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様可以預防流感?(20點)
點様可以預防流感?我好想知道呀!please!!!!!!!!!!!!!!!!!!!!!!!!!!!!
回答 (8)
✔ 最佳答案
1) 多吃維他命C的食物,增強自身免疫能力。
2)注恴個人及環境衛生。
3)注射預防役苖。
4)外出戴口罩。
1. 要勤洗手
2. 要注意衛生
3. 要做適量運動
4. 要飲食均衡
5. 要注射疫苗
預防「流感」
最有效預防流行性感冒的方法,莫過於注射流感疫苗。香港的流感高峰期,通常在1至3月和7至8月間,而流感疫苗須於注射後約2至3星期才發揮效用,因此最好在9至11月前注射。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會預測該年最有可能發生的流感病毒,而疫苗則按此而生產。因此,我們每年都要注射疫苗,以對抗經常變種的病毒,確保健康。
--------------------------------------------------------------------------------
注射疫苗
預防流感最積極的方法,是注射流感疫苗。疫苗注射後大約2至3星期前才發揮效用,因此,每個人尤其是小童和長者,都應在流感高峰期的2至3星期前注射疫苗。而疫苗的保護力約可持續一年左右。故此,每年至少注射一次,以確保健康。
注射疫苗之份量
1. 6個月 – 35個月或以下小童,需於4 - 6星期內注射2針(0.25ml)
** (若曾接受注射,只需注射1針)
2. 36個月或以上 – 8歲或以下小童,需於4 - 6星期內注射2針(0.5ml)
** (若曾接受注射,只需注射1針)
3. 8歲以上小童及成人需注射1針(0.5ml)
注射後注意事項
1. 有少數人會有輕微發燒,注射地方會出現紅腫或痛
2. 接種流感疫苗後,須注意多喝開水、保暖、充分休息及適度運動、攝取均衡的營養。
--------------------------------------------------------------------------------
誰人不能接受疫苗注射?
1. 對雞蛋、雞蛋白敏感的人士
2. 曾對流感疫苗、賦形劑、甲醛、正大霉素硫酸鹽和脫氫酸鈉有過敏反應
3. 6個月以下的初生嬰兒
4. 正在患上感冒或嚴重疾病的人士(應於病愈後,看醫生並接種疫苗)
5. 孕婦
--------------------------------------------------------------------------------
FAQ 常見問題:
Q : 注射流感預防疫苗後,還會患上感冒嗎?
A : 不會,因為用來製造疫苗的病毒都已被殺死。事實上,普通傷風和流行性感冒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傷風而出現流鼻水及打嘖嚏等類似感冒的病徵,而誤會疫苗不能保障他們。其實真正感染流感病毒的人會發燒達39° C或以上,而且身體的抵抗力會減弱,甚至可能引起支氣管炎、肺炎等併發症。
Q: 如果正在發燒、打噴嚏或長期使用哮喘、血壓、心臟葯等,可否注射流感疫苗?
A : 打噴嚏、流涕是不妨礙注射流感疫苗,而長期使用哮喘、血壓、心臟葯的人,都應該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因為他們都屬於高危群,很容易因流感而引致併發症。發燒、受急性感染或慢性病正在病發中的人,則應該延遲注射。
Q : 甚麼時候最適宜注射流感疫苗及為何要每年注射一次?
A : 最佳的接種時間是每年的流感高峰期前,通常北半球的地方(例如:香港)應該在9至11月前接種。從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監測顯示,每年流行的病毒品種會有所不同,而且流感疫苗的免疫力通常只能維持1年,所以每年接種是必需的。而每年注射疫苗是不會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也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反而會鞏固身體對抗流感的能力。
Q : 注射流感疫苗後,身體會有不適嗎?
A : 不會,注射流感疫苗後,仍可如常工作、活動。祇有極少數人會輕微發熱或在接種處有輕微的紅腫。
什麼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的簡稱,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感冒病毒引發並傳染性甚高的吸道感染。現時,在全球而言,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最主要分為兩種甲型病毒(如甲類H3N2和H1N1),及一種乙型病毒。 'H' 和 'N' 是病毒所含蛋白質的簡稱,用以把病毒分類。一般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經空氣中的飛沬傳播的,但亦可由直接接觸病者而傳染,通常在冬天爆發。一般流感病患者,可於一至兩週內痊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幼童則容易因流感而引發併發症,如:支氣管炎、中耳炎、肺炎,嚴重者,甚至死亡。
希望可以幫到您!
