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知識+挑戰」「善」是與生俱來的嗎?

2008-04-06 4:23 am
三字經有寫道:「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善」是與生俱來的嗎?

嬰孩時期,我們只知道食慾、物慾,等等各種的慾望,或許換句話說就是只有求生的本能。本人認為人一出生是不懂「善」的,因為「善」是在成長過程中建立的,就像身體的育成一樣,在每個人的心中緩緩地發育,也就是所謂品德與良心的來源地。因此,古文課本中的「善」也只能理解成孩童天真爛漫的無知,而非「真善」;「真善」則該說成是我們每一個人為別人親手打造的禮物。

未知各位有識之士與兩位才子怎樣看呢??

(本人並非什麼香港的良心,
亦不是什麼反動的紙老虎,
只是想跟各位一同分享意見。
如有冒犯,請多多包涵。)

回答 (3)

2008-04-20 7:33 pm
✔ 最佳答案
從古至今,有很多儒學家都為人類的本性下了很多定義。
有人主倡「人之初,性本善。」
有人則不一樣,主倡「人之初,性本惡。」
為什麼?我不知道。
很多人都只會用一些現象去說明人的本性是「善」或是「惡」。但是,如果你真的有認真思考過的話。
你會想︰「這些現象好像都是「對」的。但是,「對」這個字就足以為一樣事物下定義嗎?」
答案好像是「不」。
你問「人的善,是不是與生俱來的?」
我的答案是「不知道」
因為就我自己的思考,我會認為「善」跟「惡」都會隨著人的出生而產生的。他們兩者的本例是33.333︰33.333。
你一定會問,為什麼不是50︰50?
其實,我之所以說成是33.333,是因為我不認為人除了「善」以外就只剩下「惡」。另外的33.333就是我現在想要給你的答案「不善也不惡。」
人如果把「不善也不惡」的比例放進「善」里面的話,當然就會表現出「善的一面」了。
但是,如果人把「不善也不惡」的比例放進「惡」里面的話,效果也一樣,「惡」也會表現出來。

最後我的結論就是
「如何看待不善也不惡才是最重要的。」

(^^有什麼不明白,可以留言給我。)
2008-04-08 7:19 am
若你在山走,忽然看到一對雙手在崖邊,你會不會先問清楚他何人,和清楚他的底細,及想會有沒有著數,才會救他的?當然不會呢.
此乃性本善也.

2008-04-11 08:37:05 補充:
三字經已言明「人之初,性本善。」,人善乃天生也.

2008-04-11 13:27:58 補充:
第一個是說明「性本善」.
救人之心,不論大小老幻也會有.
兒時是沒有這樣的能力也不太懂事,但我覺當他大到有這能力和知覺時,也會救人.
2008-04-06 5:39 pm
孟子的性善論長期成為儒家的正統思想, 原因之一是性善論是根於孔子的“天命”論,與“天”的思想吻合,大概是認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天賦的,是天性,所以,其本身與天一樣,是善的。《中庸》裏第一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孟子的性善論也是在和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論”的辯論中發展出來的。

告子不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他說:“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東西也。”

孟子在這段話後反駁說:“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于上下呼。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說:就算水不分東和西。但分不分上下呢?人性也就像水總會往下流一樣,沒有人不善的,也沒有水不往下流的。

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性者,本治料樸也,偽者,文理龍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說人性是本能的,他的善是經過雕刻的。性本身就像一個天然的材料,沒有經過加工是沒有美感的。
偽:不是偽裝的意思。
惡:本能的意思。

其實,基督教所說的人的原罪也是指人的本能。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24: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05000051KK028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