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九龍巴士(九巴)

2008-03-11 5:44 am
請說關於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九龍巴士的東西。(急急急!!!趕住做功課!!!資料愈多愈好!!!)

回答 (3)

2008-03-11 5:55 am
✔ 最佳答案
60年代
1961年,九巴股票開始在當時香港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70年代
1972年可謂九巴的轉捩點。香港海底隧道於該年正式通車,一向提供九龍及新界巴士服務的九巴,首次開進香港島。

1972年,九巴革新乘客付車資的方式。早年的巴士設有售票員和稽查員各一,在車上來回走動。售票員負責售賣車票,稽查員負責查驗乘客的車票,沒有購票的乘客要補票。同一車站上車的乘客的車資或有不同,視乎車程的長短決定。因為巴士車頭及車尾都有閘門供乘客自由上落,有些乘客上車後,在售票員還沒到來之前已經到站下車,便不用付錢買票。為了減少逃票的情況及削減人手,經過多個月的測試,九巴自1972年起,正式採用一人控制模式,即在巴士車廂近駕駛室位置裝上錢箱,由司機兼任稽查員的職務,監察每位乘客是否在錢箱投入足夠的車資。此後,不論車程長短,同一車站上車的乘客須於車頭前門上車,並立刻繳付劃一的車資。

1975年九巴為吸引駕車人士改搭巴士,推出豪華巴士路線服務。九巴在七、八十年代營運的豪華巴士路線,例如:200(機場 ↔ 中環)及201(機場 ↔ 尖沙咀)等,但其後各路線分別被取消或改組,只有208線一直營運至今。
2008-03-12 5:58 am
xfhcdbnde

2008-03-11 21:58:40 補充:
dnf fg

2008-03-13 10:01:50 補充: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2008-03-12 12:52 am
1975:豪華巴士
  經濟起飛形成了富裕階層,巴士公司開始不單提供大眾化的巴士服務,也開辦收費稍昂而高質素的「豪華巴士」,行走高尚住宅區,及以旅客為對象的機場巴士。1975年九巴購買了一百輛Albion豪華巴士,行走多條200系列的巴士線及創辦啟德機場巴士服務,中巴也在1978年引 入Metrobus雙層巴士,行走中環至赤柱及舂坎角的260及262路線。

 
1973:後置引擎+珍寶巴士
  六十年代之前的巴士大部份是前置引擎,半駕駛艙(Half-cab)的設計,載客量有限。巴士設計推陳出新,後置引擎巴士於70年代引進香港,令車廂更寬敞,司機也不須日夕和引擎噪音熱氣相伴。1973年,中巴購買了Daimler Fleetline,並率先採用三加二座位設計,使載客量大增,地台也較傳統型號為低,易於上落。從此,高容量的「珍寶巴士」成了主流,三加二座位是這時的巴士標準 。

 
1972:隧巴打破壟斷
  海底隧道於1972年8月通車,香港九龍兩地從此貫通。九巴和中巴開始聯營過海隧巴,兩地都有九巴和中巴行駛,「地區專利」已名存實亡 。


1971:一人控制一輛巴士
  一直以來,每輛巴士除了司機外,還有售票員和守閘員。踏入七十年代,為了節省成本,精簡運作,一人控制(One-Man-Operated,OMO)的概念誕生,將巴士帶進一個全新的時代。OMO全車祇由一位司機操作,不設售票,乘客上車後自行把車資投進錢箱裡,不設找贖。中巴於1971年率先試行OMO,但不少巴士因設計所限,難以採用OMO,兩巴祇能循步漸進,把舊型巴士逐步改裝,遷移車門,讓乘客在最接近司機位處上車入錢。九巴更須經歷「一人駕車一人售票」(One-Condictor-Operation,OCO)的過渡期,直至1983年,一人控制才能全面實行 。

 


收錄日期: 2021-04-15 14:52: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10000051KK030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