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王中,你欣賞誰?

2008-04-03 12:40 am
中國的國王中,你欣賞誰?為什麼?中國的國王中,你欣賞誰?為什麼?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回答 (3)

2008-04-03 12:50 am
✔ 最佳答案
是康熙呀...
他的 政績
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1684年,康熙採納了大學士李光地,授施琅福建水師提督,攻取臺灣,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在雅克薩戰役,康熙派遣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成功驅逐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收復了雅克薩城和尼布楚城。他在京師東北的熱河營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
康熙帝親政不久後,便宣佈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還著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矇蔽欺騙,愛新覺羅玄燁還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還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並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帝重視對漢族知識分子的優遇。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帝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曆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
2008-04-03 3:33 am
(唐太宗)貞觀之治

(一)政治方面:太宗用人唯才,不問出身,以杜如晦為相,世稱賢相;他又十分有量度,不計較個人恩怨,對隋代舊臣、李建成舊部都信任不疑,如用魏徵為諫議大夫,用降將李靖、尉遲敬德等。故貞觀一朝人才濟濟。

2.虛心納諫:太宗鼓勵臣下進諫,擴大諫官職權,他又能虛心納諫,當時以直諫而出名的大臣很多,魏徵最著名。因此貞觀一朝,太宗能善於改過,令政治清明。

3.注重吏治:太宗留心吏治,派李靖等為黜陟大使,考察地方官員的政治得失和民間疾苦;又將各州刺史的姓名、行為、善惡等寫在屏風上,方便出入時觀看,作為升降之參考。於是人人競作好官,政治清明。

4.改善制度:太宗施行三省合議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_,三省互相協調;此外,又改善前朝的科舉制、府兵制、租庸調制等,令各種制度更為充實和完備。於是唐代無論政治、用人、軍事、經濟等方面,都能有所提升。

(二)國防方面:

1.鞏固國防:唐太宗時,為了安邦定國,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了高昌、薛延陀等,聲威之盛,遠超秦漢。

2.賓服四夷:太宗對外族又採取剛柔並濟的政策,能夠一視同仁,是故貞觀一朝,四夷賓服,共尊太宗為「天可汗」。

(三)經濟方面:

1.自奉儉約:唐太宗十分節儉,曾遣散宮女三千人,又停四方珍貢,禁止奢侈浪費,以節省國家開支。

2.輕徭薄賦:唐太宗為撫恤流亡人口,實行均田制及租庸調制,令百姓有地可耕,且負擔很輕的稅。遇上水旱等災害,又減免賦役。國家社會經濟於是恢復,百姓富足。

(四)社會方面:

1.抑制門第: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目的是以功臣代世冑,以科舉代門第,打破魏晉南北朝以來重視門第階級_的觀念,增加寒門子弟仕進的機會。

2.救恤災民:貞觀初年,關東、關中等地連續發生水、旱、霜、蝗的災害,拿出國庫金帛,贖回因災荒被賣的子女,歸還其父毋。

(五)文教方面:

1.注重文教:太宗開設弘文館,延攬儒士,收集、整理天下圖書共二十餘萬卷;他常親身到館中和學者討論經籍;又在禁中設立史館,由宰相監修國史。

2.文教大盛:貞觀一朝,太宗重建州縣及增築學舍,徵集名儒為學官,學生多至萬人,文教於是興盛。四夷等國也紛紛派子弟到京師留學,令中國文化遠播。

貞觀之治的對後世的影響:

(政治上)
1. 制度成為典範: 唐代制度雖源自前朝,但租庸調制、科舉制,以至唐律等,都經貞觀一朝的改良而達致完備,成為後世典範。宋代至清代,沒有不是模仿唐制而加以損益的,影響深遠。

(經濟上)
2. 奠定唐代基業:貞觀之世,唐代經濟發展迅速,每斗米不過三、四錢,百姓豐足,人民生活安定,奠定了唐朝二百多年的基業。

(國防上)
3. 中國聲威遠播:貞觀之世,對外恩威並加,令國威遠播,四夷賓服,紛紛來朝,共尊唐太宗為天可汗,外國人至今仍稱呼中國人為唐人,亦自此時起。

(文化上)
4. 中國文化遠播: 貞觀一朝,文化鼎盛,四夷來華通商、求學,令中西文化得以交流。而盛唐之制度、學術、工藝、宗教、文字等亦傳到日本、朝鮮,影響其文化極深。
參考: 我校所jot的筆記
2008-04-03 1:00 am
中國最勁的皇帝哽係大唐天子李世民啦,佢練的六神訣連楊廣同程咬金都可以打敗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22: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02000051KK012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