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十大公式係咩?

2008-04-05 9:51 pm
數學十大公式係咩?
點解這十條公式係數學十大公式?

回答 (1)

2008-04-06 1:36 am
✔ 最佳答案









阿基米德槓桿原理 Archimedes's principle

  阿基米德的成就,除槓桿原理外,還有著名的浮力原理─「物體在液體中的浮力等於它所排開的液體重量」。他也是傑出的數學家,著有《圓的量度》《拋物線的求積》《論螺線》《論球和圓柱》《論劈錐曲面體和球體》《數沙術》《論平板的平衡》等書。阿基米德最得意的傑作是導出圓柱內切球體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 2/3 倍,這個圖形就刻在他的墓碑上。







波茲曼關係式 Boltzmann's law

波茲曼奠定了「氣體分子運動學」的基礎,他最大的貢獻是在1871年找到熵與機率之間聯繫的關係式,對熱力學上的問題,用統計的觀念來解釋,引起物理界很大的爭議,後來證實他是對的。也熱力學因而與分子動力理論結合,導致統計熱力學的誕生。另外他提出非平衡態的理論,促使統計力學的建立。







德布羅意關係式 de Broglie's law

量子力學不僅是理論物理學,也是科學哲學研究的範疇,甚至影響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假定。量子力學有三個革命性的概念。第一個就是德布羅意的波、粒二重性─在微觀世界裡,很多東西具有波動和粒子雙重的特性。第二個是說所有的物理事實都只具有或然性,而沒有必然性。與古典物理學認為事件有確實性和可決定性相反。第三個是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測量粒子時,我們不能同時確切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若我們測量到粒子的位置越準確,則所知的速度越不準確,反之亦然。它們推翻了人們對物理學上一些假定的認知。







愛因斯坦質能互換率 Einstein's theory

   1905年是愛因斯坦「神奇的一年」,26歲的他發表了四篇最富創造性的偉大論文,使他獲得博士學位、1921年諾貝爾獎、並創立狹義相對論。相對論推論的結果真是匪夷所思,令人不敢置信,可是後來都證實了。現在我們經常聽到的黑洞、時光旅行、空間彎曲等等好像是科幻名詞,可都是相對論所推導來的哦!  

















手指計算 Using fingers to count

人類發明了文字以後,相對就有了數字與數碼,數字是指數的詞,如一、二、三、四、五、…、十、百、千、萬;數碼是指數的符號,如1、2、3、4、5、6、7、8、9、0(以上為阿拉伯數碼),而明清兩代盛行用數碼來表示,就寫成:







馬克斯威爾電磁方程式 Maxwell's law

 1865年馬克斯威爾預測電磁波輻射傳播的存在,將庫倫、安培、法拉第的研究結果整理成四個電磁場理論的數學式,這個理論提供了連續性的電的流動。1887年德國科學家赫茲(Hertz) 實驗證明出電磁波。馬克斯威爾的理論將電學與磁學統合成一體。







納皮爾對數法則 Napier,logarithms

  納皮爾原是一位蘇格蘭的修道士,業餘研究數學,他為尋求球面三角計算的簡便方法,經20年的努力,創造出對數的關念,出版了《奇妙的對數表的描述》一書。天文學家刻卜勒利用他的對數表簡化了行星軌道的複雜計算。「對數」被譽為「用縮短計算時間而使天文學家延長壽命」,也對整個科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Newton's law

牛頓24歲時,倫敦發生流行病,他便返回故鄉,在一年半的時間裏有了三個非凡的創見,發明「微積分」,發現「萬有引力」,發現「光分七色」。1681年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總結出萬有引力定律,並提出三大運動定律,建立了古典力學的基本體系,被譽為最偉大的科學著作。牛頓十分謙虛,他說:「如果我看得比較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畢達哥拉斯畢式定理 Pyhthagorean theorem

  這個定理中國和巴比倫人早在畢氏之前一千年就在使用,但仍被稱為「畢氏定理」,主要是因為畢氏證明了定理的普遍性。據說在證明成功的當天,畢氏叫學生們宰殺了一百頭牛,舉行盛大的宴會來慶賀。所以,畢氏定理又有「百牛大祭」的美稱。







希歐考夫斯基火箭公式 Tsiolkovski's law

  希歐考夫斯基是自學成功的,他本來是中學教師,有一次在教室裏向學生大談天象奧秘,引起一位參觀的物理學家的注意,從此天才被發掘,引導俄國科學界放眼太空。後來,他對一群科學家說,只要大家努力,俄人將第一個走出地球,他的話成為事實,他也被稱為俄國火箭之父。  
  
參考: Myself


收錄日期: 2021-04-12 01:40: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05000051KK0141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