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龍,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蛇身、鱷首、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鬚、額下有珠的形象。 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還有一種說法是有兩角為龍,獨角為蛟,無角為螭,無腳為蠋。
傳説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皆龍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稱爲「龍祖」。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傳説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係,「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竹書記年》),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爲赤龍。因而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
傳說龍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龍後成為皇權象徵,皇帝又稱為真龍天子,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龍被中國先民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中國民間流傳著許許多多關於龍的傳說。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
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猰貐、居、貔、狻猊。)
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
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帝王也稱乎自己為「真龍天子」,龍也具有權力的象徵。
。
另外, 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龍的傳人》是台灣作曲家侯德健的著名作品,成於1978年12月16日;當時美國宣佈與迫遷台灣的中華民國斷交,轉與實際管轄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消息傳來後侯德健奮筆填此歌詞,後首先經台灣名歌手李建復演唱,而台灣報紙在官方授意下一再宣傳,令歌曲變得家傳戶。隨後經過香港歌手張明敏演繹,歌曲更傳遍中國,而龍的傳人也成為中國人的民族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