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諸葛亮(181年-234年八月),字孔明,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大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因其早年外號,也稱「臥龍」或「伏龍」。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發動北伐曹魏的戰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勝利;而曹魏也曾發動反擊戰,但不成功。最後以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終結。
兩國形勢
223年,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打敗,令蜀漢國力大減。丞相諸葛亮輔助後主劉禪,蜀漢國力慢慢回復,同時派出陳震、鄧芝與東吳重新修好。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蜀漢南方亂事,提供了北伐所需要的物資。遂於226年將大軍進駐漢中,開始籌備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
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將領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請諸葛亮發萬兵給他出子午谷襲取潼關,與由斜谷出兵的諸葛亮大軍會師,這樣便可一舉平定長安以西,但諸葛亮認為過於危險,而且不及攻打隴右般安然,所以不接納魏延的提議。改派由趙雲、鄧芝率一支軍馬作為疑兵,由箕谷擺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勢,以吸引魏軍,諸葛亮則親率主力向祁山進攻。
由於當時劉備的死,加上蜀國數年沒有動靜,所以令曹魏沒有防備蜀軍,當諸葛亮攻來時,朝野都甚為恐懼,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響應蜀軍,同時魏將姜維投降諸葛亮軍,關中震驚。在洛陽的曹叡急率大軍救援,親自到長安坐鎮,派大將軍曹真督軍至郿縣防禦趙雲、張郃領兵五萬抵抗諸葛亮。當時諸葛亮不用魏延、吳懿等為先鋒,卻派馬謖領副將王平到街亭防禦張郃,另派高翔屯兵柳城。
張郃在街亭與馬謖相遇,可是馬謖不遵循諸葛亮的部署,又不接受副將王平的勸阻,不在當道之處下寨,反而上山設陣。張郃將蜀軍包圍在山上,切斷其水源,再督軍大舉進攻,蜀軍大敗,馬謖逃走,眾軍各自逃亡,只有王平領著千人,鳴鼓自守,而張郃又疑蜀軍有伏兵,不作追擊,於是王平集合分散的軍隊,向諸葛亮大軍處撤退。街亭失守,柳城高詳軍又被郭淮攻克,令北伐軍失掉了進攻的據點和有利形勢,諸葛亮惟有將西縣千多家人帶還漢中,班師撤退。而趙雲、鄧芝的疑兵亦在箕谷無法抵禦曹真的主力軍,趙雲便收集士卒倚勢固守,將棧道燒毀,所以沒有太大的損失。
諸葛亮把違反軍令、導致戰爭失敗的馬謖收獄,諸葛亮雖感可惜,但為遵守軍令,便斬殺了馬謖、張休及李盛,奪取黃襲等人之兵,王平卻因有作進諫而被提拔。諸葛亮自己仍上書自貶三等,並作了自我批評,劉禪接納,但仍以諸葛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趙雲亦貶為鎮軍將軍,但被諸葛亮大嘉讚賞。後來,有人曾勸諸葛亮再北伐,但諸葛亮認為要更訓練士卒,令他們忘了失敗之事,才可再行。曹魏的曹真在蜀軍撤出後,快速將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他又認為蜀軍今番進攻祁山失敗,斜谷道又被趙雲燒毀和大水沖蝕,下次該會以陳倉作目標,便派將軍郝昭、王生等與千餘人屯兵陳倉。
