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國夏朝國君
桀(拼音:jié,中古拼音:giet),中國夏朝第十七任君主,亦是最後一任君主,名履癸,發之子,另一說皋之子。後世的文獻將他描述成一個暴君:他寵信王后妺喜,對政事不聞不問之餘,還大量殘殺忠良。結果商湯起兵,〈湯誓〉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於是桀逃到鳴條(今山西安邑);在鳴條之戰,桀戰敗,夏朝就此滅亡。以後,他被流放至南巢(今安徽省巢縣)。桀臨死前說:「吾悔不遂殺湯於夏台使至此。」(我悔恨不在夏台殺商湯,否則我今日就不會到這個地步。),不久病死,後世有「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的說法。
夏桀姒履癸跟商紂子帝辛、周厲王視為暴君的代名詞。【成語】桀驁不馴中「桀」便是指這位君主
中國商朝
商紂王
紂,中國商朝末代君主,姓子,名受,號帝辛,史稱「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他在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紂是帝乙之子,有雄才,致力於用兵東南;牧野之戰中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在距離朝歌(今河南淇縣)七十里外的牧野擊敗商軍,商紂王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商朝滅亡。
《史記·殷本紀》記載,帝辛「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又說他「好酒淫樂,嬖於婦人」,寵信妲己,建立酒池肉林;為人兇殘成性,創立炮烙、蠆盆等多種酷刑;殺害忠臣義士,如其叔父比干;囚禁異己,如西伯侯姬昌被幽禁於里(今河南湯陰)七年之久。紂在中國長期被認為是暴君,與夏桀並論。這一段歷史,後人加上幻想元素,寫成了《封神演義》(又稱《封神榜》)。成語有「助紂為虐」、「助桀為虐」。
秦始皇在位期間大興土木。為了國家的安全和建設,也為了秦始皇個人的榮譽和享樂,他興建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建築工程,這也給當時的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
胡亥
秦二世嬴胡亥(前221年-前207年),在位時間前210年—前207年,也稱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二十六子(最小的兒子)、太子嬴扶蘇的弟弟,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後,宦官趙高掌實權。下令秦始皇后宮無子者皆令從死,在埋葬秦始皇時把全部工匠封死了在驪山陵墓裏。徵調材士五萬人屯衛咸陽,令教射狗馬禽獸。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前209年的陳勝、吳廣起義。左丞相李斯與右丞相馮去疾、大將軍馮劫上書請求停止修建阿房宮,減輕各種苛捐雜稅。二世聽信趙高讒言,誅殺李斯,迫使馮去疾和馮劫自殺。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離投降項羽,劉邦攻下武關,趙高惶恐。前207年趙高與其婿咸陽令閻樂合謀,逼胡亥自殺於望夷宮。臨死前二世說只願當萬戶侯,閻樂不准,遂自殺,時年15歲,一說23歲,也有說24歲。以平民之禮葬。墓地在今雁塔區曲江鄉曲江池村南緣臺地上,稱胡亥墓
隋煬帝
大業八年(612年),動員華北113萬餘人,結果敗於遼東城(遼寧遼陽)。次年再度發兵圍攻遼東城,大有一舉而下之勢,高句麗全國亦憾動,但國內楊玄感乘機起兵,楊廣不得不中返平亂。大業十年(614年),第三次發兵進攻高句麗,其間廣徵兵糧,高句麗仍堅決抵抗,楊廣終無功而返,威信盡失,民間亦損失過於浩大,遂起而造反。
開運河
大業元年(605年),楊廣繼位之初,徵發河南、淮北一百多萬人開通濟渠(唐時稱廣濟渠,宋稱汴河),由洛陽通到淮水。同年,又遣淮南十幾萬人開邗溝,從山陽(今江蘇淮安)到揚子(今江蘇揚州南)入江,又稱「山陽瀆」。自大興至江都(今揚州),全長四千多里。運河的兩旁開闢了大道,為美化環境和鼓勵人民親近利用,皆種有榆樹和柳樹,可謂當代良策。大業四年(608年),徵河北一百多萬人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黃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業六年(610年),開江南河,從京口通到余杭(今浙江杭州)。自大業元年(605年)起,以六年時間開鑿邗溝、通濟渠、永濟渠和江南運河。然而沿岸建行宮四十餘座,以便楊廣游江南,苦了附近的居民百姓。修建洛陽東都宮殿,為臻盡善盡美也頗為耗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