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處理發燒???

2008-04-06 6:51 pm
我家姐發燒左好幾日-1-2星期,睇過2次醫生,都5好得,點算???(5要copy的文!!!)

回答 (4)

2008-04-07 4:00 am
两個星期發燒未好!當然不妙!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28.gif

但你的資料太小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3.gif
,不妨詳細一啲方便分析!

歡迎成為blog友或到訪"樹熊醫事簿" ,討論分享!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4.gif
2008-04-07 12:00 am
發燒的常識
- 除了一些很罕有的病例外,一般的發燒其實只是病徵的一種,因此我們實應關注引起這種病的疾病,而不只是擔心體溫的高低.一般情況下,發燒只是身體免疫系統抵抗疾病的一種自然保護功能,此對身體是無害的.
- 小孩由於腦部的體溫調節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所以較為容易受到外界氣溫的影響.此外,身體脫水亦會導致小孩的體溫上升,所以家長應注意其子女是否有嚴重的嘔吐或腹瀉而引致出現脫水的現象.

常見到發燒的誤解
- 很多時病人或家屬都以為體溫的高低與疾病的輕重是成正比的,其實不然;因為病況輕微的病人也可以發高燒的;相反,有些病人可能體溫只是微升或甚至下降,但病情卻是非常嚴重;
- 所謂發燒會燒壞腦是過份的所謂發燒會燒壞腦是過份的恐懼;會引致腦部受損的真正原因是腦炎或腦膜炎,而發燒只不過是其病徵之一.除了在極端的情況下體溫高達攝氏41度,否則發燒本身對腦部是沒有多大影響的.病者的家人只需留意病者是否神情呆滯或甚至神智不清;如有這些現象,便應立即帶病者往求診.

發燒性痙攣
- 所謂發燒抽筋其實是發燒性痙攣俗稱驚風;有這種現象的多是6歲以下的小孩(通常在一至二歲間),及發燒達攝氏38度以上.而五歲以下的小孩的發病而五歲以下的小孩的發病率是百分之二至五.大約有五成的病例是遺傳得來的,其它的病例則成因不明.
- 大約有三成的病例會復發,並通常頭兩年半內發生;不過如果初次發作時的年紀越大,復發的機會便越細.大約百分之一至九的發燒性痙攣是有可能演變為羊癇症的.
- 絕大多數小孩沒有發燒性痙攣的傾向,故發燒是不會引發痙攣的.而有發燒性痙攣傾向的小孩,初時可能因感冒、咽喉炎或中耳炎引起發燒,若體溫急劇上升,約二至六小時內便會出現痙攣的現象。痙攣其間通常會全身抽搐,但廿分鐘內便會自動停止。
- 在痙攣發作時,家長應保持冷靜,將病童側臥以確保其呼吸通暢,並盡快求救。其間可用溫水替病童抹身來降溫,及要保護病童的身驅(尤其是頭部),以免撞到硬物而受傷。另外,切勿拚力制止其抽搐的動作,以免弄致骨折。此外應避免試圖將硬物如匙應避免試圖將硬物如匙羹等塞入病童口中或嘗試用力張開病童的口,此舉會弄致病童的牙齒或顎骨受損,甚至有可能令牙齒鬆脫掉下咽喉而引致窒息。
 
發燒的護理須知
- 應少穿衣服及少蓋被,多喝清水,可幫助散熱;
- 應盡量給病人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 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清新;不要關閉門戶,適當地利用電風扇或冷氣機來降低室溫,有助病人散熱;
- 可用溫水給小孩抹身或沐浴,每次約十分鐘,讓水的揮發減低體溫;(注意:請不要用火酒來抹身)
- 可服用醫生處方的退燒藥;不過退燒藥只能暫時降低體溫,藥力過後體溫便可能再回升,待疾病痊癒後,體溫自然會回復正常;故此病人或家長不用太擔心為何吃藥也不退藥,只要按醫生的吩咐定時服藥,則可控制病徵;
- 一般病症的發燒現象都會持續數天才減退,若病情沒有惡化,病人是可以放心按醫生的吩咐繼續吃藥,並觀察病情的住展。

其他要注意的病徵
- 護理發燒的病人,除了要定時記錄病者的體溫外,更重要的是細心觀察病情的住展;除了發燒外,如發現有以下的不如發現有以下的不尋常的病徵,便要盡快求診:
病人目光呆滯、虛弱呻吟;小孩不停哭啼、昏睡、不思飲食、不活潑、不愛玩、或持續有嘔吐腹瀉和肚痛的現象;
病人體溫時續在攝氏40度(即華氏104度)以上,病人同時感到不適或反應緩慢。在任何情況下,如病人體溫高達攝氏41度(即華氏106度),即使未見有其他病徵,也必須盡快替病人作降溫護理及帶病人求診;
病人(尤其是小孩)出現嚴重脫水的現象,例如口、舌頭及黏膜乾燥、皮膚缺乏彈性、眼球下陷等。

