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要解答這個問題, 先要了解一些基本資料
中國的曆法是陰陽合曆. 農歷月份反映月球環繞地球的周期, 所以每月十五都是滿月, 是為陰曆. 由於月球環繞地球十二次 (十二個月) 的時間比地球環繞太陽一次 (一年) 的周期短, 單用陰曆未能充份在曆法上反映一年內地球和太陽的運動, 也就未能準確的反映四季的變遷.
所以中國農曆除了每年十二個月之外, 還設立了二十四節氣, 以反映一年四季的更替. 節氣的設立以太陽運動 / 地球繞日周期為原則, 因此和以月亮運行周期為準的農曆月不吻合, 節氣 (如清明) 落在農曆月份裡的日子並不固定.
為使農曆和節氣配合運用, 農曆又設有閏月 (在一年之中加一個月, 十九年間有七年有閏月), 使每年的重要節氣冬至必然落在農曆的十一月. 所以農曆年初一總在冬末春初降臨, 而農曆月份基本上仍與一年四季一致, 一至三月是春季, 十一, 十二月是冬季. 此稱為 "陰陽合曆"
西曆的製曆原則以地球繞日為一年. 每年的冬至 (北半球日照最短的一天) 必然落在西曆12月21 或22日. 由於西曆和中國二十四節氣同樣以地球繞日的周期制定, 因此可以互相參照的程度更高, 所以二十四節氣在西曆上的日期基本穩定.
例如春分是北半球日夜長度相同的一天, 這是自然現象, 東西方曆法都有反映, 二十四節氣中設有春分, 而西曆的春分落在大約3月21日. 根據中國曆法, 清明是春份後十五天, 所以它基本上都穩定地落在西曆的四月初.
同理, 冬至是北半球日照最短的一天, 陽曆日期基本穩定, 在12月21或22日. 這一天, 也是中國二十四節氣的冬至.
重陽節不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而是以農曆太陰月的九月初九為日期, 因此不能用陽曆參照它的日期.
如果你問, "清明 / 冬至 是農曆幾月幾日?" "古代的清明 / 冬至 是農曆幾月幾日?" 就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因為農曆本身是不是用來反映節氣的. 古代的節氣和今天的一樣, 雖然節氣和西曆可以互相參照, 節氣並不是和西曆一同傳入中國的事物, 只是隨著西方陽曆的輸入, 由於陽曆和節氣的共通之處, 讓現在的中國人多了一個參考節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