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譯白話文 急急急

2008-03-18 11:38 am
〈戰國策・秦二・齊助楚攻秦】全篇、請翻譯白話文。      謝謝幫助!急急急急急!

回答 (2)

2008-03-19 1:46 am
✔ 最佳答案
戰國策 - 秦二 - 齊助楚攻秦的譯文如下:

齊國幫助楚國進攻秦國,攻下了曲沃。此後,秦國想進攻齊國,而齊、楚關係友好,秦惠王為此甚為憂慮。惠王對張儀說:“我想進攻齊國,而齊、楚關係正友好,你給我出出主意,該怎麼辦?”張儀說:“請大王為我準備車馬、財物,我願試試看。”
於是張儀去南方楚國見楚懷王說:“敝國國王最敬重的人莫過於大王了,我做臣子,也莫過於希望給大王你做臣子;敝國所最痛恨的君主莫過於齊國,而臣張儀最不願侍奉的君主莫過於齊王。現在齊國罪惡,對秦王來說是最嚴重的,因此秦國才准備發兵征討齊國,無奈貴國跟齊國締結有軍事攻守同盟,以致使秦王無法好好侍奉大王,同時也不能使臣張儀做大王的忠臣。大王如果能封閉關隘,與齊國絕交,我願讓秦王獻出商、於之地方圓六百里。如此一來,齊就喪失了後援,必定削弱,齊國削弱了,就必然聽從大王號令。由此看來,大王如果能這樣做,楚國不但在北面削弱了齊國的勢力,而又在西南對秦國施有恩惠,同時更獲得了商、於六百里的土地,真是一舉三得的上策。”
楚王聽後大喜,趕緊在朝廷宣佈:“我已經從秦國得到了商、於六百里之地。” 群臣聽說後,都為此祝賀,但唯獨陳軫最後才晉見,而且偏偏不向懷王道賀。這時懷王就很詫異的問:“我不發一卒,而且不傷一名將士,就得到商、於六百里之土地,我認為這是一次外交上很明智,朝中文武百官都向我道賀,偏只有你一人不道賀,這是為什麼?”陳軫回答說:“因為我認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於六百里之地,相反肯定會招來禍患,所以臣才不敢隨便向大王道賀。”懷王問:“為什麼呢?”陳軫回答說:“秦王重視大王的原因,是因為有齊國這樣一個強大盟邦。如今秦國還沒割地給大王,大王卻先與齊國斷絕邦交,如此就會使楚國陷於孤立狀態,秦國又怎會重視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呢?何況如果先讓秦國割讓土地,楚國再來跟齊國斷絕邦交,秦國必不肯這樣做;要是楚國先跟齊國絕交,然後再向秦要求割讓土地,那麼必然遭到張儀欺騙而得不到土地。被張儀欺騙後,大王肯定會悔恨萬分的。這樣,楚國的西邊有秦國為患,北面又切斷了齊國的後援,這樣秦、齊兩國都將進攻楚國。”楚王不聽從陳軫的意見,說:“我的事已經辦妥當了,你就閉口,不要再多說,你就等著我的好事成功吧!”於是懷王就派使者前往齊國宣布跟齊斷絕邦交,使者尚未返回楚國,楚王竟急著第二次派人去與齊國絕交。
張儀回到秦國之後,秦王就趕緊派使者前往齊國遊說,秦齊兩國秘密聯合。果然不出陳軫所料,當楚國一名將軍到秦國接收土地時,張儀為了躲避楚國的索土使臣,便裝病不上朝,楚懷王說:“張儀以為我不願與齊國斷交嗎?”於是他就派了一名勇士前去齊國大罵齊國,張儀確實楚齊斷交以後,才勉強出來接見楚國的索土使臣,說:“敝國所以贈送貴國的土地,是這裡到那裡,方圓總共是六里。”楚國使者很驚訝地說:“我聽說是六百里,卻沒有聽說是六里。”張儀鄭重其事地巧辯說:“我在秦國祇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怎麼可能說是六百里呢?”
於是楚國使者回國報告楚懷王以後,懷王大怒,就準備發兵去攻打秦國。這時陳軫走到楚王面前表示:“現在我可以說話了嗎?懷王說:“可以。 ”於是陳軫說:“楚國發兵去攻打秦國不是好辦法。大王不如趁此送給秦國一個大邑,與秦國聯合攻齊。我們雖然割去一個大邑給了秦國,卻可以從齊國那得到補償,楚國不還是照樣完整無損嗎?大王既然已經跟齊國絕交,現在又去責備秦國的失信,豈不是等於在加強秦、齊兩國的邦交嗎,這樣的話,楚國必大受損失。 ”
楚王聽不進去,於是發兵討伐秦國。秦國與齊國聯合起來,韓國也跟從著這兩國加入了軍事同盟。結果楚軍在杜陵被打得慘敗。可見,楚國的土地並非不大,而人民也並非比其他諸侯軟弱,但卻弄得幾乎被滅亡,就是由於懷王沒有採納陳軫的計策,而過於聽信張儀詭詐和花言巧語。