- 一般來說,發燒的病人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休息和護理,加上藥物的幫助,通常不消數天便會痊癒。如服藥3、4天後仍沒有好轉的跡象,病人可再往覆診。平日要多注意衣著、飲食和休息,才可預防疾病。
2008-04-06 7:47 pm
問題:發燒已1-2星期,曾就診,未愈?
據資料未知體溫多少度?體溫一般用體溫計測量,高於下列溫度之一可認為是發熱:

肛門內溫度等於或高於攝氏度38C 華氏度 100.4 ;
口腔內溫度等於或高於37.5C(99.5華氏度);
腋下溫度等於或高於37.2C(99華氏度);

低热:37.4-38C
中度发热: 38-39C
高热: 39-41C
超高热: > 41 C
发热的规则可能预示着特别的疾病,例如伤寒病人常见体温逐渐升高,然后持续呈台阶状; 疟疾患者发热一般呈48或72小时的周期状;而肺结核的特征是每天午后发热。

导致发热的疾病有:

传染病:例如感冒、AIDS、SARS、脑膜炎、疟疾、胃肠炎都有发热现象。

免疫性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
癌症:例如白血病。
身体组织损伤:例如手术后、压伤症候群、脑溢血。
药物作用:

药效包括导致体温升高的,如黃體素;
药物过敏反应产生的发热;
断药后反应包括发热的,如海洛英。
内分泌疾病: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
血管栓塞疾病:如肺血栓。
其他原因:目前很多持续性发烧出于医学上未知的原因(Fever of unknown origin)。
按你的情況,必須到醫院診治,查找出發熱的原因(包括驗血,查找排除如傷寒 瘧疾 結核 單純疱疹病毒 斑疹傷寒--恙蟲病等的血液檢查) x光檢查,只有明確診斷,方可對病治療,切勿肓目退熱!!

治疗:不严重的暂时发热不一定需要治疗,原因如下:

发热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有力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观察发热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和病人监测病情变化,根据热型协助诊断和知道治疗方案的调整。
治疗发热虽然能减少病人的不适,但一般不会加速痊愈过程。
发热会增加心跳和新陈代谢,所以心脏病患者和年老体弱的人应特别考虑及时解除发热症状,常用的口服解热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中成药有紫雪散、感冒退热冲剂。
高热時,原则上应先物理降温,常用方法包括酒精擦浴,冰袋敷头和颈部或者腹股沟大动脉处等;物理降温不理想的发热可考虑使用药物辅助;发热时体液丢失增多,应及时补充,包括多饮水,或者输液,民间“捂汗”(加盖衣被)的退热方法一般不被医学界推荐,因为操作不当可能反而阻止热量散发,对儿童和高热患者尤其危险。
參考: 臨床內科學+經驗
2008-04-06 7:30 pm
F發燒處理的常規

36.0~37.℃:正常

37.0~38.℃:微燒

冰枕

38.0~39.℃:中等燒

冰枕及溫水擦拭浴

39.℃以上:高燒

冰枕及溫水拭浴並於醫師指示下給予退燒藥



F發燒的護理

一. 冷敷法

1. 冰枕:

*冰枕內裝三分之二冰塊,加少許冷水

*夾緊袋夾放入塑膠袋內,以乾毛巾包裹於枕後

*檢測冰袋內冰塊隨時更換,約2~3小時更換一次

二. 環境及衣物的調節

合宜的室溫22~27℃溼度60%

‚必要時打開窗戶,促進空氣流通

ƒ保持安靜,避免噪音

„寒顫發抖時,可先加被蓋保暖

…寒顫停止高燒持續時,應慢慢移除被蓋

†當衣物出汗潮濕時,隨時更換

三. 水份的補充

多喝水---每日約3000c.c

‚經由點滴補充水份及電解質

四. 保持清潔舒適

口腔護理---清潔口腔如:漱口

‚當口唇乾裂時可擦甘油或脣膏

ƒ保持皮膚清潔及乾燥---勤換衣物

五. 適當的臥位

使用枕頭被褥維持舒適臥位

‚協助更換姿勢

ƒ減少活動,減少體熱產生

六. 洗澡或溫水拭浴

合宜水溫40.5~43℃

‚以毛巾沾溫水輕拍身體四肢、腋下等部位

七. 飲食攝取

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維生素

‚易消化的食物

ƒ依病患的喜好

„可引起食慾的食物

八. 隨時量體溫及注意體溫變化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57: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06000051KK0070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