起病急,高熱乏力,全身酸痛和疼痛,頭痛突出,全身中毒症狀重。
根據感染病毒的不同類型,呼吸道症狀輕重不同,大多有噴嚏,鼻塞,流涕,咽痛,輕咳,少量白色的黏痰。
根據其臨床表現不同,病情輕重也不同,又分為單純型、肺炎型、中毒型、胃腸型四種。病輕者可2~3日恢復,重者1~2周,或一個多月。
血液常規檢查:無併發症的流感,白細胞計數正常;血沉可增快,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增多,有繼發性感染時,血中白細胞增高。
流行性感冒與一般感冒的病徵比較
病徵
流感(Influenza)
傷風(Cold,即普通感冒)
易發作期
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中旬,通常每2至3年流行一次
無季節性
發作期
突然
漸進
全身症狀
全身症狀重而呼吸道症狀輕
全身症狀無而局部症狀重
發燒
常見,且溫度高超過38.3℃,維持3至4天
少見
咳嗽
有時會很嚴重
乾咳
頭痛
明顯
少見
肌肉痛
嚴重(以背部和腿部最為明顯)
輕微
疲勞感
表現強烈
微弱(可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
虛弱
維持2至3週
輕微
胸部不適感
常見
輕至中度
鼻塞
偶爾
常見
打噴嚏
偶爾
經常
喉嚨痛
偶爾
常見
病程(不包括併發症)
1至2周或更長
4至10天
感染後的免疫力
強(可維持8至12個月)
弱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一般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是一種傳染病。它是由黏液病毒科的RNA病毒導致的。流感每年在溫帶的秋冬季節大量流行,與病毒有關的嚴重併發症導致了在危重患者中有較高的死亡率。
流感和傷風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兩者的前期病徵亦非常相似,而且傷風也被稱為感冒或普通感冒,故此不少人常將兩者混淆。
有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
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動物 (人類、豬、雪貂、馬) 以及鳥類
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類。它表面突起的只有一種蛋白質,較為簡單。但蛋白質的順序會有不同。乙型病毒爆發時也會引起地區流行(epidemics),但是疾病的產生通常較甲型病毒溫和。
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類,並不會引起嚴重的疾病。
流感高峰期間的預防方法
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生,在高峰期間,建議學童除在洗手間前後、飯前或飯後外,每隔三小時清潔雙手。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
增強抵抗力,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緊張和避免吸煙都是很好的方法。
在流感高期,最好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若留在家中,須保持家裏室內空氣流通,如盡量關掉空調和打開窗戶等。
放假期間,建議家長為學童量度體溫,並填寫體溫卡,供學校在假期後跟進他們的健康狀況。
學童如有任何流感症狀,應立即求醫,並帶上口罩。
「預防勝於治療」,在還未強制學童注射流感疫苗的前提下,教師及家長都應提高預防流感的警覺性,確保自己及學童的健康,免受流感侵害。
旅客前往正在爆發的禽流感地區有染病的風險。如需前往,應採取以下的預防措施:
不要前往觀鳥園、農場或活禽街市。不要餵飼白鴿和野鳥等。
避免接觸活鳥和家禽和它們的糞便,因有可能帶有病毒。
接觸活禽鳥後,要立刻用液和清水洗手。
如有流感徵狀,要立即看醫生,並要戴上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家禽肉類和蛋類要徹底煮熟方可進食。
增強抵抗力: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減少壓力,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切勿吸煙。
避免前往擠迫和空氣流通欠佳的公共場所。
歸來後,若有發燒和呼吸道疾病徵狀,應戴上口罩,找醫生診治,並告知醫生你最近到過哪些國家。
流行性感冒
病原體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種由病毒引致的疾病,傳染性極高。流感由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已知的流感有三種類型:甲型、乙型及丙型,其中以甲型較為常見。在香港最常見的是兩種甲型流感(H1N1及H3N2)。流感會不時變種(基因改變)而衍生新品種,導致流感廣泛傳播,因此當局須定期重新研製流感疫苗。在香港,流感肆虐而病例最多的月份是一至三月和七、八月。
病徵
流感是呼吸道的急性疾病,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疼痛、流鼻水、咳嗽及喉嚨痛,通常病情較輕微。
傳播途徑
流感主要在人多擠迫的密閉環境中經空氣或飛沫傳播,亦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
潛伏期
潛伏期短,通常約一至三日。
治理方法
大部份人都能在2至7日內自行痊癒。退燒藥及咳藥水均有助紓緩症狀。兒童忌用亞士匹靈,以免產生雷爾氏綜合徵(Reye's Syndrome)。雷爾氏綜合徵是一種罕見的併發症,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及肝臟。除非患者已出現細菌性感染併發症,否則無需服用抗生素。患者亦應注意個人生,防止病毒散播。
如患者抵抗力較弱或出現病情惡化的徵象,例如持續發燒或氣促,應盡早求診。抗病毒劑如特敏福能有效對付甲型流感,但必須經由醫生處方才可服用。
