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世史高人可以教我點做關於日本軍國主義題目

2008-04-01 9:25 am
軍國主義在二次大戰前後對日本外交有什麼影響

論述題一條 麻煩哂

回答 (3)

2008-04-02 7:32 pm
各項影響:(第一部分:直至1945年)
1.日本->中國:由20年代和平外交 -> 30年代對中國策動侵略
2. 日本 -> 意大利,德國:合作,成為三大侵略國
3. 日本 -> 東南亞國家:開拓積極外交,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作準備
4. 日本 -> 歐洲列強(除USSR):關係惡化

第二部分:1945年至2000年
1. 日本 -> 中國:構成歷史傷痕,使日本在外交上屢受到挫折(中國人對日經常宣示不滿情緒)
2. 日本 -> 其他亞洲國家:同樣因歷史傷痕,鋪下外交上重重障礙
2008-04-02 4:48 am
對日本外交有什麼影響
2008-04-01 7:52 pm
軍國主義是一種黷武主義,指認為軍事力量是國家安全的基礎,並將發展、保持軍事以保證軍事力量視為社會的最重要目標,並(籍圖)以此實踐於社會制度上的意識形態。中文「軍國主義」一詞來自日文漢字,指代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法西斯思想。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表現為:

實行軍閥獨裁和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來統治全國。
對內鎮壓反戰革命運動,宣傳極端的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強行征兵參戰
對外則窮兵黷武,進行國土擴張。

現代,有些人主張日本政府和部分民間組織有軍國主義傾向。這種批評以西環太平洋-東亞-東南亞地區等曾在二戰中受日本侵略的地區中最為常見。此外,美國、日本等西方社會認為,所謂"邪惡軸心"的三國(朝鮮、伊朗、(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有軍國主義傾向。

黷武主義,或稱軍國主義1是指認為軍事力量是國家安全的基礎,並將發展、保持軍事以保證軍事力量,視為社會的最重要目標的意識形態。

現代被批評有黷武主義傾向的有:美國, 日本,朝鮮

其中,日本的黷武主義傾嚮往往被特稱為軍國主義傾向,這種稱謂在中國大陸、韓國、臺灣等曾受日本侵略的地區中較為通行。

軍國主義是依照丸山真男(1984)的定義,軍國主義是「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為了戰爭或準備戰爭所形成的意圖與制度,此意圖與制度佔有半永久性的最高地位,使政治、經濟、教育、文化乃至國民生活的全部領域均從屬於軍事價值的思想及行動方式下」。 軍國主義的外顯特色就是矯飾軍隊,目的不在作戰,而在讓人民對軍隊存有幻想而情感上親近;軍隊的組織被視為社會一切的基礎;軍人的理念成為一般教育理念;在軍國主義下沒有個人,換言之,法西斯主義就是軍國主義極致的表現,也是國民差異性的最低點。
明治維新初期所進行的經濟改革中,地稅改革是一項根本性的改革。通過地稅改革,確立了近代土地稅制度,最後從法律上廢除了幕藩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但也正是通過地稅改革在農村建立起寄生地主所有制,這種體現父系家長統治的宗法社會關係,逐漸發展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社會支柱。而且在地稅改革後,農民未能獲得土地,陷於貧困破產境地,農村成為“國內殖民地”,使國內市場極為狹小,從而成為日本走上軍國主義擴張道路的重要經濟根源之一。
為在日本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明治政府制定了“殖產興業”這項重大的經濟改革政策。其具體方針就是,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通過各種政策手段和動用國庫資金,加緊推行資本原始積累,並以國營軍工企業為主導,按照西方的樣板,大力扶植資本主義的發展。殖產興業政策的實施,為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採取軍國主義路線奠定了經濟基礎。其中,明治初期的一批“政商”與日本軍國主義的形成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後的10年中,日本在“殖產興業”、“富國強兵”的口號下,從確立和鞏固中央集權的藩閥政府、建立軍國主義經濟基礎、建立軍國主義武裝部隊和員警,直到以西方為樣板,迷信武力,擴充軍備,對亞洲弱小鄰國進行侵略擴張,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孕育進而初步形成了。
在日本軍國主義體制完全確立階段,明治政府繼續貫徹“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並確立了近代天皇制。隨著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確立和近代日本資產階級所有制的全面奠定,日本軍國主義體制亦完全確立。


收錄日期: 2021-04-24 00:31: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01000051KK001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