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亡的其中一個原因 20點!唔該

2008-03-08 4:17 am
元朝亡的其中一個原因
加以分析(80-100字)
唔該
唔該唔該唔該唔該唔該唔該唔該唔該唔該唔該

我係要一個原因
將e個原因加以分析

回答 (4)

2008-03-08 4:34 pm
✔ 最佳答案
簡單來說﹕



先破後立
示例:元朝衰亡之原因,眾說紛紜,試本個人之認識,論述最具關鍵性之因素。
先破後立也是混合了否定題與論述題合寫的一種撰文技巧。固然,在次序上跟先立後破有所分
別;但效果上,亦有一種懸念的作用:先賣一下關子,將對方的論點擊破,再伸述己方的想法。現
先細閱示例,然後再加闡釋。
示例:元朝衰亡之原因,眾說紛紜,試本個人之認識,論述最具關鍵性之因素。
1. 計元世祖入主中國,到順帝至正二十八年退回漠北,共計統治中國九十一年。元
室不足百年而亡,分析其因由,論者提出多種說法,然其中最關鍵者,當為經濟
因素。現對最流行的兩種說法,包括種族壓迫說及政治因素說加以否定,再分析
經濟因素何以為最具決定性的原因。
2. 元朝絕非亡於施行種族歧視政策。世所謂九儒十丐之說,並不見於《元史》,根
本是子虛烏有之事。而且,元室還善待儒生,讀書人可得「廩給」作為生活資助。
至於科舉不公,蒙古人比漢人少考一場之說,亦是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原來多
考的是撰寫極其深奧的四六文體的詔告,豁免不大懂漢文的蒙古人無需應考,實
不能苛責。另外,實施里甲制的高壓手段,亦不過是初治中國時的權宜之策,按
漢蒙以百對一的人口比例而言,實在無條件施行。再者,一般南人的生活亦不比
宋代時差,如蘇州在宋朝時歲貢粟二百萬石,「元人減之,僅百萬1」而已。此外,
視元室為正統所在的漢人亦在所多有。例如,「生為元朝臣,死為元朝鬼」的江
西行省參政劉鶚;拒絕明太祖入仕,以元朝遺民自居的天下名士楊維楨;組織軍
隊對抗紅巾軍的李思齊、張良弼等。括言之,很多所謂種族高壓政策根本是對元
朝的誤解、誣詆。而且,即使元朝的一些歧視政策導致種族不和,亦不足以迫使
漢人反元,否則朱元璋的討元檄文又豈會不提一詞半語。
3. 政治因素亦非元朝速亡之關鍵。自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之爭始,元室皇位的糾紛歷
代皆見,如武宗與成宗皇后之爭;文宗與權臣燕帖木兒毒殺明宗等。皇位爭奪確
為元室內部政治帶來動盪之局面,但對中國「帝力於我何干」的社會結構卻影響
不大,並不是迫使民眾揭竿而起的原因。同一道理,即使元朝的政治系統運作極
度不周,常有「號令不常,有同兒嬉」,或者「家自為政,人自為國」的情況出
現,但在農業社會結構穩定的中國裏,只要貫通上下的士族階層不散亂,上層政
治不穩未必足以摧毀國家的根基。上述的李思齊、張良弼便屬這類人物2,故可
見元朝仍有其存在之道。至於所謂缺乏政治理想之表現,一是防範反動的種族歧
視政策,但已為上文破解;二是橫徵暴斂的措施,理當歸為經濟因素之內。本來,
連年征伐應對民眾影響甚鉅。但元室鮮對漢人作大規模徵召,故濫用兵役之事也
未算成立。反是其求財輸兵,卻引起百姓之極大憎惡,如此亦當納於經濟因素。
所以,政治不穩雖對元朝滅亡不無影響,但卻不是最關鍵性的因素。

2008-03-09 17:25:40 補充:
你在where find 元朝迷信喇嘛教
2008-03-08 9:18 pm
元朝迷信喇嘛教,既大耗國庫,亦縱容其在地方掠財,實自招滅亡。元室對喇嘛
教尊崇備至,世祖年間,醮祠佛事之目,已過百項。成宗時,又超過五百項,總
核每年內廷供奉佛事,單單是香油,即近八萬斤。武宗時,御史張養浩上書謂,
國家經費中,僧侶已佔三份之二。明宗時,又較前代增加金一千一百五十兩,銀
六千二百兩,鈔五萬六千二百錠,幣帛三萬四千餘匹。由是可見,元室花費在喇
嘛教上的金銀財帛,真是天文數字,自然,這些耗用都來自人民的血汗。而且,
喇嘛僧侶又可獲皇室封地和賜田。例如順帝時,大承天護聖寺兩次賜田得地三十
二萬三千頃。另外,寺院又可經營商業,憑其得元室之庇護,侵淩百姓之事更無
日無之。故此,元室為信喇嘛耗費極鉅,又讓其於地方作惡,終令百姓忍無可忍
而揭竿而起。所以,究元代不足百年而亡,經濟因素實最為關鍵。
2008-03-08 4:27 am
元朝的灭亡

