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義和團對清朝的損害較為嚴重
義和團影響
在中國公眾看來,清朝皇室在事件中行徑愚眛,在聯軍勢力前備受羞辱,一再顯示了清政府的昏庸、腐敗與無能,其統治威信大幅下降。東南各省總督在事件中違抗中央命令,事後沒有受罰反而得到褒獎。各地方開始被容許出現不同於中央的政治意願,自始中央集權開始解體。十年後,公眾對清政府的反感達到了頂點。1911年武昌爆發辛亥革命,各省再次違抗清室,宣佈獨立。最終清朝滅亡,民國始建。而地方政治實力上升所造成的割據局面,一直影響整個民國政局。
義和拳運動雖然當時被西方認為是一場反清的排外運動,但其也確實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政府的統治能力。其後繼續掌握朝政的慈禧太后,與及她的繼承人也認識到無論先前的態度如何,若想避免清朝滅亡,中國勢必進行改革。在此以後至1912年清朝覆亡以前實行了多種新政,但始終無法扭轉形勢。
俄國乘機佔據了大量中國東北(或稱滿洲)的領土。俄國對遼東的租界(1898年)被正式得到承認。俄國的行動威脅英美所希望維持的中國的領土完整及貿易開放(門戶開放)政策;並最終與在遼東和滿洲東部省份希望擴展勢力範圍的日本衝突。經過兩年的談判,最終雙方關係破裂並在1904年2月爆發了慘烈的日俄戰爭。
八國聯軍中德俄兩軍被普遍認為在鎮壓義和拳暴亂中最為野蠻兇悍,而且軍紀較差,而其他聯軍被認為軍紀較好。[3]德軍因其兇悍被冠以綽號為「匈奴」。
[編輯] 評價
[編輯] 愚昧與殘暴
義和團的行為直接造成許多無辜的中外人士(數量遠超過洋人及教民)受害,而且針對對象從光緒帝(所謂一龍)、李鴻章、奕匡(所謂二虎)、京官大臣(所謂十三羊,或謂三百羊,宣稱京官除十八人外全應殺[3])至洋人、教民、普通百姓(所謂十毛),無法無天,除屠殺外,也姦淫據掠[2][3],其不人道處比八國聯軍更甚,不論以中外的傳統道德觀點來看、義和團的行為實屬野蠻殘暴。如據當時記載:「城中日焚劫,火光連日夜……夙所不快者,即指為教民,全家皆盡,死者十數萬人。其殺人則刀矛並下,肌體分裂,嬰兒生未匝月者,亦殺之殘酷無復人理」,「京師盛時,居人殆四百萬。自拳匪暴軍之亂,劫盜乘之,鹵掠一空,無得免者。坊市蕭條,狐狸晝出,向之摩肩擊轂者,如行墟墓間矣。」[1]「義和團之殺教民毛子也,備諸酷虐,剉舂,燒磨,活埋,炮烹,支解,腰殺,殆難盡述。京西天主堂墳地,悉遭發掘,若利瑪竇,龐迪我,湯若望,南懷仁諸名公遺骨,無一免者。勝代及本朝御碑,皆為椎碎。保定屬有張登者,多教民,團匪得其婦女,則挖坑倒置,填土露其下體,以為笑樂。」[3]
台灣人(不分統獨)及許多海外華人對義和團的評價極差,義和團已經成為迷信及暴力的象徵,更成為罵人用語。義和團幾乎是找無辜者洩憤,不但受害的外國人多屬無辜,更有許多中國人直接受害,唐德剛將義和團與文化大革命的紅衛兵、武鬥相提並論;若非八國聯軍也有戰犯行為及濫殺無辜,其侵略中國及殲滅義和團實在符合正義。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梵蒂岡「封聖」事件中(名單系由臺灣教團推薦)[來源請求],大多數被「封聖」的聖徒是義和團運動中的「殉道者」,但在中國方面看來則視其為帝國主義的幫凶,這也凸現了教廷方面與中國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 事後梵蒂岡教皇曾為封聖日與中共十一國慶撞期而道歉,但無意改變封聖的決定。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A9%E5%92%8C%E5%9C%98&variant=zh-hk#.E5.BD.B1.E9.9F.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