《三國演義》第84回描述諸葛亮巧佈八陣圖,迷困東吳大將陸遜。據歷史記載,諸葛亮確曾在行軍佈陣時使用過八陣圖,可惜卻沒有提及具體情況。
「八陣」是古代一種兵法,是指作戰時要根據敵情和地形來確定戰法和兵力的配置。山東省臨沂縣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臏兵法》便有《八陣》一篇。諸葛亮可能參考了八陣法,創造了八陣圖這種戰術。
《三國演義》描寫的八陣圖很神奇,只是一堆亂石,就能迷惑敵人。但《孫臏兵法》所述的「八陣」,主要是用來部署進攻,克敵制勝,並沒有涉及堆石為陣這回事。
在今天四川新都縣彌牟鎮、奉節縣白帝城下江邊和陜西勉縣定軍山下,都遺留了據說是諸葛亮堆石而成的八陣圖。
弩是一種用機械發射的弓,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到了漢代,弩已經可以連續發射,所以稱為「連弩」。
諸葛亮把連弩改良,設計了能連續發射十枝箭的兵器,叫做「損益連弩」,又叫「元戎」。損益連弩的箭用鐵製成,發射速度快,威力強大,人們稱之為「摧山弩」,意思是弩強得能把山摧毀。
1964年在成都郫縣出土了一個在後主劉禪景耀四年(即公元261年)2月30日製造的銅弩機。這部機製造時,諸葛亮已死去二十多年了,這可能是經諸葛亮改良的一種弩機。這部機重約267公斤,不可能用臂力張開,要用腳踏下發射。
蜀錦是一種高級絲織品,它用多色絲線織成彩色花紋,十分華麗名貴。由於它在長江上游,古稱巴蜀的四川成都生產,因而得名。蜀錦在戰國時期已開始生產,至漢代時已名聞全國。
漢代時,蜀錦的生產已非常發達,朝廷更設置錦官管理。三國時,諸葛亮治理蜀漢,深知蜀錦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所以便大力發展。
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發展蜀錦:獎勵種桑、加強錦官的權力、推行先進的紡織技術等等,提高了蜀錦的產量;又與吳國友好,擴大蜀錦的銷售市場。蜀錦因而成了國家的經濟命脈、軍費的來源。
2008-04-14 17:55:13 補充:
181 諸葛亮出生於琅琊郡
182 孫權出生於吳郡富春
183
184 太平道的張角在河北舉兵,引起黃巾之亂。東漢朝廷解除了黨錮之禁。
2008-04-14 17:55:33 補充:
185 張角死亡,但餘黨的叛亂卻繼續發生,形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186
187 曹丕出生。
長沙水賊為長沙太守孫堅所平定。
188 刺史改稱牧伯(州牧)。置八校尉,由曹操、袁紹、袁術等人擔任。
黃中餘黨在白波谷起兵。
189 靈帝崩,太子牟即位(少帝)。袁紹等人誅滅宦官。
董卓進入洛陽,廢少帝,癱立獻帝。曹操舉兵。
190 關東州郡的軍隊討董卓,以袁紹為盟主。
董卓殺少帝遷都長安,燒洛陽。劉備投靠公孫瓚。劉表任荊州牧。
191 孫堅破董卓車,修復洛陽諸陵。公孫瓚大破青州黃中賊,接著攻袁紹,任劉備為平原令。
2008-04-14 17:55:52 補充:
92 孫堅與劉表部下黃祖作戰而陣亡。公孫瓚為袁紹所敗。呂布殺董卓。曹操收黃巾降兵為青州兵
193 曹操在封邱破袁術。曹操攻徐州牧陶謙。
194 劉備歸陶謙,攻曹操。
益州牧劉焉病故,由子劉璋繼任其位。
陶謙把徐州託劉備後病亡,劉備當徐州牧。
195 曹操連破呂布,呂布歸劉備。
孫堅之子孫策驅逐吳郡太守,占領江東。
196 曹操迎獻帝於許,任司空尸在許下屯田。
劉備敗於呂布後歸曹操。
孫策攻取會稽。
2008-04-14 17:56:23 補充:
197 袁術潛帝。
198 呂布攻劉備於沛,曹操救劉備,殺呂布。
199 劉表管轄荊州八郡。
公孫瓚被袁紹圍攻後自焚。
袁術敗於劉備,憤恨而死。
打倒曹操的計畫揭露,劉備逃往徐州,與袁紹聯合。