元朝后期,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人民被压迫被掠夺更为严重。

蒙古统治者仿效金朝在用人方面先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的作法,分全国居民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迄今所知,元朝政府并没为四等人的划分颁布过专门的法令,但却反映在有关他们政治、法律地位以及其他权利和义务方面的诸多不平等规定中。儒生在参预国家治理方面失去了宋金时那种优越的地位,加上元政府在赋税方面优遇儒户的规定经常不得贯彻,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利益不能不受到很大损害,以至当日戏台上有“一官二吏、九儒十丐”的谑语。元王朝的统治秩序,仍然是在封建的社会关系、并保留了部分奴隶制度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民族属性成为阶级划分的重要依据,民族压迫政策激化了民族之间和阶级之间的矛盾。蒙古、色目贵族通过赐田、战争掠夺以及强占兼并等手段,成为占有大片田地的封建地主,汉人和南人中的官僚、军阀,不得不依附征服者的政治势力而扩大自己的封建权益。


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对汉人的刑罚是残酷的,杀死一个汉人只需付一头驴的罚款。到了元朝,其刑法明文规定:蒙古人即使把第三等“汉人”和第四等的“南人”殴打致死,也只需“断罚出证”,并付罚款和埋葬费;而汉人/南人即使被殴打也不得反抗,而是只能向官府提告,若反抗而使蒙古人致死,则是死刑。(这段也有争议,需要更多的论证)

元朝作为一个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在经过对欧亚广大地区的征服后,在文化思想领域也主动或被动地吸收集合了多种文明长处,因此,整个元朝统治时期充满了“汉法”与“色目法”的主导地位之争。
2008-03-08 4:20 am
簡單來說﹕

1.人口少(3%)、文化低,為免漢人反抗,所以進行民族文化。

2.缺乏政治理想,故此統治手腕不高(影響政治、經濟),做成速亡。



詳細分析如下﹕

Q.1 元朝統治者為什麼要施行民族分化??

其實人口比例的差異才是施行民族分化的主因,蒙古族的文化水平雖與漢族有差異,但實質上並非真的是如一般所說的「文化水平底落」所以只是次因。



元代內徙的蒙古、色目人約有四萬戶,兩百萬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三。以權力層壓式地控制漢人,一來使蒙古族能以少數控制多數,二來竭止為數眾多的漢人反抗。對蒙古人來說,非我族裔的漢人人數眾多,實在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心理壓力。所以民族分化的推行,是因為政治和心理因素而成。



在文化水平方面,蒙古族的傳統文化水平(尤其是政治手腕)不及漢人,但他們的思想、戲曲等水平並不比漢人低。元曲向來為人所稱道,西夏亦一向吸收儒家經典文化。不過無論怎樣,在民生、政治、經濟的發展和規劃非能與長期安穩發展的漢族相比。為免反過來被文化水平較高的漢人控制及表示蒙古民族的高尚,所以進行了民族分化政策。



Q.2 元代統治中國不足百年而亡,其中原因很多,你認為哪一項原因是最重要的?

最主要是統治手腕不高明,在下也不知該如何定義,可說是由文化因素所帶來的政治問題,明確來說就是「缺乏政治理想」。請容我把1、2一起作答,因為元朝缺乏政治理想(文化水平),從而影響到經濟、政治也不穩。



元雖以善戰而驚攝世界,但其文化水準低落,入主中原,只嚮慕中國的民豐物阜,將中國視為征服地之一,不重漢化與文治。元朝並無長期的政治理想,只專心徵斂財富和防制反抗,終於激起民變。所以,可說元之速亡,與其施政失當,缺乏政治理想有密切關係。



亦因此經濟上不懂節制,入主中原後對外征戰頻繁令國庫耗損極大,朝廷為解用調不足,唯有開拓稅源,一時科差雜稅大增,民不聊生。順帝為解經濟困擾,濫發鈔票,使物價飛漲,元朝經濟陷於崩潰,卒促成其亡。



可見政治上的高壓和經濟失衡,皆是源於文化水平低落(無政治理想),故此在下認為這是速亡的最重要原因。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9 01:45: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307000051KK021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