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台關係多問!!!

2008-04-03 2:51 am
中港台關係多問!!!

1.我想問下中港台的關係可以用甚麼東西去比喻??(愈有吸引力愈好,要原因!!)

2.我想問下中港台的關係可以從甚麼的角度去研究??(如:經貿合作)

3.我想問下中港台關係有甚麼特點??


*請大家回答後不斷跟進問題,我會有所補足,謝謝各位!!!
更新1:

請留意,,有人在意見中: RE: sapitientia 你只有從經濟角度去看中港台關係,其實還有文化學術交流等等。若果從這些角度,香港和台灣可能比中國更勝一籌。 我的意見: 我覺得香港於這裹其實都不算是「隨波逐流」,,你又說港人的自我膨漲和囂張拔扈之心態應該是這關係中的一個特點,,竟然有這個特點,,又怎麼會像東吳呢??能補足一下嗎?? RE:穿越時空的少年~~越空行者 能發表一下你自己的意見嗎??不要於維基百科copy大多資料??

回答 (4)

2008-04-04 7:47 pm
✔ 最佳答案
我覺得中港台的形勢,最好以史上的三國時期相比。

共產中國好比曹魏,他主導國家之命脈,但卻背負共產的包袱,為世人所不取。這和曹魏相似吧!曹操的「寧使我負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負我」,至今仍為人疚病,也如出一轍呢!
香港很像東吳,以其鄰近共產中國,而無能為力之故。港人唯有隨波逐流,是無發為餘地的。
台灣有蜀國的韻味。記得初到台灣時,「毋忘在莒」的標語,到處可見;曾幾何時,也是國人的希望呢?可是今天的台灣,就有些像阿斗的西蜀,能不使人興嘆嗎?
當然這比喻是很牽強的,但既然問到,也姑且應付過去吧了。

中港台的關係,今天應從經濟角度看。而從此角度推論,港、台就更不可與中國爭一日之長短了。中國的經濟力量,有掩蓋歐美的勢頭,而港、台尤在拜求於歐美,錯到那時方悟呢?

中港台關係的特色:應以中央的中國統一政策為第一。美國以及所謂自由國家對中國的干預為第二。第三應是港人的自我膨漲和囂張拔扈之心態了。

2008-04-08 14:17:58 補充:
我已聲明比喻是有牽強之處,但當我說到香港似三國時的東吳時,我注意到現在以特首為首的主要官員,祇要跟著中央辦事,也不須主動地去建豎怎麼了。就像東吳的後期一樣,在等待「王濬樓船下益州」般,一切歸於沉寂吧!

當我說到港人的隨波逐流,我想到的是港人的挖銀心態,也不為過吧!
2008-04-13 9:27 pm
我覺得中港台,可以劉邦,項羽,韓信來比喻.中國是劉邦,台灣是項羽,香港是韓信.中國容許香港一國兩制,高度自由,正因為台灣這名”項羽”未收服,所以中國這個”劉邦”不得不封香港這名”韓信”為真齊王.

”項羽”不在的話,”相信”韓信”很快就會”狡兔死,走狗烹.”,所以不要太抹黑台灣對香港的存在價值,沒了台灣,香港也可能很快變樣子.
2008-04-05 12:43 am
RE: sapitientia

你只有從經濟角度去看中港台關係,其實還有文化學術交流等等。若果從這些角度,香港和台灣可能比中國更勝一籌。
你又話可以用三國時期去比喻關係,不過香港於這個時候是「吳」嗎??為什麼呢??

2008-04-04 16:44:33 補充:
我是想問把香港當作吳,真的合理??
2008-04-04 2:16 am
目前有四部憲法或基本法分別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1911年到1949年,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中國政府是中華民國政府;而1949年到1971年,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握有實際統治權,但國際社會仍普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中華民國並在聯合國有一席席位,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但在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第2758號決議》,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的席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此成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代表。但是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源於暴力革命而建立,以一黨專政形式存在,並至今未能在中國推行民主憲政,所以該政府始終因其「僭主」政府性質而受到合法性質疑。[9]
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後,海峽兩岸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自宣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雙方在憲法層次沒有放棄對方領土的主權,但在現實中卻互不隸屬,由全然不同的政府各自統治。國民黨政府向來聲稱負有光復大陸國土,重建中華民國的歷史使命,而共產黨政府則一貫以「解放臺灣」為解決兩岸關係問題的口號。
經過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華民國政黨輪替,換由民主進步黨執政後,逐漸改變了遷台以後國民黨政府的兩岸政策,轉而積極推進「臺灣正名運動」,並進行臺灣本土化教學的教育改革,試圖使臺灣人民「脫離傳統的大中華史觀和大一統思想」,並聲稱只要臺灣人民同意,不排除臺灣海峽兩岸將來建立任何一種關係的可能。而在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則積極在外交上主張「中華民國已被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改革開放」以來,海峽兩岸之間經貿交流日深,雖然兩岸在經貿交流、文化交流方面已不可分割,但是大陸當局對臺灣問題仍然非常敏感,並制定了《反分裂國家法》以制約台獨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溫家寶曾引用唐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來形容兩岸經貿往來日深,但政治持續對峙的情況,並暗指臺灣個別的政治家的行動,不能夠阻止兩岸統一的大趨勢。
隨著兩岸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對比的逐漸拉大,中華民國政府推動購買更多外國武器的議案,自我研發致力於反制大陸軍隊的中遠程巡航導彈等等。
不可忽視的是,海峽兩岸的關係受到國際地緣政治的影響。美國方面則明確表示反對兩岸單方面改變現狀,2007年8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更直接退回中華民國總統府遞交的加入聯合國的申請,並援引《聯合國2758號決議》,重申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亦表態,稱臺灣及中華民國都不是主權國家,惟中華民國目前仍有二十餘個邦交國,此說法並不完全符合事實。
目前,兩岸政權雖在政治上沒有交集,但經貿與文化上的影響,使兩岸將在互惠的原則下,共創新局。

2008-04-03 18:18:27 補充:
台灣的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體制具有內閣制與總統制混合的性質。台灣地區現今最高統治者是中華民國總統,任期4年,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符合資格公民選舉產生,為國家元首與三軍的最高統帥,對內負責政治上的最高責任,對外則代表國家行使權責,並對五院有協調爭議權,並且直接任命行政院長。[40],另外亦於現有區域內實行地方自治,並可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與部分公職人員,並自1987年解除戒嚴令以及解除黨禁之後,政府不限制人民團體成立政黨與個人政治主張,台灣政黨林立[41]。

2008-04-03 18:18:50 補充:
1990年代末期,中華民國政府採取省虛級化措施之後,至今省級單位雖然依舊存在,但原省政府所轄機關皆併入中央政府,因此行政作業實質上已無省的存在。中央部會、總統府與五院等位置皆在台北市。

台灣地區所通用曆法主要為西曆,民間亦通行農曆,並以民國紀年與西元紀年並行使用。島上人民依憲法享有言論自由且政治運動澎湃,各人可持有不同政治主張,但人民支持的政治立場主要有統(通稱泛藍陣營)、獨(通稱泛綠陣營)兩派。台灣廣泛受到爭論的政治問題是臺海問題與統獨問題,但因為外交情勢及環境綜合考量,人民基本態度為盡量維持現狀為主[42]。
參考: 我, 我, 我


收錄日期: 2021-04-29 18:51: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02000051KK018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