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的資料

2008-03-18 6:26 pm
土星的衛星有多少?
土星的特徵?
土星的地形
thank!!XD

回答 (4)

2008-03-20 12:51 am
✔ 最佳答案
帶來衰老的使者
土星是距離太陽(Sun)第六個位置的行星,也是第二 大的行星。
軌道: 距離太陽 1,429,400,000 km(9.54 天文單位AU ) 直徑: 120,536 km(赤道直徑)質量5.68e26 kg 在羅馬神話中,土星(Saturn)是農業之神,相關的希臘神祇是 克隆納斯(Cronus),他是天王(Uranus)和大地之母蓋婭(Gaia)的兒子,泰坦(Titan)巨神之一,曾經接替他的父親成為統治宇宙之神,後來被他的兒子宙斯(Zeus,木星)取而代之。土星(Saturn)這個字也是英文字中〝星期六(Saturday)〞的字根。〈見 附錄四〉
土星在史前時代就已經被注意到了,1610年時的 伽利略(Galileo)則是首次利用望遠鏡進行觀測,他注意到土星非常奇特的外觀,但是他對於這個現象感到非常困惑。早期對於土星的觀測非常複雜,這是因為當土星在軌道上運行時,會有幾年的時間,地球正好穿越土星 環所在的那個平面,讓我們和土星環成一直線而無法看見它。於是後來一張低 解析度(resolution)的土星影像徹底地解除了大家的疑惑, 克李斯提 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就在1659年正確地指出土星環的幾何位置。原本大家都以為土星環是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構造,直到1977年時才在 天王星(Uranus) 周圍也發現了一道黯淡的環(然後很快又在 木星Jupiter和海王星Neptune)周圍也同樣發現了環的存在)。
土星最早是在1979年被先鋒11號(Pioneer11) 所造訪,然後接著有航海家1號(Voyager 1)和 航海家2號(Voyager 2)。現在還在路途上的 卡西尼號(Cassini)則會在2004年到達土星。
土星從小型的望遠鏡中看起來有一點扁扁的(扁球體oblate),它的赤道和兩極的半徑之間相差了10%(120,536km對108,728km)。這是由於他自轉的速度又快,而其本身又是流體的緣故,其實其他的氣態行星也都是扁球體,只不過沒那麼扁就是了。
土星是密度最小的行星,它的比重(0.7)甚至比水還小。
和木星一樣,土星是由75%的氫和25%的氦所組成,加上非常微量的水、甲烷、氨以及〝岩石〞,這和太陽系形成當時,原始 太陽星雲(Solar Nebula)的組成非常類似。
土星的內部非常類似木星,有一個岩石的核心,一層 液態金屬氫(liguid metallic hydrogen)以及氫分子層,還有非常微量而不同種類的 冰〞存在。
土星的內部非常熾熱(核心約有12000k),因此土星輻射出去的能量要比吸收自太陽的多,土星輻射的能量大多源自於所謂 凱文-赫摩玆機制(Kelvin-Helmholtz mechanism),和木星的能量來源相同,不過這還不足以解釋土星的光度,可能尚有其他的機制在進行之中,或許像是土星深層內部的氦元素發生〝大量的原子落塵現象(raining out)〞所造成。

2008-03-19 16:59:58 補充:
公轉軌道特性 :
平均半徑 1,426,725,400 千米
偏心率 0.05415060
公轉周期 29年 167天 6.7小時
會合周期 378.1天
平均軌道速度 9.6724千米/秒
軌道交角 2.48446°
衛星數量 48
物理特性
赤道半徑 120,536 千米
表面積 4.38×1010 平方千米
質量 5.688×1026 千克
平均密度 0.69 克/厘米3
表面重力加速度 8.96 米/秒2
赤道
旋轉周期 10小時 13分 59秒

2008-03-19 17:00:55 補充:
內部
旋轉周期 10小時 39分 25秒
軸傾角 26.73°
反照率 0.47
逃逸速度 35.49千米/秒
平均雲頂溫度 93K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82開 143開 N/A K
大氣層特性
大氣壓力 140 千帕
氫 >93%
氦 >5%
甲烷 0.2%
水汽 0.1%
氨 0.01%
乙烷 0.0005%
磷化氫 0.0001%

2008-03-19 17:01:42 補充:
土星因為它美麗的行星環而出名,它也是最早被發現光環的行星。土星環首先被伽利略在1610年7月用他自己的望遠鏡觀察到了,但因為望遠鏡成象不好,他並不能意識到這是一個環。他寫信給托斯卡的大公說「土星不是由一個而是由三個幾乎彼此在一起的而且從不移動也不改變的物質組成。他們排成一列與黃道帶平行,而且中央的那個物質(土星本身)是兩側的物質(實際上環狀邊緣)的約三倍大。他也把土星說成是有「耳朵」 的。但在1612年,由於光環平行對著地球在觀察者看起來似乎消失了,及後在 1613年光環又再次出現,這現象更進而困擾伽利略。

2008-03-19 17:01:47 補充:
最終在1655年被克理士提安·惠更斯觀測到完整的土星環,他使用了一個比
1675年喬凡尼·卡西尼發現土星環的最大一個環縫,卡西尼環縫。另外在其外還有一細小環縫稱恩克環縫,在1837年5月28日由恩克於柏林發現;之後通過天文臺大望遠鏡觀測和行星際探測器拍得的照片,證實土星環由很多之間縫隙很小的多個小環組成的,猶如唱片。近十年來,由於電腦的發展,天文愛好者亦能以較佳的設備拍得以前只能是天文臺大口徑望遠鏡才能拍攝到的恩克環縫。
2017-04-04 9:58 pm
ttti64tr
2008-03-19 11:14 am
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排列為第六顆。土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木星的第二大行星。歐洲是以羅馬神的農神薩杜恩命名土星。中國古代稱為鎮星或填星。 另外,英文的星期六(Saturday)也是以土星的英文名子(Saturn)來命名的。

