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宗氏家族 我想知道香港其中一個宗氏家族,該宗氏家族由來,位置,有什麼特色,和有什麼活動?
錦田鄧族開鄉祖先鄧符協生有兩子:長子名陽、次子名布。
公元1216年,長孫鄧元禎開始在屏山定居。該房子孫設私塾,開館研習詩書,學子讀書風氣旺盛,科第輩出。
鄧氏家族早於十二世紀時已定居於屏山,宗祠由五世祖馮遜公興建,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早在宋、元年間,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鄧氏家族,已在屏山一帶定居。時至今日,有不少傳統建築仍然保留下來,見證了鄧氏家族及新界的歷史和社會發展。
龍躍頭為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鄧氏聚居之地,其族原籍江西吉水。龍躍頭鄧族與宋朝皇室淵源最深,南宋(一一二七至一二七九)末年,宋室皇姬南逃,嫁與錦田鄧氏族人鄧惟汲,其長子於元朝末年遷居龍躍頭。自後開村立業,子孫繁衍,始分遷鄰近地區,另立村莊,數百年間,成為今日的五圍六村。
五圍即老圍、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又稱嶺角圍)及新圍(又稱覲龍圍);六村即麻笏村、永寧村(又稱大廳)、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及覲龍村。
起初,鄧氏家族只居住於老圍,人口比較少,所以生活較簡單,平日做些農事工作,閑暇時與鄰居暢談生活趣事,由於生活物質上都可以說是充裕,但同時這只不過是生活原素上的其中一項,一個人除基本需要外,還要精神上的寄託,所以天后宮就是這樣興建了,鄧氏族人為什麼會選擇以天后作為祭祀的對象呢,相傳:有艘載運蠔殼之大船,行至上址,感到船身被絆而無法行駛。於是船家下水潛入船底探索,但亦無一發現。但浮出水面游弋時,則發現於船頭位置上,有一漂流之木菩薩橫跨船頭。眾人皆驚奇,有何力量能制止一首行駛中之船隻!?細看之下,原來是『天后元君聖母娘娘』。於是船主敕令小心撈起,小心輕放於上址之大樹腳下,並焚香叩稟曰:弟子若能順風順水運送到岸,則回頭供奉大量蠔殼建廟。其後開船起行,每過險灘皆為順利輕鬆而過。運送完畢,船主亦履行諾言。於是在大樹之下,起建此間靈驗之古廟。清聖祖:嘉封為『天后元君聖母娘娘』。所以時間上的配合,社會風氣的影響下,當地的居民也就自然地去拜祭天后娘娘。現在上址之天后宮,從光緒年間。眾善信集資,已由青磚及石柱等,代以蠔殼改建而成。
當各種生活所需都充足時,家族發展得更快,所以幾代之後,鄧氏子孫開始愈來愈多,老圍這地方都不能再容納這麼多的人.於是就向四周伸展居住,建立新的勢力範圍如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及新圍等等。就當日我們所見麻笏圍,位於;老圍西北,是鄧氏族人於(1736-1795)所建,該村四面築有圍牆環繞,圍門向北,並設有連環鐵門,圍內房屋掛列整齊,正中主巷盡頭設有神壇,惜部分圍牆已被拆卸,圍門於199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而其他幾個圍,都是同樣因這個理由而誕生,模式與老圍差不多。
由於子孫都分佈在較遠的地方,所以每每有問題時都要走回老圍請教長輩諮詢意見,但這樣往往會做成不便,所以極需一個地方能夠讓眾人集合在一起,討論村內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所以祠堂又因這樣而建成,松嶺鄧公祠,位於老圍東面,於十六世紀初為紀念開基祖鄧松嶺公而建,是龍躍頭鄧氏的祖祠。是粉嶺區規模最大,最歷史悠久的祠堂。該祠為三進式建築,擋中設於中進,後進分三殿,正殿供奉歷代祖先神主,宋二世祖稅院郡馬鄧惟汲及皇姑趙氏的神位居中,神主有龍頭木雕,與其他祖先神主不同。左殿內供奉對宗族有貢獻或功名顯赫的先祖。右殿則供奉鄉賢,正中為鄧師孟的神位。鄧師孟原為僕人,十六世紀末,與主人同被賊人所擄,師孟冒稱為主人的兒子,願留賊船為囚,賊人釋放其主人回家籌集贖金;主人離去後,師孟即投海自盡,死後被追認為忠僕,入祀鄉賢。
建築物的祖龕、斗拱、橫樑、簷板及牆頭均飾有精緻的木刻、彩塑及壁畫,瓦頂上有石灣瓷製鰲魚和獅子作為裝飾,室內的主樑和橫樑上,亦皆有精美的雕刻,圖案的題材均寓意吉祥,充分反映了昔日工匠的精湛技藝。而且這也有團結宗族的力量,象徵大家無論分開得多遠都是一家人,表示鄧氏後人會永遠繼續在這個地方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