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知識+挑戰:支那人是不是一個貶義的稱呼

2008-04-01 1:25 am
斑馬知識+挑戰:支那人是不是一個貶義的稱呼
斑馬知識+挑戰:支那人是不是一個貶義的稱呼

回答 (1)

2008-04-10 7:50 am
✔ 最佳答案
“支那”一詞是含貶意的。以下資料摘自《 史说“支那”》
寻根溯源,“支那”(Cina)一詞源於印度。古代印度人把“支那”看作是“秦”的譯音,直到唐時演化為Cinisthana(梵語中譯為震旦)。據季羨林先生的研究:“至遲在西元前四世紀,中國絲就已經輸入印度。在梵文裡,有許多與絲有關的字,如cinapatta(成捆的絲)、cinasuka(絲衣服)等,都有Cina(支那)這個字根作為組成部分。”可見,“支那”(cina)一詞由秦絲而起,經秦皇朝傳播遠方,它是古代印度對中國文化的反應。
隨著佛經的譯入,日本逐漸瞭解“支那”所指並開始使用,如海空大師在其詩集《性靈集》中,有“支那台嶽曼殊序”之句,當然,那時“支那一語帶有模仿佛經譯者的用法,但並不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直以來,日本人通常稱中國為Morokoshi、Tohn等,這些都是日本人對漢字“唐”的讀音,大體反映了中國文化,特別是唐朝文化對日本的深遠影響,以致後來宋、元、明、清歷代更迭,都無法更改日本人稱中國為“唐”的習慣,也沒改變日本人對中國文化崇敬、羡慕的心理。1713年,新井白石奉江戶(今東京)幕府之命,查詢羅馬的漂流者史多提,趁機瞭解了不少世界情勢,參考了中國的《坤輿圖說》,編寫了一本題名為《宋覽導言》的世界地理書,他把從史多提處聽來的關於chi—na的讀音,用片假名來表示並在左下角附以“支那”字樣。新井此舉成為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日本的地圖上,中國全部以漢唐稱呼,此後,大多改為“支那”了,但直到19世紀末,“支那”一稱呼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名詞而已。
把“支那”一稱呼滲入侵略色彩的是在甲午戰爭前,1888年,重新出版的佐藤信淵1823年所著的作為日本陸軍將士必讀書《宇內混同秘策》,表達了一種瘋狂的征服野心,以輕視的態度對待中國人,並用“支那”旨稱中國。至此,“支那”便與歧視聯繫在一起,並在日語中生根。1****2年,傳教士明恩傅把他陸續寫成的關於中國人的觀感,彙集成一本300多頁的《中國人的特性》,書中列舉了中國人的26個特點,其中包括“沒時間觀念”、“沒有準確觀念”、“拐彎抹角的天性”、“理智混亂”、“輕視外國”、“因循守”、“互相懷疑”等;並狂言:“中國社會如同中國的景致一樣,遠看好看,近則臭氣難聞。因為髒與臭不能攝入鏡頭。”該書一出版,就受到來華教士的喜愛,稱此書是對中國人性格“最深刻、最珍貴的研究”。而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匆匆發表了日譯文,並題為《支那人之氣質》,其基調當然是陰冷的。
1****4年的甲午戰爭,把近代中國的恥辱推向了極點。次年的《馬關條約》使日本人贏得了“日本勝利!‘支那’敗北:”的一片歡呼聲。於是,“支那”取代了MorokOshi、Tohn,成為日本人稱謂中國的普通用語,特別是,帶上了戰勝者對失敗者的輕侮的情感和心理。當時辱駡性的稱呼還有“Chanchan”(豬尾巴豬尾巴)、“Chankor。”(清國奴)等,中國首批官費留學生中有4名便是在這種侮辱下氣走的。除日本外,一戰前的荷蘭字典《標準范羅德字典》在解釋“支那”時這樣寫道:“支那,即愚蠢的中國人,精神有問題的中國人等。”西方其它字典對“支那”一詞的解釋也大同小異。

詳見﹕http://www.cheda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64《 史说“支那”》


收錄日期: 2021-04-20 14:00: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31000051KK0145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