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有關於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其中一節
正史中並無記載, 而《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寫的「草船借箭」的靈感該是來自赤壁之戰中, 孫權渡江探敵時所發生的事
《魏略》
「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迴船,復以一面受箭,箭軍船平,乃還。」
孫權在江中觀察曹軍, 但被發現了。曹營亂箭射向吳船, 吳船的一面中箭過多, 有令船隻翻沉的危險, 所以孫權命人把船迴轉, 讓船的另一面也受箭, 而令船隻平衡,然後撤退。
但《魏略》的真確性卻使不少網友及歷史學家質疑,
而裴松之所著的《三國志》中
則說「權乃自來,乘輕船,從灞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
「草船借箭」是真有其事還是《魏略》得個「吹」字?
都不得而知了
2008-03-11 20:19:55 補充:
而「空城計」呢
歷史上亦無諸葛亮使有關戰術的史載
但卻另有一載
《三國誌》引《雲別傳》
「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雲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偪,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散,已復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 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 ,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雲為虎威將軍。 」
2008-03-11 20:19:58 補充:
情況跟「草船借箭」一樣, 除了都不是諸葛亮所使用
更有一個同樣的情況出現, 《雲別傳》和《魏略》都被歷史學家質疑其可信性!
有些人說陳壽既引此傳, 亦不會相差得太離譜。
本人對此種看法「想非同其意」
然而, 歷史就是歷史, 現代的人除了考古發現外, 研史的途徑就只有歷史書傳, 而我們能夠證實這些史料誰對誰錯的能力不高。與其沒有證據的說「史非此」, 何不相信它呢?
2008-03-11 20:32:54 補充:
而有關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大概可由「五次北伐」中看出
2008-03-12 06:16:47 補充:
基本上, 第一次北伐的議論最多, 魏延子午谷, 聲東擊西, 馬謖之死等
那就先談談第一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的戰略佈局
《三國誌.諸葛亮傳》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眉,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三國誌.趙雲傳》
「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
此為「聲東擊西」之計
2008-03-12 06:20:33 補充:
有關魏延的子午谷之計的成效, 因為字數詔多的關係, 引本人(諾大人)較早前在「香港討論區」張帖的帖子。
http://www4.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6602892
本人在此帖亦有作其他回覆, 閣下有需要的可以作為參考
2008-03-12 06:22:51 補充:
而關於「馬謖之死」, 亦是同樣的情況, 因為字數過多的關係, 引本人(fd底)較早前在「貓貓論壇」發表的回覆。
http://www.catcatforum.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985678&page=14#pid14113391
2008-03-12 06:27:40 補充:
第一次北伐總結
是次北伐的戰略佈局非一般將領能掌握, 雖然北伐是失敗了(原因可從「馬謖之死」看出), 但他的軍事能力的的確確是存在的。
2008-03-12 06:30:18 補充:
五次北伐的戰略佈局也在此處
http://www.catcatforum.com/discuz/redirect.php?fid=414&tid=900783&goto=nextnewset
2008-03-12 06:38:11 補充: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和《三國誌》的諸葛亮
基本上,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的事跡大部份都是《三國演義》虛構的
火燒博望坡, 借東風, 三氣周瑜等。
而「七擒七縱」則被歷史學家列為野史。
2008-03-12 06:43:12 補充:
而「三顧草蘆」則有以下史載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三國志.諸葛亮傳》
留意最後那句「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三顧」是真有其事
2008-03-12 06:44:58 補充:
第四個回答, copy維基很悶嗎?
連「編輯」二字也不改?
2008-03-12 06:55:42 補充:
「諸葛亮一向行事謹慎, 蜀軍跟魏軍在物質與國力上有很大差距, 蜀軍必須出奇制勝 才有希望, 他北伐時卻不採用魏延的奇計, 可見他過度謹慎,不肯冒險」
基本上魏延的子午谷之計成功率不大, 而諸葛亮的「平取隴加」, 「坦途直出」之法, 跟魏延的「子午偷襲」皆是「出奇制勝」的戰略。魏延之計, 雖然能夠直取關中, 但如果諸葛亮的援軍在二十天內無法到達, 或魏軍的鐵騎比諸葛亮快一步到達長安, 魏延便「必死無疑」,出現「秋刀斷水」的情況。
作為蜀國的軍事家兼政治家的諸葛亮, 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六十的戰略是沒可能實現的。
2008-03-12 07:03:33 補充:
有關諸葛亮的戰略兵法, 則有《便宜十六策》, 《兵法二十四篇》
而《將苑》則有不同說法, 部份歷史學家認為《將苑》非諸葛亮之作
《兵法二十四篇》到現時已失傳, 但的確有它的存在。
關於《諸葛氏集目錄》的歷載:
《三國誌.諸葛亮傳》
「諸葛氏集目錄:開府作牧第一 權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計算第五 訓厲第六綜核上第七 綜核下第八 雜言上第九雜言第十 貴和第十一 兵要第十二 傳運第十三 與孫權書第十四與諸葛謹書第十五 與孟達書第十六 廢李平第十七 法檢上第十八法檢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 軍令上第二十二軍令中第二十三 軍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2008-03-12 07:03:39 補充:
《便宜十六策》
http://bbs.moninet.com.tw/board/topic.cgi?forum=87&topic=67
《將苑》
http://www.survivalgame.org.hk/data/mat/arm/arm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