網址提供: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11358.html

參考: 網上+自己
2008-03-19 8:33 am
  齊國協助楚國攻擊秦國,奪取了秦國領地曲沃。事後,秦國想討伐齊國,但齊國和楚國的關係十分友好,因此秦惠王很擔憂,於是他對張儀說:「本王想進攻齊國,但齊國和楚國的關係現在非常之好,你替本王考慮一下這件事,有什麼辦法呢?」張儀說:「請大王為微臣準備好車馬和出使的聘幣,微臣願意試一試。」
  張儀南下去晉見楚王(懷王)說:「敝國國王最尊敬的,莫過於大王;微臣所最願意侍奉的,亦莫過於大王。敝國國王最憎恨的,莫過於齊王;微臣所最憎恨的,亦莫過於齊王。現在齊王的罪過,對敝國國王來說是很嚴重的,敝國很想討伐齊國,但貴國卻和齊國友好,因此敝國國王無法聽從於大王,而微臣也無法侍奉大王了。大王若果能夠封閉邊關而和齊國斷絕邦交,微臣願意請秦王獻上商於方圓六百里的土地。若果如此,齊國必定被削弱,齊國被削弱就必然聽從大王的使喚了。如此,北面削弱了齊國,西面對秦國施以恩德,而自己又得到商於之地為實際利益,這是實行一計而得到三重利益。
  楚王大為高興,在上朝時宣布:「本王得到商於方圓六百里的田地。」群臣聽到後都向楚王道賀,唯獨陳軫最後晉見,也不道賀。楚王說:「本王不費一兵一卒,不死傷一個人,就得到商於方圓六百里的土地,本王自己認為是明智啊!各位大臣都道賀,唯獨你不道賀,為什麼呢?」陳軫回答說:「微臣認為商於之地不能得到,而且禍患必然到來,所以不敢道賀。」楚王說:「為什麼呢?」陳軫回答說:「秦國重視大王的原因,在於大王有齊國這位盟友。現在土地未曾到手而先和齊國絕交,是令楚國孤立啊,秦國又怎會重視一個孤立的國家呢?如果要秦國先交出土地然後楚國才和齊國絕交,按道理秦國必然不會答應。如果先和齊國絕交然後才要求秦國交出土地,就必然會被張儀欺騙。被張儀欺騙,大王必然會怨恨不已。這樣是西面生出秦國這禍患,北面又和齊國絕交,那就必然會受到兩國軍隊的進攻了。」楚王不聽從,說:「我的事情很好啊!你閉上口不要多說,等著看我事成。」楚王於是派出使節和齊國斷絕邦交,那個使節還未回報,楚王又再派人到齊國重申一次。
  張儀返回秦國,秦國派人出使齊國,齊國和秦國便暗地裡結成聯盟。楚國派遣一位將軍到秦國接收土地。張儀回國,便聲稱生病不上朝。楚王說:「張先生認為本王沒有真正和齊國絕交嗎?」於是派遣勇士前往辱罵齊王。張儀探知楚國真的和齊國絕交,於是接見楚國的使者說:「從某處至某處,方圓六里。」使者說:「微臣聽說是六百里,不是六里。」張儀說:「我張儀官位卑微,怎會有六百里?」使者回報楚王,楚王大為忿怒,想派出軍隊討伐秦國。陳軫說:「微臣現在可以進言嗎?」楚王說:「可以了。」陳軫說:「討伐秦國不是好的計策啊,大王不如順勢向秦國賄賂一個大城,然後和秦國聯合攻打齊國,這樣我國在秦國的損失可以從齊國那裡得到補償,楚國也沒有什麼損失。大王現在已經和齊國絕交,而再責備秦國的欺騙,這樣是我們促使齊國和秦國聯盟啊,必然對楚國造成很大的傷害。」
  楚王不聽從,於是派出軍隊進攻秦國。秦國便和齊國聯合,韓國又跟從兩國的行動。最後楚國軍隊在杜陵被三國軍隊打得大敗。所以說,楚國的土地臣民不是比較差劣,之所以弄到差不多亡國的地步,是因為不聽從陳軫的良策,這原因比錯信張儀的說話更主要。
後記:
大意是一樣的,請你自行比較取捨。

2008-03-19 00:34:15 補充:
原文:
  齊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後,秦欲伐齊,齊、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謂張儀曰:「吾欲伐齊,齊、楚方懽,子為寡人慮之,柰何?」張儀曰:「王其為臣約車并幣,臣請試之。」

  張儀南見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說甚者,無大大王;唯儀之所甚願為臣者,亦無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亦無先齊王;唯儀之甚憎者,亦無大齊王。今齊王之罪,其於弊邑之王甚厚,弊邑欲伐之,而大國與之懽,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儀不得為臣也。大王苟能閉關絕齊,臣請使秦王獻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齊必弱,齊弱則必為王役矣。則是北弱齊,西德於秦,而私商於之地以為利也,則此一計而三利俱至。」

2008-03-19 00:35:01 補充:
  楚王大說,宣言之於朝廷,曰:「不穀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群臣聞見者畢賀,陳軫後見,獨不賀。楚王曰:「不穀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陳軫對曰:「臣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賀。」王曰:「何也?」對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齊也。今地未可得而齊先絕,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國?且先出地絕齊,秦計必弗為也。先絕齊後責地,且必受欺於張儀。受欺於張儀,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絕齊交,則兩國兵必至矣。」楚王不聽,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無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絕齊,使者未來,又重絕之。

2008-03-19 00:35:12 補充:
  張儀反,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陰合。楚因使一將軍受地於秦。張儀至,稱病不朝。楚王曰:「張子以寡人不絕齊乎?」乃使勇士往詈齊王。張儀知楚絕齊也,乃出見使者曰:「從某至某,廣從六里。」使者曰:「臣聞六百里,不聞六里。」儀曰:「儀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使者反報楚王,楚王大怒,欲興師伐秦。陳軫曰:「臣可以言乎?」王曰:「可矣。」軫曰:「伐秦非計也,王不如因而賂之一名都,與之伐齊,是我亡於秦而取償於齊也。楚國不尚全事。王今已絕齊,而責欺於秦,是吾合齊、秦之交也,固必大傷。」

  楚王不聽,遂舉兵伐秦。秦與齊合,韓氏從之。楚兵大敗於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僅以救亡者,計失於陳軫,過聽於張儀。


收錄日期: 2021-04-12 14:07: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18000051KK0027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