土星目前已知衛星共有59顆。

物理特性
土星那兩極扁平赤道突出的橢球體狀令人印象深刻;它的赤道直徑和兩極直徑之比相差大約10%(前者120,536公里,後者108,728公里)。這是由於土星高速自轉的結果。其他氣體行星也是扁平的,只是沒有這麼厲害。土星的平均密度是太陽系諸行星裡最小的,平均密度為0.69(少於水的密度)。這是因為土星內核的密度雖然要比水大一些,但有著高氣體比例、低密度的大氣層。

土星內部與木星的類似,中心有一個固態核,其上是液體氫,再上是一個分子態的氫層。土星的內核非常熱,核心溫度為12000K(11,700 °C),而且輻射出來的能量比它從太陽接受到的多。大部分能量是因為開爾文-亥姆霍茲原理(緩慢的重力壓縮)產生,但這還不能充分解釋土星的熱製造過程。額外的熱可能由另一過程產生:在土星內部下的氦雨點不斷與較輕的氫相互摩擦而產生熱。

土星上層大氣與木星的相似,同樣有一些條紋,但土星的條紋比較暗淡,並且赤道附近的條紋丈都比較非常寬。土星的風速是太陽系最高的,航行者計劃的數據顯示土星的東風最高可達500 m/s (1116 mph)。直到航行者探測器飛近土星,比較纖細的條紋才被觀測到。由那時起,地面望遠鏡已經改善到能夠慣常觀察土星。


不好意思,這裡有字數限制,請參考網頁資料,裡面有更詳細資料和圖片。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C%9F%E6%98%9F%E7%9A%84%E5%8D%AB%E6%98%9F&variant=zh-hk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C%9F%E6%98%9F&variant=zh-hk
參考: 維基百科
2008-03-18 6:31 pm
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排列為第六顆。土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木星的第二大行星。歐洲是以羅馬神的農神薩杜恩命名土星。中國古代稱為鎮星或填星。 另外,英文的星期六(Saturday)也是以土星的英文名子(Saturn)來命名的。





土星













軌道參數


平均半徑
1,426,725,400 千米


偏心率
0.05415060


公轉周期
29年 167天 6.7小時


會合周期
378.1天


平均公轉速度
9.6724 千米/秒


軌道傾角
2.48446°


衛星數量
60


物理特性


赤道半徑
60,268 千米


表面積
4.27×1010 平方千米


質量
5.6846×1026 千克


平均密度
0.6873 克/立方厘米


表面引力
8.96 米/秒2


赤道旋轉周期
10小時 13分 59秒


內部旋轉周期
10小時 39分25秒


軸傾角
26.73°


星體反照率
0.47


逃逸速度
35.49 千米/秒


平均雲頂溫度
93K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84K 143K  N/A


大氣參數


氣壓
140 千帕



>93%



>5%


甲烷
0.2%


水汽
0.1%



0.01%


乙烷
0.0005%


磷化氫
0.0001%



















































































































物理特性



土星那兩極扁平赤道突出的橢球體狀令人印象深刻;它的赤道直徑和兩極直徑之比相差大約10%(前者120,536公里,後者108,728公里)。這是由於土星高速自轉的結果。其他氣體行星也是扁平的,只是沒有這麼厲害。土星的平均密度是太陽系諸行星裡最小的,平均密度為0.69(少於水的密度)。這是因為土星核心的密度雖然要比水大一些,但有著高氣體比例、低密度的大氣層。



土星內部與木星的類似,中心有一個固態核,其上是液體氫,再上是一個分子態的氫層。土星的核心非常熱,核心溫度為12000K(11,700 °C),而且輻射出來的能量比它從太陽接受到的多。大部分能量是因為開爾文-亥姆霍茲原理(緩慢的重力壓縮)產生,但這還不能充分解釋土星的熱製造過程。額外的熱可能由另一過程產生:在土星內部下的氦雨點不斷與較輕的氫相互摩擦而產生熱。



土星上層大氣與木星的相似,同樣有一些條紋,但土星的條紋比較暗淡,並且赤道附近的條紋丈都比較非常寬。土星的風速是太陽系最高的,航行者計劃的數據顯示土星的東風最高可達500 m/s (1116 mph)。直到航行者探測器飛近土星,比較纖細的條紋才被觀測到。由那時起,地面望遠鏡已經改善到能夠慣常觀察土星。



有時,土星「枯燥乏味」的大氣層會出現一些長壽的橢圓型斑點和其他常見於木星上的現象。在1990年,哈伯太空望遠鏡觀察到在土星赤道附近有一些白雲,而這是之前航行者探測器飛近期間沒有的。而在1994年,一些較小型的風暴被觀察到。期中1990年的現象就是被稱為「大白斑」的現象的一例。大白斑是土星特有的短期現象,大約以30年為一週期。在1876、1903、1933和1960年都有大白斑出現的報告。若這週期能持續下去,下一次的大白斑現象會在2020年出現。


收錄日期: 2021-04-24 10:36: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18000051KK0054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