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4月13日,以下係以天文台官方網站來查找.
http://www.hko.gov.hk/gts/time/conversionc.htm
有公式或查表法, 不過使用查表法會簡單一點
公式: 一般普遍通用的曆法種類可以蓋分為太陰曆、陽曆及陰陽合曆種。
陰陽合曆:
這種曆法結合了陰曆的便利性,加上了調節的設計使符合地球自轉週期的四季變化,但便利不代表簡單,陰陽合曆是目前所流通曆法裡最複雜的一種。陰陽合曆以朔望月為月的長度,而以回歸年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是一種兼顧月相變化及季節變化兩種週期的曆法。
為調節日期,於每兩年或三年中增加一個閏月,為使一年的平均長度等於一個回歸年,因此它成為這三種曆中最複雜的一種。
我國自有史以來就採用陰陽合曆(夏曆),它兼具陰曆和陽曆二者的特點。陰陽合曆將「回歸年」和「朔望月」並列為基本週期,同時考慮太陽和月球的運動,所訂定的曆法。此為我國固有的曆法,在習慣上簡稱『陰曆』,又因農民喜歡以此曆進行農事,故稱農曆。陰陽合曆以月相變化的週期做為一個月的長度,同時使曆年的長度接近回歸年。如此一來,每個月都符合月亮盈虧的週期,也同時每年都和季節交替的週期相差不多。
陰陽合曆有太陰曆的基礎,每月平均有29.53天(朔望月*的長度),為了處理整數的問題,定大月為30天,小月29天,並將「日月合朔」的日期作為月首(農曆初一),也就是太陽和月球的黃經相等時。因以「朔」為月初,這是人定的,所以大小月沒有固定在那一個月份當中,端賴月亮繞地運轉的速率而定,如果兩次日月合朔之間有29天,那個月就是小月;若有30天,那個月就是大月囉!台灣習俗稱除夕夜為「二九瞑」,事實上也經常「三十瞑」。民國十七年的九月到十二月就有連續四個大月的記錄。
另外,十二個月的農曆平均約為354天,每年與回歸年(365天)相差約
十一天, 三年累積便超過一個月,因此平均約每三年需置閏年一次,閏年有十三個月,但仍比回歸年少幾天。要解決這個問題, 我國春秋時代有「十九年七閏法」,也就是在十九個陰曆年中加入七個閏月,使曆法更接近回歸年的長度。這種曆法結合了精密的天文觀測與計算才發展出來,可見使用這種曆法的中華民族,在古早的年代科技文明的發展就已經相當進步了。西方在西元前433年才發現此週期,比我國約晚了一百六十餘年。
其粗略的推算法如下:先列出陽曆一年的日期,然後用朔望月的平均週期29 日 12 時 44 分 2.9 秒,定每月初一日為陽曆何月何日,並列出每月的日序;又用一回歸年的平均週期 365 日 5 時 48 分 45.3 秒,以定節氣的陽曆日期。若某一農曆月中不含中氣,則這個月便是閏月,附屬於上一月,例如上一月為四月,那麼這個月就是閏四月了。
想要了解與計算這種曆法,就必須對節氣作一個了解。
*節氣: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 每十五度一節氣,平均十五天一節氣。
*中氣:以春分(是中氣)開始,每隔一節氣為中氣(共有十二個),如大寒。
以下是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而在其右上角附有「*」記號的,實際應稱為中氣: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農曆如何置閏?十九年七閏法
29.53059 日/月× 235 月 =6939.6887 日
365.2422 日/年× 19 年(228月)=6939.6018 日
365.2422 ÷ 29.53 =12.368513
0.368513 × 19 =7.001747........每十九年七閏
陰陽合曆中安排有廿四節氣,和季節、氣候有密切關係,以為廣大農村經營農事之參考,因此又稱農曆。閏月的安置是根據廿四節氣而定,因此平均來看每一個月份應該分配出現兩個節氣,因此把不含「中氣」的月份或只含一個「節氣」的朔望月定作閏月,並以上一月的名稱為名,稱「閏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