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木星於哪一天與地球對衝?光度為何? (20points)

2008-03-29 1:19 am
在2008年,木星於哪一天與地球對衝?光度為何? (20points)

回答 (2)

2008-04-07 11:03 pm
✔ 最佳答案
木衛一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130K,但有些特別熱的熱點可高達1,500K,這些熱點是木衛一發散熱量的主要機制。木衛一表面劇烈活動的能量來源,很可能是它與木衛二、木衛三及木星之間的引潮力交互激盪所致,據估計造成其外形的變形及晃動量可以高達100公尺之多!

  木衛一穿過木星的強大磁場,因而產生了感應電流,雖說比起前述引潮力的能量來得小,但也有超過1百萬兆瓦的功率!由伽利略號的最新資料得知,木衛一和木衛三一樣可能擁有自己的磁場。

  木衛一有稀薄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也可能還含有其它氣體。與其它伽利略衛星不同的是,木衛一沒什麼水或根本不含水,這可能是因為木衛一距木星較近,在太陽系演化早期的木星熱得足以蒸發掉其中的水所致。

  木衛二 (歐羅巴) 比月球略小一點。雖然它和木衛一一樣主要由矽酸鹽類岩石質組成,但它表面還有一薄層的水冰。伽利略號的最新資料顯示它的內部可能有分層,也許有一個小的金屬核。

  木衛二有著非常平坦的表面,影像中的一些突出物可能只是反照率差異或是一些低矮的地形起伏而已。撞擊坑極少,目前只找到3個超過5公里大小的坑洞,這似乎指出它有一個年輕且活動的表面。然而當年航海家號只拍下了一小片表面的高解析度影像,因此到底真像如何目前仍待解;伽利略號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確認這件事,目前傳回來的資料傾向支持這些看法。

  木衛二的表面很像是地球上的海冰,因此可能在它的表冰之下有液態水,也許可深達50公里!伽利略號傳回的影像強烈支持這種想法。液態水的存在可能是由引潮力所產生的熱來維持。若果如此,木衛二就是地球之外,太陽系中唯一含有大量液態水的地方!在其表面上最顯著的就是全球都布滿了一連串的暗紋,最新的解釋是由一連串的火山或噴泉所造成。

  最新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影像顯示木衛二有極稀薄的大氣,由氧氣組成。在太陽系的所有衛星中目前只知道有6顆擁有大氣,除了4顆伽利略衛星之外還有土衛六與海衛一。不同於地球,木衛二的氧氣並非生物性的,而非常可能是因太陽輻射將冰分解為氫和氧,較輕的氫逸散而剩下氧所致。

  伽利略號的最新資料顯示木衛二有微弱的磁場。

  木衛三 (加尼美得) 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比水星還大但質量約僅及其一半,當然它比冥王星大得多。在伽利略號造訪之前,一般認為木衛三和木衛四、土衛六及海衛一一樣,有一個岩石質的核,外覆水或冰的厚函及冰殼;但伽利略號傳回的初步資料顯示木衛三有一個的鐵質或硫化鐵的小核,其外是矽酸鹽類熔岩,最外殼是冰,就好像是木衛一外面包著一層冰一樣。

2008-04-07 15:03:32 補充:
距中心距 寬度 總質量環名 (千km) (km) (kg)-------- -------- ------ ------Halo 92.0 30500 ?Main 122.5 6440 1e13Gossamer 128.94 100000 ?  表中「距中心距」是計至各環的內緣。

2008-04-07 15:04:45 補充:
利略號大氣探測器的資料也指出木星大氣中的水比預期的少很多。原本預期木星大氣中含氧的比例會是太陽的2倍,而以與氫化合成水的形式存在,但實際上卻是比太陽的含量還少.木星及其它氣體行星都有平行於緯線方向的寬廣高速風帶,每個相鄰風帶的風向都相反。

2008-04-07 15:05:04 補充:
各風帶的化學組成及溫度略有差異,使得木星表面呈現出帶狀色彩的外觀,顏色較淡的稱為「區」(zones) 而較深的則稱為「帶」(belts)。木星的風帶為人所知已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在風帶邊界的複雜旋風卻是由航海家探測船首見。伽利略號大氣探測器的資料顯示木星的風速可高達每小時400公尺,遠比預期中的快得多,而且會下竄到探測器能偵測的深度以下,可能下竄達數百公里深。研究也發現木星的大氣相當動盪,表示木星風主要是受其內部的熱驅動,不像地球的天氣變化是由太陽的熱驅動。
2008-03-29 1:28 am





7/9


15:39


木星衝


整夜可見,亮度-2.7等,視直徑約47角秒,距離地球4.1610AU


2008-03-28 17:30:03 補充:
www.tam.gov.tw/.../Message/3790000000/379040000E/379041700E/.message/200712/5/47560d05:2a75/47560ebb.doc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21: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28000051KK0233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