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香港製太空儀器遠征火星
由理大科研人員及一名本地牙醫攜手開發的一組太空儀器,已於今早(六月三日)隨歐洲太空總署的火箭飛上太空。是次升空計劃於哈薩克基地進行,若計劃進行順利,火箭登陸船將於二零零三年十二月下旬登陸火星。屆時,該儀器將用以探索地球以外行星是否存有生物的奧秘,亦成為首個由中國人研製登陸外星球的太空工具。
該名為「岩芯取樣器」的太空儀器將負責在火星探取土質樣本,被認為是人類解開火星生命之謎的關鍵工具。「岩芯取樣器」由本港十二位科研人員合力研製,研究小組由五位主要科研人員帶領,包括理大大學院士伍士銓醫生、香港理工大學容啟亮教授、黃河清博士及余俊豪先生,以及獨立的工程師陳超祥先生。該組太空儀器由理大工業中心負責製造。該項目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教授擔任顧問(請參閱附頁小組成員名單)。
「岩芯取樣器」得以研製成功,是小組多年來的研發成果。取樣器前身為「太空持崁鉗」,概念源自一把牙醫抓鉗工具,由伍醫生率先提出。在香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協助下,概念得以逐漸發展成為一組七十多件可互相接駁的零件組合,取名為「太空持崁鉗」。一九九五年,太空鉗獲俄羅斯太空總署採用,其中四套更被訂製送到「和平號」太空站,供太空人用作精密焊接之用。
隨著太空鉗的研發成功,研究小組進一步把設計發展成一個多功能的太空儀器,取名「岩芯取樣器」。設計創新的取樣器重三百七十克,耗電量僅兩瓦特,可作磨、鑽、挖及抓取土質樣本之用,較同類型的儀器更輕巧及節省能量。
取樣器設計融合了中國筷子的特性,使儀器可以更靈活地探取經鑽磨的石塊樣本。取樣器隨後獲歐洲太空總署採用,香港研究員更獲邀參與該署的「火星探索任務」計劃。
「火星探索任務」計劃將動用多個重要儀器,包括軌道儀及登陸船「獵犬二號」。軌道儀把登陸船降落火星表面後,將繼續在軌運行,遙距搜索地下水源。「獵犬二號」登陸火星後,將通過船上裝置的多個科學儀器,包括「岩芯取樣器」,進行一連串遙距測試及實驗,為火星的大氣層、星球結構及地質進行探索及研究。該計劃主要目的是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痕跡。因此,「岩芯取樣器」有可能成為首個太空儀器接觸地球以外的生命。
欲瞭解更多有關歐洲太空總署「火星探索計劃」、「獵犬二號」登陸船及「岩芯取樣器」的資料,可瀏覽網頁
www.sci.esa.int 、
www.beagle2.com及www.hkmar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