預防方法
1.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生。
2.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3.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4.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並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5.增強抵抗力有助預防感染流感。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緊張和避免吸煙,都是增強抵抗力的方法。
6.在流感高期,最好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7.流感疫苗是根據世界生組織的建議,按照每年社會上流行的流感類型而製備的。
2008-07-01 14:49:00 補充:
004,維基百科不是太有公信力的醫學参考,請引用其他會好些!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一般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是一種傳染病。它是由黏液病毒科的RNA病毒導致的。流感每年在溫帶的秋冬季節大量流行,與病毒有關的嚴重併發症導致了在危重患者中有較高的死亡率。
流感和傷風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兩者的前期病徵亦非常相似,而且傷風也被稱為感冒或普通感冒,故此不少人常將兩者混淆。
流行程度
流行性感冒按照流行之程度可分為世界大流行(pandemics)、地區流行(epidemics)、局部地方流行(localized outbreaks)以及零星病例(sporadic)。
類型
有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
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動物 (人類、豬、雪貂、馬) 以及鳥類
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類。它表面突起的只有一種蛋白質,較為簡單。但蛋白質的順序會有不同。乙型病毒爆發時也會引起地區流行(epidemics),但是疾病的產生通常較甲型病毒溫和。
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類,並不會引起嚴重的疾病。
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以病毒表面突起的兩種蛋白質(Hemagglutinin及Neuraminidase)來區分。甲型病毒共有16種不同的Hemagglutinin以及9種不同的Neuraminidase,命名上便以H1N1,H2N2依此類推來命名。目前僅確定H1N1、H2N2、H3N2這3種會感染人類。另外H5N1禽流感雖然暫時未有人類之間互相傳染的證據,但世界各地衛生部門正密切關注其引起世界大流行的可能性。
甲型病毒最常見也易引起世界大流行(pandemics)及地區流行(epidemics)。
甲型流感病毒在不同物種間的傳播以及重組曾見於豬、人、鴨及火雞,引起1957年及1968年世界大流行的人類流感病毒均含有類似禽類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
抗原性轉變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轉變(antigenic shift)大約兩三年來一次,造成一些地區小規模流行或大地區、甚至全國大流行。每次的流行,會使一些人產生抗體,有抗體的人如越來越多,慢慢就不流行了。
病毒就會再變,而在十到三十年病毒會出現一個「大變貌」(抗原更換),變的地方是在H或N,比方說H3N2變成H2Nl,由於所有的人都幾乎沒有抗體,所以就會形成全世界的超級大流行。
二十世紀已有四次,1918-19年的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二千萬人死亡(也有說1億),1957-58年的亞洲流感造成美國七萬人死亡,1968-69年香港流感造成美國三萬四千人死亡和1977年俄羅斯流感。
新亞型病毒肆虐幾年後,有抗體的人也多了,此時又開始小變貌,使人再得病。不過B型病毒只有小變貌,不會大變貌,而造成的症狀及流行也似乎較輕。
病徵及藥物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因此服用抗生素是沒有療效的。
頭痛、肌肉疼痛及發燒:一般止痛退燒藥,如對乙醯氨基酚,具止痛退燒功效。
流鼻水、打噴嚏: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s),可幫助收乾分泌,減少鼻水。
鼻塞:偽麻黃素(pseudoephedrine),可令血管收縮,改善病情(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甲狀腺功能過旺者須在醫生處方下服用)。
痰多咳嗽:guaifenesin/bromhexine/acetylcysteine具化痰功能。
疲憊(可能為極度疲憊)
喉嚨痛
表現
起病急,高熱乏力,全身酸痛和疼痛,頭痛突出,全身中毒症狀重。
根據感染病毒的不同類型,呼吸道症狀輕重不同,大多有噴嚏,鼻塞,流涕,咽痛,輕咳,少量白色的黏痰。
根據其臨床表現不同,病情輕重也不同,又分為單純型、肺炎型、中毒型、胃腸型四種。病輕者可2~3日恢復,重者1~2周,或一個多月。
血液常規檢查:無併發症的流感,白細胞計數正常;血沉可增快,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增多,有繼發性感染時,血中白細胞增高。
預防
感染流感病毒或免疫接種後,可獲得暫時的對同樣血清型病毒再感染的免疫力。
希望幫到你!!!
