.妄語,就是欺騙人不實的話。
2.兩舌,就是對甲乙兩方挑撥是非。
3.惡口,就是罵人的穢語,及粗暴傷人的話。
4.綺語,就是演說淫穢的話。搖脣鼓舌,去造這樣的業,豈不是個惡口?
若能不犯這四種惡業,纔能稱是「口善」。
在智慧裡面過日子是佛菩薩的生活,在煩惱裡面過生活是凡夫的生活,你要做個轉變,若真正轉過來了,你完全生活在智慧裡面。這不僅是放生、護生,你的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無不是在智慧之中,這是真正的幸福美滿自在。
2008-04-17 3:03 am
我覺得是口戒的人自欺欺人,,
佢地只係在生理上進行口戒,,
而不是正識的口戒!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23 17:53: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16000051KK017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