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金元寶, 金碇,銀碇,形狀似隻船,、、、

2008-02-29 12:20 am
古時的金元寶, 金碇,銀碇,形狀似隻小艇, 又似個上濶下窄的凸字,這形狀既不利帶, 又不利儲藏, 更不易点算,究竟何要造成這樣, 何時開始, 及其原因?

回答 (1)

2008-02-29 12:25 am
✔ 最佳答案
為了使用方便,歷代多把白銀鑄造成一定的形狀,主要是鋌形和餅形。「鋌」源於「梃」,原指木棍,銀鋌就是長條狀或板狀的銀塊。「鋌」與「錠」讀音相近,北宋以後,民間口語常常稱白銀為「錠」,鋌字使用日少,銀鋌於是改稱銀錠。

自元朝迄清末民初,銀錠以船形為主,這種「元寶」銀成為通用的銀鑄幣形式。元寶的船形制式雖然落後,但與中國人攜帶錢財的習慣相適應。從前中國人攜帶錢財,經常是用布包好纏在腰間,所謂「腰纏萬貫」即由此而來,船形正是便於纏在腰間,左右各一個。

元寶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為便於官府庫存的管理和計數,蒙古人開始鑄造船形銀錠,重50兩,名之為「元寶」。

二、至元十三年(1276年),蒙古人征服了南宋,回到揚州,丞相伯顏下令搜檢將士行裝,將搜出的撒花銀子熔鑄成50兩的銀錠,稱為「元寶」,取「元朝的寶貨」之意,獻給元世祖。世祖再分賜將士,流通於市面,後來相沿習用。


收錄日期: 2021-04-23 20:19: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28000051KK0129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