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圖片參考:
http://www.chiculture.net/0804/html/c10/image/t2.gif
圖片參考:
http://www.chiculture.net/0804/html/c10/image/spacer.gif
銼刀除妖裡的磬是一種古代石質樂器,它與鑼、鈸等金屬樂器一樣,都利用板振動發聲,按聲律而編排的磬,叫編磬。一般來說,磬板越大、越薄,其振動發聲越低,磬板越小、越厚,其振動發聲越高。磨銼磬板不但可消除共振,還可以調音,在磬板兩個正面磨銼,使它變薄,發聲就降低,磨銼板的端面,則相對地變厚,發聲升高。
圖片參考:
http://www.chiculture.net/0804/images/37A.jpg
2)
圖片參考:
http://www.chiculture.net/0804/html/c10/image/t3.gif
圖片參考:
http://www.chiculture.net/0804/html/c10/image/spacer.gif
將銅板彎曲成殼體,就成為鐘、鈴等利用殼振動發聲的樂器,按大小和音調形式編掛在鐘架上,就稱為編鐘。編鐘的內表面有條形聲弓,是調音磨銼的結果。中國編鐘可以成為樂器是由於其發聲短,宜於演奏慢速、中速旋律,而且,它們有"一鐘雙音"的現象,雙音是中鼓音和側鼓音,二者敲擊的位置分別是鐘體的正中和旁側,可分別振動而互不干擾,這是中國古代特有的雙音樂器。
圖片參考:
http://www.chiculture.net/0804/images/pic03277.jpg
3)鼓
鼓是古代人民最初使用的樂器,是以野獸皮革製成的樂器。鼓的作用很多,平時可當樂器,以配合舞蹈節拍,在戰時可激勵士氣。在國樂團中是不可或缺的樂器。
圖片參考: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04html/IMAGES/vod04_01-8.gif
4)鈸
鈸在民間鑼鼓,舞蹈與劇曲的伴奏和樂器合奏中很能起色彩作用。鈸又叫銅鈸或擦鈸,鈸有大有小,大的叫大鈸,小的叫小鈸,二者都是由一對中央突起呈碗狀的圓銅片組成。
鈸的敲擊方式有:平擊,是兩面鈸正面對擊後分開。悶擊,是兩面鈸相擊後不立刻分開。槌擊是板鼓敲擊鈸的邊緣而發出清亮的聲音。磨音是兩面鈸相互摩擦發出沙沙之聲,持續不斷以表現水聲,風聲和內心焦急的情緒等。邊擊,是鈸邊與鈸邊相擊,音色輕巧。交擊,是兩鈸垂直相擊,發音短促。
圖片參考: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04html/IMAGES/vod04_21-3.gif
5)簫
簫也是由一根竹管所做成,上端留有竹節,下端和裡面去節中空。吹口在上端邊緣成v形或u形。簫的外形比曲笛稍長,沒有膜孔,吹孔和音孔的距離比笛子長。吹口一般在頂端邊一個子缺口,管身有六個音孔和兩個底孔,音孔有五個在前,一個在後。由下而上是第一、二、三、 四、五、六孔。簫用紫竹所製成,竹節都在四或五節,音色柔美適合表現深刻的內在情感。
圖片參考: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04html/IMAGES/vod04_07-2.gif
簫和笛最大的不同,只是在於最上的一孔是在管身後面,而且是直吹。古代的簫是指排簫,排簫是將許多長短不同的管子編排在一起吹奏,每管只發一個音。後來發現在一支管子上開出距離不同的孔,也可以發出高低不同的音,於是簫才由多管組成的排簫演變成單管的簫。
6)琶琵
琵琶的外形有琴頭,軫子,山口,琴相,琴品,弦和覆手。琴頭是整個琴身的裝飾部分。軫子又稱為弦軸,它的尾端有穿弦孔,軸身突出且長,是便於擰轉緊弦。琴弦自弦斜下,並架在山口上下垂到縛弦。山口上有凹線可以固定琴弦。琴頸的部分有四或六個琴相,由上而下依次是第一到第六相。相是音位裝置,按弦在某相,就會發出相音的高音。
圖片參考: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04html/IMAGES/vod04_13-2.gif
彈奏琵琶時,上身要坐正,兩腿相交,將琴身放置在腿上,琴頭斜靠身體左邊,左手按住琴品,右手彈撥。
右手指法
彈是食指向左彈弦。挑是拇指向右彈弦。分是彈,挑同時進行,同時出聲。勾是拇指向左彈弦。抹是食指向右彈弦。摭是勾,抹,同時進行,同時出聲。雙是食指向左同時彈雙弦成一聲。滾是急而快速連續彈挑。
輪是右手,食,中,無名,小指依次彈,拇指挑,如此五指連續彈。帶輪是右手食,中,無名,小指依次各彈一次。掃是食指向左急速彈四弦如一聲。拂是拇指向右急速連彈四弦如一聲。扣是拇指,食指同時向左彈。
左手指法
圖片參考: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04html/IMAGES/vod04_13-4.gif
推弦是左手手指按弦向右推弦,使音升高。拉弦與推弦相似是向左拉弦。吟是將按弦的指尖以腕力上下震動,使高音產生些微的變化。若以手臂帶動,產生較大高音變化,就會有猱的效果。按音是左手將出音的弦迅速按住,使聲音停頓。
7)古箏
古箏與古琴基本類似,外形像一個長方匣,中間稍微突起,整個琴體為共鳴箱,琴底平整,而琴面呈圓形。下面有三個出音孔。各條弦平均的排列在琴面上,每根弦以弦柱支撐,弦柱的位置錯落如雁行,以取不同的高音。
圖片參考: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04html/IMAGES/vod04_12-2.gif
古箏的彈奏技巧:演奏者通常會假指甲,以便取得更佳的音色。古箏不單可以演奏單音旋律,還可以演奏和弦;它不單是用一手演奏,還可以選用雙手抓箏。
右手以食指,中指,拇指三指彈弦,彈的時候手指儘量與弦垂直,以指甲肉相接處觸弦;中指隨時與大拇指保持八度的半握拳姿勢,輕懸在弦的上方,弦的位置以距離岳山左方五公分的地方,彈奏出的音色剛柔適中。左手食,中,無名指三指微微彎曲成拱橋形後放鬆,依樂曲的表現需要做吟,猱,按,放等不同的動作。現在示範彈奏古箏的基本音。
右手指法
圖片參考: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04html/IMAGES/vod04_12-4.gif
托,是以大指向外彈弦。擘是以大指向內彈弦。抹是以食指向內彈弦。挑是以食指向外彈弦。勾是以中指向內彈弦。剔是以中指向外彈弦。撮是以大,中二指同時彈八度音的兩條弦。反撮是以大指向內,中指向外同時彈八度音的兩弦。打是以無名指向內彈弦。摘是以無名指向外彈弦。
左手指法
圖片參考: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04html/IMAGES/vod04_12-5.gif
慢吟是在右手彈弦後,在同弦的左方,以左手做微微緩和均勻的震動,使高音產生輕微的變化。急吟與慢吟動作雷同,只是左手要做急促而稍重的抖動,使高音產生較大的急促變化。滑音是左手在出音後一半時,按高低二度的音,等一半時,才將左手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