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華人得主(20分~2日)

2008-03-31 6:35 am
唔該
我想要一些[諾貝爾獎華人得主]
是華人啊
我不是介紹得獎人物的故事
我要一些介紹幾年得獎
和一些發明/研究了甚麼而得了甚麼獎
還有叫甚麼名字
更新1:

是華人啊 記住啊 幾多個人也可(越多越好) 一定要以照上面的問題回答

回答 (2)

2008-03-31 6:38 am
✔ 最佳答案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美籍華裔李政道和楊振寧一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稱不守恆理論,於1957年獲獎。
美籍華裔丁肇中,發現基本粒子「J/ψ」,於1976年獲獎。
美籍華裔朱棣文,發明用激光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於1997年獲獎,擔任加州大學華裔學者協會創會理事一職。
美籍華裔崔琦,1998年受獎原因是以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研究成果獲獎。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美籍台灣裔李遠哲因其在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學反應動力學的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於1994年放棄美國國籍,並出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瑞典皇家科學院於2000年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法國籍華人高行健,稱他的長篇巨著《靈山》是一部「無以倫比的罕見文學傑作,也是一部朝聖小說」,高行健的獲獎爭議較大,許多華人文學家也自稱比高行健強,還掀起了抵制諾貝爾獎運動,不過也有人指這是「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
2008-04-02 3:06 am
物理諾貝爾獎得主

http://tea513.myweb.hinet.net/

1957年,前中研院長吳大猷得意門生物理學家楊振寧及李振道提出微觀世界之弱力作用不服從p(宇稱)對稱,即宇稱不守恒。同年由有中國居禮夫人之稱的吳健雄博士實驗證實。次年促成楊振寧及李振道獲得華人第一座諾貝爾獎。

註1:1956年以前,物理學家深信物理定律分別遵守 (1)c(電荷)對稱:對於粒子和反粒子定律是相同的。 (2)p(宇稱)對稱:對於任何情景和它的鏡像(右手方向自旋的粒子的鏡像變成了左手方向自旋的粒子)的定律不變。 (3)t(時間)對稱:顛倒粒子和反粒子的運動方向,系統應回到原先的那樣。即對於前進或後退的時間方向定律是一樣的。

註2:後來科學家均證實物理定律不服從(1)電荷(c)對稱:因由反粒子構成的宇宙的行為和我們的宇宙不同。(2)宇稱(p)對稱:因弱力使得宇宙的鏡像以不同的方式發展。(3)時間(t)對稱:因時間往前走時,宇宙膨脹;時間往後走時,宇宙收縮。

1974年,華人物理學家丁肇中發現J粒子,由第四種新夸克(即魅夸克c,為尊崇丁肇中之發現,故稱J粒子,因J似丁)及其反夸克所組成。1976年丁肇中為華人獲得第二座諾貝爾獎。

註1:物質由微小之原子組成,原子又由核外電子(帶負電)及核內中子(不帶電)、質子(帶正電)所組成。又當原子核自然衰變或被高能量質點撞擊而分裂時,更會放出許許多多之微小粒子,目前已知有二百多種。這些粒子連中子及質子又由夸克所組成。1970年以來一直認為組成物質之基本粒子為”夸克”,”輕子(電子、微中子)”及其”反粒子”。

註2:目前發現的夸克有d(下),u(上),s(旁或奇),c(魅),b(底),t(頂)六種及其反粒子(即反夸克)。

1997年,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因”雷射冷卻捕捉原子法”(又稱光學蜜糖實驗),為華人獲得第三座諾貝爾物理獎。

註:雷射冷卻捕捉原子法是利用數道雷射光束架成一種光學陷阱,把運動速度如同747噴射機一樣快的原子或分子粘住。科學家便可徹底看清過去無法掌握的分子或原子微觀世界。生物學家也可看到連光學儀器也看不到的病毒,或是拉長的DNA分子,以精確解讀其上所載的遺傳密碼。

1998年,香港長大的物理學家崔琦,以發現”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再度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註1:密立根實驗認為帶電粒子所帶的電荷為基本電荷(電子電量e)的整數倍。崔琦發現凝態粒子可帶分數倍(非整數倍)的電荷,如1/3e。

註2:自然界所見之一切電荷都等於1基本電荷e-之整數倍,但近物理學家,理論上推證一種構成物質之最基本質點稱為夸克(Quacks),它的電荷電量也不是基本電荷e- 之整數倍,而是它的2/3 或1/3倍。

2008-04-01 19:11:45 補充:
你的英文名很像我的朋友 如想問我 請send信給我


收錄日期: 2021-04-20 22:04: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30000051KK034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