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乘是誰?是哪朝代的人???

2008-03-14 12:46 am
枚乘是誰???
何有其生平簡介?
他有沒有留下甚麼詩篇?

回答 (2)

2008-03-14 7:44 am
✔ 最佳答案
枚乘(?—公元前140)字叔,西漢淮陰人,辭賦家。

枚乘先後游於吳、梁。漢武帝即位後,慕名用「安車蒲輪」召他入宮,結果還是因年老死在途中。《漢書·藝文志》著錄他的賦九篇,今存可靠而完整的,僅《七發》一篇。但《七發》在賦的發展過程中地位非常重要,在寫作方法上,枚乘採用在一個虛構的故事框架下的問答體,內容也以鋪陳的描寫事物為主,不同與楚辭中通過自然景物和社會事件,描寫作者自身感受抒發情感的風格。漢代後來的大賦都繼承了《七發》的風格,多采用這種問答體,對事物進行不遺余力的鋪陳描寫。所以《七發》被認為標志著漢代新體賦正式形成。

上書諫吳王

臣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禹無十戶之聚,以王諸侯。湯武之土,不過百裡,上不絕三光之明,下不傷百姓之心者,有王術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誅以直諫,則事無遺策,功流萬世。臣乘願披腹心而効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上懸之無極之高,下垂之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駭鼓而驚之,係方絕又重鎮之;係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極天命之上壽,弊無窮之極樂,究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惡其跡,卻背而走,跡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陰而止,影滅跡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養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楊葉百步,百發百中。楊葉之大,加百中焉,可謂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內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自來?太山之霤穿石,殫極之����斷幹。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夫銖銖而稱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過。石稱丈量,徑而寡失。夫十圍之木,始生而櫱,足可搔而絕,手可擢而抓,據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礲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畜養,不見其益,有時而大。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臣願大王熟計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上書重諫吳王

昔秦西舉胡戎之難,北備榆中之關,南距羌筰之塞,東當六國之從。六國乘信陵之籍,明蘇秦之約,厲荊軻之威,並力一心以備秦。然秦卒禽六國,滅其社稷,而並天下,是何也?則地利不同,而民輕重不等也。今漢據全秦之地,兼六國之眾,修戎狄之義,而南朝羌筰,此其與秦,地相什而民相百,大王之所明知也。今夫讒諛之臣為大王計者,不論骨肉之義,民之輕重,國之大小,以為吳禍,此臣所以為大王患也。

  夫舉吳兵以訾於漢,譬猶蠅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齒利劍,鋒接必無事矣。天下聞吳率失職諸侯,願責先帝之遺約,今漢親誅其三公,以謝前過,是大王威加於天下,而功越於湯武也。夫吳有諸侯之位,而富實於天子;有隱匿之名,而居過於中國。夫漢並二十四郡,十七諸侯,方輸錯出,軍行數千里不絕於郊,其珍怪不如山東之府。轉粟西鄉,陸行不絕,水行滿河,不如海陵之倉。脩治上林,雜以離宮,積聚玩好,圈守禽獸,不如長洲之苑。游曲臺,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深壁高壘,副以關城,不如江淮之險。此臣之所為大王樂也。

  今大王還兵疾歸,尚得十半。不然,漢知吳有吞天下之心,赫然加怒,遣羽林黃頭循江而下,襲大王之都;魯東海絕吳之饟道;梁王飾車騎,習戰射,積粟固守,以偪滎陽,待吳之飢。大王雖欲反都,亦不得已。夫三淮南之計不負其約,齊王殺身以滅其跡,四國不得出兵其郡,趙囚邯鄲,此不可掩,亦已明矣。今大王已去千里之國,而制於十里之內矣。張韓將北地,弓高宿左右,兵不得下壁,軍不得太息,臣竊哀之。願大王熟察焉!
2008-03-14 1:02 am
枚乘先後游於吳、梁。漢武帝即位後,慕名用「安車蒲輪」召他入宮,結果還是因年老死在途中。《漢書·藝文志》著錄他的賦九篇,今存可靠而完整的,僅《七發》一篇。但《七發》在賦的發展過程中地位非常重要,在寫作方法上,枚乘採用在一個虛構的故事框架下的問答體,內容也以鋪陳的描寫事物為主,不同與楚辭中通過自然景物和社會事件,描寫作者自身感受抒發情感的風格。漢代後來的大賦都繼承了《七發》的風格,多采用這種問答體,對事物進行不遺余力的鋪陳描寫。所以《七發》被認為標志著漢代新體賦正式形成。

雜詩九首
西北有高樓 (古詩十九首之第五首)
東城高且長 (古詩十九首之第十二首)
行行重行行 (古詩十九首之第一首)
涉江採芙蓉 (古詩十九首之第六首)
青青河畔草 (古詩十九首之第二首)
蘭若生春陽
庭前有奇樹 (古詩十九首之第九首)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之第十首)
明月何皎皎 (古詩十九首之第十九首)
上書諫吳王
上書重諫吳王
七發


收錄日期: 2021-04-14 20:17: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13000051KK016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