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溫度

2008-03-31 2:11 am
太陽的溫度是多少度 請詳細描述 例如表面,中心

回答 (3)

2008-04-01 2:29 am
太陽表面溫度約 6000 ℃,~~~~~~~~~~`~~~~~~~
在太陽的中心,密度高達150,000 Kg/m3 (是地球上水的密度的150倍),熱核反應 (核聚變) 將 氫 變成氦,釋放出的能量使太陽保持穩定的狀態。 每秒鐘大約有 8.9 ×1037 質子,也就是426公噸氫原子核經由質-能轉換變成氦原子核,每秒鐘釋放出383 ×1024 焦耳 或相當於 9.15 ×1010 百萬噸的TNT 爆炸的能量。核聚變的速率在自我修正下保持平衡:溫度只要略微上升,核心就會膨脹,增加抵擋外圍重量的力量,這會造成核聚變的擾動而修正反應速率;溫度略微下降,核心就會收縮一些,使核聚變的速率提高,使溫度能回復。

由中心至0.2太陽半徑的距離是核心的範圍,是太陽內唯一能進行核聚變釋放出能量的場所。太陽其餘的部份則被這些能量加熱,並將能量向外傳送,途中要經過許多相連的層次,才能到達表面的光球層,然後進入太空之中。

高能量的光子 (γ和X-射線)由核聚變從核心釋放出來後,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到達表面,緩慢的速度和不斷改變方向的路徑,還有反覆的吸收和再輻射,使到達外圍的光子能量都降低了。估計每個光子抵達表面的旅程平均需要花費5,000萬年的時間[1] ,最快的也要經歷17,000年[2] 。在穿過對流層到達旅程的終點,進入透明的表面光球層時,光子就以可見光的型態逃逸進入太空。每一個在核心的γ射線光子在進入太空前,都已經轉化成數百萬個可見光的光子。微中子也是在核心的核聚變時被釋放出來的,但是與光子不同的是他不會與其它的物質作用,因此幾乎是立刻就由太陽表面逃逸出來。多年來,測量來自太陽的微中子數量都低於理論的數值,因而產生了太陽微中子問題,直到我們對微中子有了更多的認識,才以微中子振盪解開了這個謎題。

在非常接近太陽中心的地區,溫度大約在15,000,000K,密度大約是150g/cc(大約十倍於金或鉛的密度)。當由中心向太陽表面移動時,溫度和密度同時都會降低。核心邊緣的溫度只有中心的一半,約為7,000,000K,同時密度也降至大約20g/cc(與黃金的密度近似)。由於核反應對溫度和密度非常敏感,核聚變在核心的邊緣幾乎完全停止。
參考: meme
2008-03-31 2:29 am
太陽表面溫度約 6000 ℃,
中心溫度高達 15,000,000 ℃。
太陽黑子約是4500度。

內部結構:

由內到外可分為核心、輻射層、對流層等三大部份。



太陽內部的中央為核心(Nucleus)約位在 0-0.25 太陽半徑。密度約為水的158倍;溫度約為15,000,00K在如此高溫高密度的環境下,可發生核融合反應(Nucleus Fusion)。



  太陽核心之外為太陽輻射層(SolarRadiativeZone),約位在 0.25-0.86 太陽半徑。其底部密度約為水的20倍,溫度約為8,000,000K;其上部密度約為水的0.01倍,溫度約為500,000K



太陽輻射層之外為太陽對流層(Solar Convection Zone)約位在0.86-1個太陽半徑。其底部密度約為水的0.01倍,溫度約為500,000K;其上部密度約為水的0.0000004倍,溫度約為6,600K。



太陽對流層上方表面依次為:光球層(Photosphere)及色球層(Chromosphere)。色球層之外是日冕(Solar Corona)。太陽之光球層與色球層的電漿溫度約為5770K 至 4,500K,日冕的電漿溫度則可高達一百萬度。

註:K= C+373
2008-03-31 2:20 am
太陽的總溫度是約12000度。表面有約2000度。中心約10000度。
如有錯誤,敬請原諒。
參考: 天文科學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22: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30000051KK0239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