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餃子,是一種以面為皮的充餡食物,是在中國北方比較傳統的食物。在一些地方稱之為扁食。常見的有水餃、蒸餃兩種。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5/Jiaozi-close-look.jpg/250px-Jiaozi-close-look.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一個剛包好的餃子,皮上還帶著點麵粉
中國北方人過春節,絕不能少了餃子。大年除夕包餃子,午夜十二點開始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農曆正月十五的餃子也叫團圓餃子,因為這一天是農曆新年後第一個滿月。除此之外還有「冬至餃子夏至麵」的說法,在中國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
滿族稱餃子為「子孫餑餑」。
山西、山東等一些地方(比如魯西南)也把餃子叫做 「扁食」(但「扁食」在閩南語中卻是餛飩的意思)。
目錄[隱藏]
1 起源
2 水餃之製作
3 蒸餃之製作
4 煎餃之製作
5 其他地區的餃子
5.1 日本
5.2 朝鮮
5.3 中亞和西亞
5.4 越南
5.5 俄羅斯
5.6 印度
5.7 墨西哥
5.8 義大利
5.9 匈牙利
6 參看
------------------------------------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e/e9/Huntun_Xiaolong.JPG/240px-Huntun_Xiaolong.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小籠包(左)、小餛飩(右)
餛飩(漢語拼音:hn tn,粵語:wɐn4 tɐn1,音同「雲吞」)是中國的傳統食品,源於中國北方。西漢揚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餅謂之飩」,餛飩是餅的一種,差別為其中夾內餡,經蒸煮後食用;若以湯水煮熟,則稱「湯餅」。
古代中國人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渾沌」,依據中國造字的規則,後來才稱為「餛飩」。在這時候,餛飩與水餃並無區別。
千百年來水餃並無明顯改變,但餛飩卻在南方發揚光大,有了獨立的風格。至唐朝起,正式區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
目錄[隱藏]
1 餛飩的特色
2 各地的稱呼與做法
3 常見的餡料
4 常見的吃法
5 餡料的作法
6 常見的外型
7 常見的種類
8 跨文化呼應
9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