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年畫是中國人春節期間用來裝飾生活環境和居住場所的一種裝飾畫。古代就有過年貼畫的風俗,只是不叫「年畫」。直到清代道光29年,李庭光在《鄉言解頤》一書中提到了「年畫」一詞,後來被廣泛採用。
年畫的題材和內容包羅萬象,有門神、 神等各類神像;有節慶畫、吉祥畫;有故事、戲曲、小說內容的裝飾畫;也有保佑出行和牲畜用的神像(也叫紙馬),等等。可以說年畫是反映民俗生活和觀念的百科全書,而且年畫色彩鮮豔、構圖飽滿、造型生動,是獨特的藝術形式。
楊家埠年畫
山東年畫早期以聊城東昌府和楊家阜的版畫為代表,題材以神佛類作品居多,風格粗獷,在明代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後來,山東年畫受到楊柳青年畫的影響,題材不斷擴大;但在畫風上又具有自身的淳樸、生動的特點,形成了獨特風格。山東年畫的內容十分豐富,反映農村生活的作品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色彩運用也相當誇張、大膽和濃烈,反差很大;而線條則顯得狂放、不拘小節,很有農民畫的特殊風味。
楊家埠木版年畫全為手工制做,從拓稿畫樣開始,到雕刻木版、上案印刷、烘貨點胭,四套工藝無一不是畫工、藝人手工所為。令人驚奇的是,這裏的藝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自19世紀起,楊家埠有記載的著名藝人就有30多位。如1806年出生的以畫“包公上任”聞名的楊芳;1881年出生的被人們稱作神童王的楊萬亮;1902年出生的擅長半印半畫的楊同科;1920年出生的刻版傳人楊洛書等,都是楊家埠有口皆碑的藝術名匠。
在楊家埠,生產年畫歷來以家庭為主,一家作坊亮出一個畫店的牌號,畫店世代相傳,名號永久不變。這些畫店的家庭成員,從老到少各具其長,要麼畫,要麼刻,要麼印,十八般武藝集于一身的也不少。即便從外村嫁進的媳婦,經過一段時間的耳濡目染,也很快成為操持某種技術的匠人。
作品圖片參考以下網址: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sd.xinhuanet.com/sdey/2003-10/21/content_1084770.htm
綿竹年畫
綿竹是中國西南地區年畫藝術的最大產地。它充分吸收了建築彩繪的用色風格,色彩簡單明朗,又不失筆墨點染的手工效果。
四川綿竹盛產綿紙,為年畫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天然的上好材料。明末清初年間,綿竹年畫開始興旺,到清代道光年間,形成了興盛局面。
風格:這在獨具特色的「填水腳」(或叫填水足)人物畫題材中表現最明顯。「填水腳」是工人們在歲末為多掙些銀兩而快速畫成的門神類年畫,由於技法純熟,畫工們能夠寥寥幾筆就把人物的形象出神入化地描繪下來,這是綿竹年畫中藝術性最高的代表性作品。
作品圖片參考以下網址:
http://www.chiculture.net/0517/html/c17/0517c17.html
桃花塢年畫
桃花塢年畫是中國江南主要的民間工藝木版年畫,因產地在蘇州城北桃花塢而得名,與天津楊柳青年畫並稱為“南桃北楊”。它始於明代,盛於清雍正、乾隆年間,造型規整、制作精良,可以說受到中國各地,甚至海外顧客的歡迎。據史料記載,在鄭和下西洋攜帶的貨物中,就有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
桃花塢年畫採用木版套印,長期以來一直運用比較簡單的手工模式從事生產,色彩上紅黃綠黑藍五種顏色。在無數雕板和印刷工人的精心製作下,蘇州年畫不僅色彩絢麗奪目,而且構圖精巧,形象突出,主次分明,富于裝飾性,形成一種優美清秀、嚴密工整的民族藝術的獨特風格。桃花塢木刻品種很多,大致可分為門畫、農事畫、兒童、美女畫、裝飾圖案畫、歷史故事畫和神州傳說畫等,其中神仙佛像等迷信類畫片,內容有門神、灶神,以及所謂“辟邪人物”。含有致富獲利內容的畫片有《一團和氣》、《娃娃得利》、《劉海戲金錢》、《歲朝圖》等。有關農事的有《春牛圖》、《豐收圖》、《魚樵耕讀》、《大慶豐收》等。山水風景畫片有各地風景,如《姑蘇萬年橋》、《蘇州閶門圖》等。雍正后出現的故事戲文畫片,範圍很廣,有古有今,有單張有連續,如《武松打虎》、《花果山》、《定軍山》等。風俗畫有《玄妙觀廟會》、《蘇州城內外三百六十行圖》等。風土人情躍然紙上,今天成了寶貴的地方史料。有些年畫富有愛國主義色彩,如《法人求和》、《劉軍門大敗法軍圖》等,讚揚中法戰爭中愛國將領劉永福,可謂較早的政治宣傳畫。
作品圖片參考以下網址:
http://kyun.myweb.hinet.net/new_page_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