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百家姓只有姓趙沒有姓招?

2008-04-15 2:37 am
為什麼百家姓只有姓趙沒有姓招?!!!!!!!
請快一點回答。
我要救急﹗?﹗

回答 (2)

2008-04-15 3:30 am
✔ 最佳答案
招姓屬小姓氏,在百家姓難尋找。據說除珠江三角洲、湛江地區及山東某些地區聚居較多之外,別處分佈較少。從有關資料及書籍查考,最早出現記錄有招姓於西元前634年。有關招氏起源,據《中國姓氏大全》所記有以下文字:“招,較罕見姓。分佈較廣。漢代有招猛,清代有招子庸。
來源:
1、周代陳候放於越,其子孫以祖父為姓;
2、春秋時晉國步招的後代(引自: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中國姓氏大全》407頁)。”“招猛,漢,南海人,元初中官大鴻臚。善於其職。四夷重譯。凡至容台肆儀行事。猛舉詔示之。悉愜其情(引自商務印書館1921年版《中國人名大辭典》第573頁)”。據廣州市芳村區招村族譜第四頁記載:“大漢元初,漢初中,仕至大鴻臚迨後解組入粵,信居省城,是為吾家鼻祖也,公八十有八台葬於白雲山。初娶簡氏生三子,再娶潘氏生四子,續娶郝氏生二子,共有九子開派九房分居異地。長居三元里,次居沙堤鄉,三居土壚,四居寶月湖,五居三山,六居黃崗村,七居白沙村,八居橫沙溪鄉,九居水潮。”
招姓有部份實際出自趙姓,晉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賈要殺趙氏。逃亡改姓招。萬家姓有下列記載﹕
招者,趙也。與秦同祖。其先,王族也。晉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賈欲誅趙氏。懼誅,亡,故易其姓。世多不知之者,雖招氏者亦然。夫知其姓而弗知其祖,不亦悲乎?其祖訓曰:“吾等得以存之,萬幸矣!毋敢再顯。”故至始皇而得天下,亦未複其姓。其歷數千年,世多有顯者,然終未有得天下者。其復興者,在吾輩耶?
招姓氏由來:通志氏族略:春秋晉步招之後,以名為氏。漢有大鴻臚招猛,明有招奇佐,清有招子庸等名人。  
郡望堂號:南海郡
歷史名人:招猛,招奇佐,招子庸
補充:招姓來源有兩支,除了晉國步招後裔外,更重要的一支相傳是出自春秋時陳國,由陳侯的弟弟招而來。招因捲入一場內亂被放逐到越國,從此在當地居住下來,他的後代便以他的名字為姓。
歷史名人:春秋時術士招父,漢代大鴻臚招猛等。當代招姓在廣東、海南、廣西、湖北、山西,江蘇,雲南等省區及漢、傣、蒙古、朝鮮等民族中均有所見。
願知識共享!
2008-04-15 3:18 am
《百家姓》是一本關於中文姓氏的書,成書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有人認為,《百家姓》前四姓為「趙錢孫李」的排列是因為指當時的宋朝皇帝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實際排列,只是讀來順口,易學好記,它與《三字經》、《千字文》,都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王明清《玉照新志》記載:「如市井間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嘗詳考之,以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何則?其首雲:『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本朝國姓,所以錢次之;孫乃忠懿(錢)之正妃;又其次,則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吳鄭王』皆武肅而下后妃。」。
依人口排序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袁義達按照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有關姓氏頻率研究方法,從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收集宋朝、元朝、明朝的文獻,採集統計樣本,根據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貫或居住地、工作地區、文獻表明的地點進行統計,從而推算出當時全國姓氏的期望分佈頻率[1]。宋朝、元朝及明朝首一百個姓的次序如下:

宋朝(960年─1279年)
王,李,張,趙,劉,陳,楊,吳,黃,朱,
孫,郭,胡,呂,高,宋,徐,程,林,鄭,
范,何,韓,曹,馬,許,田,馮,杜,周,
曾,汪,蘇,董,方,蔡,梁,石,謝,賈,
薛,彭,崔,唐,潘,鄧,任,史,錢,侯,
魏,羅,葉,沈,孟,姚,傅,丁,章,蕭,
蔣,盧,陸,袁,江,晁,譚,邵,歐陽,孔,
俞,尹,廖,閻,洪,夏,雷,葛,文,柳,
陶,毛,丘,龔,康,蒲,邢,郝,龐,安,
裴,折,施,游,金,鄒,湯,虞,嚴,鍾。

元朝(1271年─1368年
王,張,李,劉,陳,趙,吳,楊,黃,周,
徐,朱,鄭,胡,高,郭,林,程,馬,釋,
汪,羅,孫,鄧,曾,蕭,何,方,唐,謝,
馮,呂,許,韓,董,葉,宋,夏,余,曹,
范,潘,田,姚,金,袁,蔡,戴,史,孔,
薛,杜,倪,熊,文,彭,蔣,梁,俞,沈,
傅,丁,譚,段,耶律,蘇,湯,盧,顧,易,
毛,洪,魏,陸,侯,廖,賈,孟,虞,嚴,
姜,錢,雷,江,完顏,丘,黎,於,邵,葛,
章,龔,顏,鄒,崔,石,秦,游,歐陽,郝。

明朝(1368年─1644年)
王,張,李,陳,劉,楊,吳,黃,周,徐,
朱,趙,胡,孫,鄭,何,郭,沈,高,林,
謝,馬,葉,羅,馮,許,蕭,汪,韓,曹,
潘,呂,姚,程,余,袁,宋,錢,陸,盧,
唐,彭,蔣,曾,鄧,蔡,顧,魏,方,傅,
金,范,梁,夏,董,章,俞,丁,江,杜,
鄒,鍾,蘇,嚴,戴,崔,田,毛,石,任,
龔,陶,邵,薛,丘,熊,侯,譚,姜,賈,
施,秦,史,廖,於,孔,尹,黎,孟,段,
湯,白,詹,聶,易,洪,盛,倪,康,文

2006年1月
2006年,中國調查百家姓次序,袁義達主持完成[2]。這項調查共涉及1110個縣市,2億九千六百萬人口的數據,獲得姓氏4100個,經過省籍,地區,縣市三級人口比例的統計排定。調查發現:李、王、張三個大姓人口均接近1億,都超過中國總人口的7%;佔中國總人口1%以上的姓氏共有18個,佔人口0.1%以上的姓氏共有129個,而這129個姓氏的人口約占我國總人口的87%。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是當今中國的十大姓氏,也是全球華人,甚至全球的十大姓氏。
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
徐,孫,朱,馬,胡,郭,林,何,高,梁,
鄭,羅,宋,謝,唐,韓,曹,許,鄧,蕭,
馮,曾,程,蔡,彭,潘,袁,於,董,余,
蘇,葉,呂,魏,蔣,田,杜,丁,沈,姜,
范,江,傅,鐘,盧,汪,戴,崔,任,陸,
廖,姚,方,金,邱,夏,譚,韋,賈,鄒,
石,熊,孟,秦,閻,薛,侯,雷,白,龍,
段,郝,孔,邵,史,毛,常,萬,顧,賴,
武,康,賀,嚴,尹,錢,施,牛,洪,龔。

2007年4月
2007年中國公安部對全國戶籍人口的最新統計[3]:王姓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占中國人口總數的7.25%。這個排名跟2006年1月中國科學院的統計有差別。
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
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
鄭,梁,謝,宋,唐,許,韓,馮,鄧,曹,
彭,曾,肖,田,董,袁,潘,于,蔣,蔡,


收錄日期: 2021-04-27 15:01: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14000051KK0181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