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知識+挑戰 」你如何在答與不答之間,為我解說何為真理?

2008-04-05 7:37 am
明鏡能反照真理是因為它從不留住任何東西。鏡子本來就沒有藍、沒有綠、沒有白雲,也沒有青山──在空白的鏡面上從來沒有盛載包含著任何東西。但是,當白雲在鏡前出現時鏡子只會反照白雲;而當白雲不再在鏡子前面時,便會在鏡面上消失。虛空的明鏡從不留住任何東西:這就是真正無掛礙。所以,它永遠擁有完全的自由。無論在鏡子前出現或消失的東西都不重要,但一切出現和消失的都是真理。

回答 (5)

2008-04-07 5:48 pm
✔ 最佳答案
其實
真理就好像是「空氣」一樣
無形﹑無色﹑無聲﹑無嗅
你不會察覺得到「它」
但是「它」卻無時無刻圍繞著你
有人說「真理是簡單的」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只可以跟大家說「真理的結果是簡單的,過程是複雜的。」
「空氣」是生存必需的,但是「真理」也是嗎?
我不知道。
我記得有人說過一句話︰「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但是,真的適用於現今這個社會嗎?
你很清楚答案。「不」
「真理」可以是一種「鏡子反射」的現象。
「真理」可以是「日出」「日落」的解說。
「真理」也可以是「生存的根本」「死亡的依據」。

所以在探究何謂「真理」之前
先弄清楚何謂「真」何謂「理」
對於一些「永恆不變」的事情
我們可以用「真理」二字去形容
但是,對於一些「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事情呢
我們又可以用「什麼」去形容呢

有一位老師跟我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我在這里把這句話送給你
也當作是我的結論
「世間上,變就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希望你看得懂我想說什麼。也希望對你有用吧。)
2008-04-06 8:33 am
*答與不答之間,為我解說何為真理*


你妙問, 我亦妙答.


我答你, 記住 - *即心即佛, 反求諸己*

我也不答你, 因為 - *即*, 是即你的心, *求*, 也是求你自己.


平心靜氣, 抽離自己於棋局地看, 真理就在你自己的心中.
參考: 個人意見
2008-04-05 9:10 pm
真理係你覺得比你生命仲重要的,這就是你的真理

2008-04-05 13:10:45 補充:
真理是簡單的
2008-04-05 9:49 am
  每個人心中對花的形狀都會有自己的感受,所以大家在論花之時,都會有自己的說法!
  對於別人描述的花,我們不能也不應否定對方描述,但不一定覺得他的花最美,雖然在大家描述的過程中,可能影響了自己對花的部份感覺,但你心中的花永遠不會和別人的花完全一樣,而世上更沒有絕對的花之形態存在!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每個人心中的花一定是自己覺得最美的.假如你要追尋真實中的完美的花,那你的訴求可能已經超越了可能,所以有一朵美麗的花在心中,已經是一種完滿,用追尋的時間來欣賞自己的花,不是更有意義更浪漫嗎?
我是答了,還是未答!
我在說真,還是做假!
你是在問,還是在答!
我是在答,還是在問!
你是我是,你否也否!
2008-04-05 9:39 am
明鏡不能反照真理 是因為它從不留住任何東西, 它留下的只是似是而非 短暂而不恒久的幻象 .

鏡子里面 当然沒有藍、沒有綠、沒有白雲,也沒有青山──在空白的鏡面上從來沒有盛載包含著任何東西。它更不包涵 你 我 或任何人 , 所以没有人会認为 鏡子里面 会真的有另外一个自己, 这些只会发生在恐怖电影的情节里..... 請别搞笑~ ^^

但是,當白雲在鏡前出現時鏡子只會反照白雲;而當白雲不再在鏡子前面時,便會在鏡面上消失。所以 我们不要在鏡子里面寻找白雲, 这样做 只会浪费时间, 而且一点也不浪漫, 更会被人当成傻佬....可不是嘛? 白雲就在我们的头上喔! 现在就抬起头 跟可爱的白雲 打个招呼吧 . Hi there !

虛空的明鏡從不留住任何東西:這就是真正無掛礙。而我们亦無须努力在鏡子里找寻真理, 这样很容易给别人一个错觉 以为我很[ 贪靓 ] , 成日拎住塊鏡 . . . .

所以,鏡子永遠擁有高度的自由 , 因为我每日照鏡的时间不多, 不用经常麻烦它。

無論在鏡子前出現或消失的東西都不重要,现实中的一切 讓我们能够触摸, 才是切切实实的生命 . 人 一定要活在现实中 , 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的生活, 不能老是飘浮在雲端上 . 我们是人 不是神喔 ~

一切出現和消失的都是真理. 但在浩瀚的宇宙里, 这些出現和消失的萬事萬物( 包括我们自己 ) 都是很渺少 很渺少的微塵而已 . 所以我们更加要努力现在, 活在当下, 把握每一天, 做个实实在在的人喔 !


PS 楼主, 我把你的文章 演绎了一个[ 在答與不答之間 ] 的答案 , 希望你满意 ^^ 。


收錄日期: 2021-04-24 09:53: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04000051KK0351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