參考: 我係就讀醫學系的,信我吧~~~
綠藻是在自然界中最具威力的排毒元素,亦能夠刺激細胞組織的重生,並且可以預防流感:
綠藻是細小的綠色單細胞藻類植物,它的體積大約等如人體的紅血球,在淡水生存的歷史超過25億年,荷蘭微生物學家馬丁努.貝澤尼克於1890年在研究池塘水藻時發現綠藻; 綠藻是廣泛營養素的倉庫,它提供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纖維、酵素、b 胡蘿蔔素、維他命C,E,K和B族維他命B族,及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包括鈣、鐵、磷、鉀、鎂,及微量的錳、碘、鋅,它亦是所有已知植物中含葉綠素和核酸(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 最高成份的來源,而葉綠素則是在自然界中最具威力的排毒元素,故被形容為「自然界的醫療者」,其化學結構類似血紅素,對造血有利,並可促進紅血球的數量,改善貧血症,同時,葉綠素亦能排除腎、腸、肝、血管的毒素,促使對腸臟有益的大腸菌,恢復正常運作,葉綠素並能夠刺激細胞組織的重生,並且加速傷口癒合,另外,葉綠素對幫助消化、除臭、及加強鐵質、鈣質的吸收,有顯著的作用; 據研究顯示,綠藻能夠吸收週圍毒素並排出體外,該些毒素在水、空氣、食物連鎖中是可以找到,例如重金屬、放射性物質、炭氫化合物之農藥和殺蟲藥等,該些毒素與癌症、敏感、 皮膚病、神經性失常等,存有直接關繫,綠藻的解毒功能如下 ; 1. Ichimure醫生指出,給予中鎘毒的病人每日服食8克綠藻,連續服食12日後,病人排泄物中鎘的含量比標準高出3 倍,及連續服食21 日後,病人的尿液中含鎘量比標準高出7 倍; 2. Kitakyushu City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search 的 UDA醫生指出,曾給予30 位接觸過多氯聯苯的病人每日服食4 至 6 克綠藻,連續服食12個月後,病者減少了接觸過多氯聯苯的後遺症,包括疲勞等; 3. 美國西維基尼亞醫科大學之PORE醫生指出: 給予中了CHLORDECONE殺蟲藥毒的老鼠服食綠藻,該殺蟲藥而隨老鼠的糞便排出; 4. 另有研究顯示:以兩組酵母菌作實驗,加入大量的水銀、 銅、鎘等毒素,及只加入綠藻於其中一組酵母菌中,而該組酵母菌因綠藻的解毒功能持續生存,但另外一該組酵母菌則全部被毒死; 5. 其他研究顯示,綠藻細胞壁可以吸收鈾、鉛、砷等毒素,並把其排出體外; 6. 綠藻的解毒功能是建於綠藻素細胞壁具有顯著的凝固毒素能力,亦可排除人體內的有害化學物質及血液與淋巴的污染物,而綠藻素細胞壁的另一項益處是能刺激免疫系統而產生幹擾素,該些幹擾素可以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免被流行感冒病毒的侵襲及預防腫瘤;
HEQ &HEQm 知識
參考: yahoo:HEQ &HEQm 知識
流感症狀遍全身
流感病毒主要經空氣傳染,潛伏期為1-3天,期後患者會出現的症狀包括發高燒、頭痛、乾咳、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喉嚨痛或/及痕癢、全身肌肉痠軟等徵狀,因症狀和傷風非常相似,很多人會把兩者混淆。但感冒病毒一旦入侵人體便會減弱身體的抵抗力,增加有害細菌感染而引起嚴重併發症的危機,如支氣管炎、肺炎及腦膜炎,更有可能導致死亡。
傷風
感冒
傳染途徑:
空氣
空氣
徵狀: 1. " 口水鼻涕一齊來"
1. 發病較快,病人常有周身痠痛,雖然有時也會流鼻水
2. 症狀是局部
2. 症狀遍及全身
康復期:
數天後就會康復
大約一星期可復原
預防「流感」
最有效預防流行性感冒的方法,莫過於注射流感疫苗。香港的流感高峰期,通常在1至3月和7至8月間,而流感疫苗須於注射後約2至3星期才發揮效用,因此最好在9至11月前注射。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會預測該年最有可能發生的流感病毒,而疫苗則按此而生產。因此,我們每年都要注射疫苗,以對抗經常變種的病毒,確保健康。
FAQ 常見問題:
Q : 注射流感預防疫苗後,還會患上感冒嗎?
