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首都本來是南京為什麼去了北京?

2008-03-20 3:15 am
明朝的首都本來是南京為什麼去了北京?是那個皇帝?

(有5點的)
更新1:

寫長細一點。

回答 (2)

2008-03-20 4:50 am
✔ 最佳答案
遷都到北京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選了應天作首都,是因為他在抗元時期以這裏為根據地有關,而更重要的,是江南一帶經濟較北方為優。江浙一帶自中唐以來皆為富庶之地,該處物產豐富,韓愈曾有「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送陸歙州詩序〉之語。南方經濟幹北方為優,這種情況自五代十國時期已出現。定都應天應使江南米糧和軍需能源源不絕的供應政府,運輸上的阻滯亦較少。況且朱元璋即位時,西北還未平定,從〈明史紀事本末.故元遺兵〉可知一二:
「順帝北出漁陽,旋輿大漠,整復故都,不失舊物,元亡實未始亡耳。於是忽答一軍駐雲州,王保保一軍駐沈兒峪,納哈出一軍駐金山,失喇罕一軍駐西涼。」因此朱元璋才有把中央設於應天,卻把諸王子分封到邊塞以保衛王室的決定。

明成祖之所以成為皇帝,卻是來自他所發起的靖難之變。
明成祖即位後,即下詔改“北平”為“北京”,並增設北京周圍衛所,逐漸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軍事中心。在永樂19年明成祖更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遷都行動。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
有以下數項原因:
明成祖掌握北京大權
明成祖十歲時已被封為燕王,燕就是北京一帶。他二十歲就藩北平,參與過多次北方軍事活動,曾兩次率師出征。因此明成祖掌著當地的軍事大權,而且明成祖對於該處的民情亦較為熟識。所以遷都北京對他在軍事權上的控制更為得心應手。

南京非明成祖勢力範圍
靖難之變後,首都南京被攻破,建文帝下落不明,但明成祖不敢保證沒有建文時期的殘餘勢力,因此才處心積慮遷都北京。簡單而言,燕才是明成祖的勢力範圍。

有效抵抗北方勢力
除此以外,成祖遷都亦受外在環境所影響的。蒙古的勢力在成祖時雖然已大為削弱,但實力不容忽視。《明史.韃靼傳》謂蒙古:
「自脫古思帖木兒後,部帥紛拏,五傳至坤帖木兒,咸被弒,不復知帝號。有鬼力赤者篡立,稱可汗,去國號,遂稱韃靼云。」
當時北方勢力仍是對明朝有威脅的,而且明成祖是一個頗為喜功的皇帝。成祖自永樂八年起,曾五次親征漠北,打擊瓦剌和韃靼的勢力。為要控制蒙古起見,成祖把首都移駐北京,以便指揮。故成祖的遷都,與外在的形勢亦關連。所以顧祖禹謂:
「太宗靖難之勳既集,切焉為北顧之慮,建行都於燕......亦勢所不得已也。」《讀史方輿紀要.卷十》
簡單而言,明成祖時期的北方勢力已不如明太祖時期。對明成祖而言,遷都北京直逼北方比退縮在後方的做法較佳。

易於開發邊疆
成祖遷都北京之舉,對於開發邊疆是有積極的意義的。成祖在北方一些邊陲重鎮設立軍事要塞。《明史.地理志序》謂:
「其邊陲要地稱重鎮者凡九:曰遼東、曰薊州、曰宣府、曰大同、曰榆林、曰寧夏、曰甘肅、曰太原、曰固原,皆分統衛所。」
以上提及到的遼東,薊州,甘肅等等這就是「九邊」之地,這些軍事基地的設立原因是防止蒙古的進犯。另一方面,明成祖更在遼東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以便管理東北之地。成祖建都北京能有效地控制邊塞要隘,對維護政權當然是大有幫助。

利於發展及經營北方
成祖很著重與北方各民族的聯繫。例如在遼東開原,廣寧等地設馬市,在西北地區也擴大了茶、馬貿易,刺激經濟發展,這都是成祖經營北方的成果,遷都北京當然利於發展北方。

由此可見,明成祖遷都北方並非沒有道理的,而且都是出於一個原因--維護政權。儘管有不少弊處,但明成祖時期管理得宜(如運輸問題,及國防線推得太前),才不致於早期滅國。
2008-03-20 10:37 pm
當時朱元璋定都南京是更符合一個國家的利益.第一:江南地區自東晉以來得到長時間開發成為國家財富之地,南京位於江南地區,減省運輸;
第二: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具有很高政治價值;第三:朱元璋出生地是安徽鳳陽縣,他的功臣都是生於淮江地區,為了有效控制一班淮江功臣,南京是最好不過;第四:朱元璋稱帝時元朝尚未滅亡,加上北京是外族與漢族雜居地區,龍蛇混雜.所以明初在南京建都更是符合明朝利益.第二任皇帝明惠帝朱允炆時由於與諸位皇室關係決裂,終爆發以燕王為首發動的靖難軍南下奪位,成功推翻其侄.明成祖朱棣登基後不久,決定北遷至北京,原因有幾個:第一:北京是明成祖老巢,他鎮守北京幾十年,視北京為他的寶地;第二:他不想有第二個人以北京為據點興兵作亂,加上北京至古以來都是九反之地,所以由天子坐鎮必保安寧;第三:由於明成祖是通過奪位而登基,因此他害怕南方人和淮江功臣後裔反對他.不過,遷都北京是弊處多於好處,更有史學家評明成祖遷北京是明朝一大害處,令到北方邊防更為鬆弛,無力抵御外族.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26 14:33: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19000051KK025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