200 孫策死,弟孫權立。
官渡之戰
201 曹操破袁紹於倉亭。
劉備為曹操所敗,沒靠荊州的劉表。
202 袁紹卒。于袁尚與袁譚不睦,曹操乘機攻擊。
2008-04-14 17:56:46 補充:
203
204 曹操攻陷鄴,袁尚逃往幽州,曹操為冀州牧。
205 曹操殺袁譚。曹叡(魏明帝而)出生。
袁尚逃往烏丸,曹澡占領冀、青、幽、并四州。
206 烏丸王蹋頓擁護袁尚成為邊寇。
207 曹操破烏丸於白狼心,袁尚等逃往遼東,為公孫康所殺。
劉禪(蜀後主)出生。
劉備三顧諸葛亮
208 曹操當丞相。劉表死,劉琮繼承父親地位,投降遠征荊州的曹操。
司馬師出生。
諸葛亮奉命出使東吳,與孫權結盟
長坡之戰、赤壁之戰。
2008-04-14 17:58:33 補充:
209 諸葛亮任軍師中郎將
劉備為荊州牧,紮營公安,與孫權妹結婚
210 嶺南大致為孫權所平定,孫權與劉備爭荊州
周喻死,魯肅代之。
司馬昭生。
211 曹操任其于曹丕為五官中即將和副丞相。
劉璋畏懼張魯。張松、法正仰慕劉備,龐統計劃以蜀為根據地來愎興漢室。
劉璋迎劉備入蜀。孫權妹回吳。
諸葛亮與關羽留守荊州
212 孫權把根據地遷往建業(南京)。曹操討伐孫權。
荀彧自殺。
劉備以援救孫權為藉口襲擊劉璋。占領涪城。
2008-04-14 17:58:54 補充:
213 曹橾為魏公。
劉備破劉璋軍,圍雒城。龐統戰死。
214 諸葛亮親領趙雲,張飛會劉備攻成都
劉璋投降,劉備入城都,為益州牧。
劉備與孫權爭荊州。曹操殺獻帝后。
215 劉備與孫權以湘水為界線分荊州。曹操以
自己的女兒為獻帝后。
216 曹操為魏王。南匈奴內屬于魏。
217 劉備與曹操爭漢中。孫權平定安雨。魯肅死,呂蒙代之。
曹操使用天子之旗與車,立世子曹丕為太子。
218 劉備向漢中進兵,曹操至長安。
219 劉備殺夏侯淵,平定漢中,稱漢中王。
孫權通魏攻關羽,關羽戰亡。
孫權將關羽首級送曹操,曹操厚葬之。
孫權占領荊州向曹操稱臣。
呂蒙卒。
2008-04-14 17:59:11 補充:
220 曹操卒,曹丕為魏王。魏施行九品中正制度。
曹丕篡位,後漢亡。曹操諡武帝,獻帝被封為山陽公。
221 劉備在成都即位(昭烈皇帝)。
諸葛亮為丞相
張飛死。
魏封孫權為吳王。
222 劉備向吳出兵為關羽報仇,敗退駐永安。
魏征討孫權。孫權自立為吳王,定年號。
223 劉備崩於永安行官,太子禪即位(後主)
諸葛亮被封為武卿侯,兼領益州牧
吳蜀結盟。南夷造反。
224 吳派張溫使蜀。
鮮卑的軻比能侵入河北。
2008-04-14 18:06:53 補充:
225 諸葛亮南征蠻族勝
曹丕帶水軍攻吳。
226 曹丕(魏文帝)死。曹叡即位(明帝)。
孫權攻江夏郡,敗退。魏國司馬懿(仲達)在襄陽擊退諸葛瑾。
227 諸葛亮上出師表,率兵五萬駐紮漢中
諸葛膽出生。
228 第一次北伐。敗於街亭。斬馬謖,孔明本身降為右將軍,但仍行丞相事。
第二次北伐。圍陳倉,不克而歸。
公係淵自立於遼東。
吳車破曹休於石亭。曹休回魏國後羞愧而死
2008-04-14 18:07:08 補充:
229 第三次北伐取得武都和陰平。恢復丞相位。
孫權稱帝,蜀遣使慶賀。
吳遷都建業。
230 諸葛亮駐守成固赤板,防魏軍入侵,後魏軍因雨退卻。
孫權攻魏合肥未勝。
231 第四次北伐。圍祁山。破司馬懿,接著殺其部下張郃,但終因軍糧不足而撤退。
孫灌平定武陵蠻。
232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準備再度北伐。
孫權遣使見遼東公孫淵。
233 諸葛亮造邸閣於斜谷,儲備糧食。
孫權攻魏於新城,失敗。
234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駐軍五丈原,在渭水流域屯田。與司馬懿對峙百餘日,八月病逝。享年五十四歲。
吳分三路攻魏,明帝親領水軍擊退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