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論四端》 一文中的各論點和論証方法

2008-03-26 4:56 am
請盡量找出《論四端》 一文中的各論點和論証方法。

當中必需包括舉例論証、比喻論証、對比論証、引用論証、因果論
証其中三個及例子(引用原文便可)。

此為溫習之用,麻煩各位了。

回答 (2)

2008-03-26 6:50 am
✔ 最佳答案
本文除了歸納論證的方法,論證人皆有惻隱之心;還用了引申論證﹑演繹論證,確立其他各個論點。此外,文中善用比喻來說明道理,使形象鮮明;又多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氣劫磅?。

本文的主旨是論證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仁﹑義﹑禮﹑智四善端,而這四善端是行仁政的基礎,如君主加以擴充,便能安定天下。

本文使用了兩種不同的論證方法寫成︰

演繹論證

先提出一個公認的道理或事實(大前提),然後列舉出個別的例子(小前提),再依據這「公認的道理」而對個別的例子下判斷,如文中︰

(1) 公認原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仁之端 (大前提)

(2) 個別例子︰先王是人。

(3) 結論︰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但第二段卻不僅運用演繹論證,而是和引申論證一起運用。引申所得的結論有下列三個︰

(1) 人皆有惡之心,人皆有辭讓之心和人皆有是非之心。

(2) 無惻隱之心,無羞惡之心,無辭讓之心,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3) (在第三段)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有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

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引申論證

引申論證是一種帶有聯想色彩的論證方法。它是把已有的論證成果,在常理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作進一步發揮。如文中︰

前提︰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1) 因而有不忍人之政。

(2) 因而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3) 因而可以保四海。


內容討論

1 孟子認為「不忍人之心」與「不忍人之政」有甚麼關係?

孟子認為有「不忍人之心」,便會有「不忍人之政」。古代的聖王有憐恤別人的心,不忍心令百姓受苦,因此能愛護人民,以憐恤人民的政策來治理天下。

2 孟子以甚麼例子來證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試加以說明。

孟子以「孺子入井」為例來證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假如人們見到一個幼童將要墮進井中,心中一定會驚懼同情;這是一種本能反應,既不是想藉此結交幼童的父母,也不是為了在鄉裏朋友間博取名譽,更不是怕沾上見死不救的壞名聲。

3 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哪四種「心」?它們分別是哪些德行的源頭?孟子把這四個源頭稱做甚麼?

(1) 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2) 「惻隱之心」是「仁」的源頭,「羞惡之心」是「義」的源頭,「辭讓之心」是「禮」的源頭,「是非之心」是「智」的源頭;孟子稱這四個源頭為「四端」。

4 孟子說:「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人有四端」和「人有四體」有甚麼相似之處?孟子以此說明甚麼道理?

(1) 孟子指出人的四善端和人的四肢都是與生俱來的。

(2) 孟子以此說明「四端」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

5 人知道自己有四端,應該怎樣做?否則會怎樣?

(1) 人知道自己有四端,應該把它們擴充,發揚光大。

(2) 為人君的如果能擴充善端,便可安定天下。不擴充善端的人,連事奉父母也做不到。

6 「不忍人之政」是一種怎樣的治國方法?為甚麼孟子說「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1) 「不忍人之政」就是愛護百姓,以憐恤別人的政策來治理天下,即孟子所說的「仁政」。

(2) 因為君主憐恤和愛護百姓,施行仁政,百姓必定心悅誠服,並以君主為榜樣,互助互愛;這樣,君主治理天下便好像在手掌上運轉圓丸那麼容易了。

7 孟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怎樣的?這種觀點與孟子的政治主張有甚麼關係?

(1)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

(2) 孟子「行仁政」的政治主張,就是以性善說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文中指出人有四善端,為人君者如能擴充這些善端,施行仁政,便足以安定天下。

作法討論

8 文中如何從正面和反面來反覆說明人性本善和擴充四端的重要?試加以說明。

文中從正面和反面來反覆說明下列兩點:

(1) 人性本善

- 從正面說明: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說明人有善性。

- 從反面說明:以「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說明無善性就算不上是人。

(2) 擴充四端的重要

- 從正面說明: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說明擴充四端的效益是足以安定天下。

- 從反面說明:以「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說明不擴充四端的後果是連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9 孟子文章的一個重要特色是運用比喻來說明道理,試找出篇中的比喻,並評論這些比喻是否貼切。


2008-03-25 22:51:31 補充:
篇中所用的比喻如下:

(1)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以在掌上運轉圓丸來比喻治天下的「容易」,貼切得很。

(2)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以與生俱來的手足四肢來比喻同是與生俱來的四端,指出人與生俱來就有「仁」、「義」、「禮」、「智」四種善端,是貼切的比喻。

(3)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以火焰剛燃起而終必不可撲滅和泉水剛流出而終必匯成江河,比喻擴充四端所產生的巨大作用,具體而貼切。
2008-03-26 6:24 am
孟子論四端-何謂四端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怜憫体恤別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憫体 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憫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憫体恤別人 的心情,施行怜憫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 里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怜憫体恤別人的 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里面去 了,必然會產生惊棋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 的父母拉關系,不是因為要想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 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种惊懼問情心理的。由此看來,沒 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 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 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人有 這四种發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种發端卻自認為不行的, 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 有這四种發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 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 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



【讀解】



 從人性的前提推導政治,具体說,從人人都有‘不忍人之 心”的仁心推導仁政。由于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 的,所以,仁政也應該是天經地義的。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導仍然是為了推行他那畢生的追求,即“仁政”理 想。但他的推導本身似乎沒有產生很大影響,倒是他那推導的前 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此基 礎上所提出的“仁義禮智”都發端于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 更是成了中國古代哲學中“性善論”的理論基礎和支柱。

  孔子曾經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意 思是說,人性本來是相近的,只因為教養的不同,便相差很遠了。 但孔子既沒有說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是善還是惡,也沒有展開論 述。而且,從我們的理解來看,孔子還主要強調的是后天教養的 一方面。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僅展開了論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 是發端仁義禮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還舉出了生動的例証論証 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沒有它,簡直就不是人。從 這個角度來說,孟子的人性理論的确是“先驗論”的,是主觀唯 心主義的。因為他把“仁義禮智”這些社會性質的道德觀念說成 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來的,甚至帶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認后天培養的作用。因 為他認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個方面,即“惻隱、羞惡、辭讓、 是非”之心,簡稱即為“四心”。而這“四心”只是“仁義禮智” 這四种道德范疇的發端,或者說“四端”。這“四端”就像剛剛燃 燒的火或剛剛流出的泉水一樣,還需要“擴而充之’才能夠發揚 光大。不然的話,就會熄滅或枯竭。“擴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 養,也就是“習相遠”。


多罷!
參考: 我教過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57: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25000051KK0335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