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北京奧運會火炬長72釐米,重985克,燃燒時間超過15分鐘,能在每小時65公里的強風和每小時50毫米雨量的情況下保持燃燒。火焰高度25至30釐米,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帶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諧地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結合在一起。其所蘊含的“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理念充分是對奧林匹克精神和奧林匹克聖火內涵的一次獨特詮釋。祥雲、漆紅、紙卷軸等中國元素的融入,使得古老的東方文明和現代的奧林匹克精神再一次完美結合,迸發出耀眼的火花。
奧運火炬是奧運會形象景觀的重要環節,而火炬接力也已經成為傳承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載體。火炬的接力可以追溯至希臘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1936年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正式設立火炬接力以來,歷屆奧運會組委會都力圖在火炬設計上體現舉辦城市、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
古代奧運會召開前,人們會依照宗教規定聚集在奧林匹亞宙斯神廟前,舉行莊嚴肅穆的儀式,從祭壇點燃火炬,然後奔赴希臘各個城邦。火炬手高舉火炬,一邊奔跑,一邊呼喊:停止一切戰爭,參加運動會!那時,火炬像是一道嚴格的命令,有至高無上的的權力,火炬到哪里,哪里的戰火就熄滅了。即使是在激烈廝殺的城邦也都紛紛放下武器,開始神聖休戰。希臘又恢復了和平的生活,人們忘記了仇恨,忘記了戰爭, 共同奔向奧林匹亞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
奧運聖火首次出現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在1928年的第9屆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當時,東道主除了新建了一個能容4萬人的主體育場外,還建造了一座高塔。在奧運會期間,高塔內一直燃燒著熊熊火焰,火種取自奧林匹亞,用聚光鏡聚集陽光點燃火炬,然後通過接力傳送,途經希臘、南斯拉夫,奧地利,德國4個國家,最後傳到東道國主辦地。這是奧運會首次舉行這種活動。
1934年,國際奧會正式決定從第十一屆奧運會起舉行聖火儀式,取火種儀式在奧林匹亞赫拉神殿旁進行,然後以接力形式向奧運會會場傳遞。柏林奧運會組委會為首次聖火傳遞設計了一條經過希臘、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國等七國首都的傳遞路線,並於8月1日抵達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火炬則是由經拋光處理的鋼材料製成,在手柄部分刻有“Fackelstaffel-LaufOlympia-Berlin 1936(奧林匹亞火炬接力-柏林1936)”字樣。字體上方還有奧林匹克五環和德國的鷹徽標誌,字體下方繪有本次火炬傳遞的路線圖,在火炬體頂部的平臺上則寫有感謝火炬手的字樣。
從此奧運聖火正式進入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成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乃至奧林匹克精神的一大象徵,同時奧運火炬也成為組委會體現舉辦城市、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的載體。2004年雅典奧運會火炬就由象徵著勝利的橄欖枝演化而來,在簡潔中體現了希臘人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深厚感情,並在全世界所有舉辦過奧運會和即將舉辦奧運會的城市間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