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是一種以面為皮的充餡食物,是在中國北方比較傳統的食物。在一些地方稱之為扁食。常見的有水餃、蒸餃兩種。
中國北方人過春節,絕不能少了餃子。大年除夕包餃子,午夜十二點開始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農曆正月十五的餃子也叫團圓餃子,因為這一天是農曆新年後第一個滿月。除此之外還有「冬至餃子夏至麵」的說法,在中國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
滿族稱餃子為「子孫餑餑」。
山西、山東等一些地方(比如魯西南)也把餃子叫做 「扁食」(但「扁食」在閩南語中卻是餛飩的意思)。
起源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相傳東漢末年,南陽大夫張機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他在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百姓捱饑受寒,耳朵凍爛,隨後他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天派藥。他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一些驅寒草藥(可能包括花椒)煮熬,之後用饀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據說吃後身體會發熱,兩耳變暖,他派藥持續到年三十。初一時,人們開始仿嬌耳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稱之為「餃耳」、「餃子」。
早在三國時期,魏國人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清朝有關史料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麵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在廣東,水餃又可以指另一類食品,是用紅蘿蔔、筍、豬肉或蝦做餡的)。』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編輯] 水餃之製作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0/MakingJiaozi.jpg/250px-MakingJiaozi.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包餃子
和麵:最常見的是小麥粉,有的地方用蕎麥粉。用涼水。麵與水的比例:四碗麵,一碗水。在盆中揉成麵團後,放置20分鐘,讓麵團「餳餳」(水充分的滲入麵粉顆粒)。如果水偏多,則和好的麵偏軟容易包,但煮的時候易破;反之如果水偏少,麵硬,擀皮費事,包亦費勁。好的口感一般要求麵要和的硬一些,有軟餅硬餃子之說。
制皮:
擀:把餳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搓成直徑2-3厘米的圓柱形長條。把柱條揪(或切)成長約1.5厘米左右的小段——劑子。把劑子用手壓扁。再用擀麵杖擀成直徑適度(4-7厘米)的、厚約0.5-1毫米的、中心部分稍厚些的餃子皮。擀皮時,案板上要撒些乾麵(浮面),以防粘到板上。由於擀皮相當花時間,今日許多手工麵店都有出售機器做好的餃子皮。使用機制餃子皮通常須用手蘸水方能捏合。
捏:用擀麵杖擀餃子皮似乎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鄉村地區,大多采用手工捏的方法。捏時,先將劑子揉成扁圓形,然後一邊用雙手手指捏壓,一邊旋轉。捏成後,皮呈碗狀(而擀的皮呈平面狀),且所帶乾麵較少,所以更易包。缺點是捏皮比擀皮耗時多。
調餡:原則上說肉蛋魚蝦,各種蔬菜,皆可做餡。以豬肉白菜餡為例。五花肉若干,剁成肉末。純精肉並不好,煮熟後餡過硬,口感不佳。大白菜若干,切碎,擠干水份,與肉末混在一起,加薑末,醬油,鹽,油等,攪拌到起粘性。
關於調味,寧可偏淡,不要偏鹹。淡了,可用醬油或生抽補救。鹹了,只能再加一些蔬菜或者肉。
過硬的蔬菜,應先處理一下,弄軟些。不然餃子皮易破。如芹菜,可先在熱水中焯一焯,再切碎。**菜中的水份不能太多。那樣不好包,煮時易破。通常需要擠去水分。
包:把適量的餡放在餃子皮中間,再把皮對摺,把邊捏合,一個生餃子就包好了(有特殊餃子不需將邊捏合,煮熟自然合,不在此例)。一般的說,講究薄皮大餡,好吃但不好包。
煮:鍋中放清水,燒開後,放入生餃子,一邊放一邊攪動,以防粘鍋。沉在鍋下部的餃子層的高度與其上面的水層的厚度,以不超過3:2為宜。過多的話,餃皮易破。加鍋蓋待水開。整個過程保持旺火。開鍋,此時餃子應當都漂在水面,加少許涼水,使翻滾的湯終止翻滾,攪動。水又開,再加少許涼水,攪動。水再開,即可用漏勺把餃子撈出。所謂三個開餃子熟是也。判斷是否煮熟的方法:用手指按一下皮沒有破的餃子肚,離開後又鼓起,就代表餃子已經熟了。
佐料:視自己的口味。常見的有:醬油,醋,香油,蒜泥,豆腐乳,辣椒油,韭菜花醬,芝麻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