A : 不會,因為用來製造疫苗的病毒都已被殺死。事實上,普通傷風和流行性感冒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傷風而出現流鼻水及打嘖嚏等類似感冒的病徵,而誤會疫苗不能保障他們。其實真正感染流感病毒的人會發燒達39° C或以上,而且身體的抵抗力會減弱,甚至可能引起支氣管炎、肺炎等併發症。
Q: 如果正在發燒、打噴嚏或長期使用哮喘、血壓、心臟葯等,可否注射流感疫苗?
A : 打噴嚏、流涕是不妨礙注射流感疫苗,而長期使用哮喘、血壓、心臟葯的人,都應該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因為他們都屬於高危群,很容易因流感而引致併發症。發燒、受急性感染或慢性病正在病發中的人,則應該延遲注射。
Q : 甚麼時候最適宜注射流感疫苗及為何要每年注射一次?
A : 最佳的接種時間是每年的流感高峰期前,通常北半球的地方(例如:香港)應該在9至11月前接種。從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監測顯示,每年流行的病毒品種會有所不同,而且流感疫苗的免疫力通常只能維持1年,所以每年接種是必需的。而每年注射疫苗是不會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也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反而會鞏固身體對抗流感的能力。
Q : 注射流感疫苗後,身體會有不適嗎?
A : 不會,注射流感疫苗後,仍可如常工作、活動。祇有極少數人會輕微發熱或在接種處有輕微的紅腫。
備註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用途
如果是預防中 暑:
經 常 留 意 天 文 台 發 出 之 天 氣 警 告 , 在 炎 熱 天 氣 下 應 採 取 措 施 , 以 防 中 暑 :
1. 在 室 內 盡 量 打 開 窗 戶 , 利 用 風 扇 或 空 氣 調 節 以 保 持 通 爽 涼 快 。
2. 避 免 在 濕 熱 的 環 境 下 作 劇 烈 運 動 , 應 選 擇 室 內 通 風 的 場 所 進 行 。
3. 如 要 外 出 , 可 穿 淺 色 、 寬 鬆 和 通 爽 的 衣 物 , 戴 上 邊 帽 子 或 傘 以 阻 擋 陽 光 直 射 及 幫 助 散 熱 。
4. 在 酷 熱 的 天 氣 下 , 不 應 作 長 程 的 登 山 或 遠 足 等 活 動 。
5. 戶 外 活 動 最 好 安 排 在 早 上 或 黃 昏 後 。
6. 應 補 充 足 夠 水 份 , 以 防 脫 水 現 象 。
7. 避 免 喝 含 咖 啡 因 ( 例 如 : 茶 或 咖 啡 ) 和 酒 類 等 利 尿 飲 品 。
8. 不 應 留 在 停 泊 了 的 車 子 內 。
9. 若 有 任 何 不 適 , 應 立 即 向 醫 生 求 診 。
資料來源:
如欲知道更多健康知識,請致電 2833 0111 衛生署2 4小時健康教育熱線。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26 17:24: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21000051KK0268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