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的歷史古蹟

2008-02-28 8:16 pm
沙田的歷史古蹟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炎炎

回答 (2)

2008-02-28 8:46 pm
✔ 最佳答案
沙田區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40公頃。根據2004年香港政府的估計,沙田區的人口約有637,000人,是全港人口最多的區份。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時至今日,沙田新市鎮已成為香港規模最大和規劃最完善的新市鎮之一地理

主要古蹟包括:

王屋
王屋位於圓洲角的西岸 (今日麗豪酒店對面)。圓洲角本是一個小島。相傳在二百年前,一對王姓的客籍夫婦由廣東興寧縣遷來圓洲角附近的定居,並建立王屋村, 故後來該屋被稱為「王屋」。據王屋村村民傳說, 王屋的興建人在約一百年前, 因為得中白鴿票(當時流行的彩票), 故此有錢建此豪華宅第。王屋的所在受到小山丘的保護,故減少了從吐露港吹來強風的威脅。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位於沙田道風山路33號, 沙田火車站附近,於1930年由艾香德牧師創立。在1930年,艾香德與韓慕德先生選定沙田的道風山建立傳教基地。因沙田位處九廣鐵路沿線,能直達內地,加上香港有各國輪船來往中國各地,對連絡中國內地的傳教事業很有幫助。戰後道風山的傳教工作陸續恢復。

曾大屋
曾大屋原稱「曾氏山下圍大屋」,位於沙田獅子山隧道公路旁的山腳 (又稱山廈圍)。創建人為曾貫萬 (又稱曾三利),廣東省嘉應州長樂縣人,生於清嘉慶十三年 (1808年)。曾氏自幼家貧,十六歲時,得知新安沿海一帶商業活動頻繁,於是與兄輝賢來港謀生。據說,曾貫萬在筲箕灣營商時,有海盜劫得鹹魚十六甕登門求售,曾氏以八百錢全部購入。在賣去四甕後,竟發現鹹魚下原來埋有金銀,於是利用這筆意外之財擴展事業及擇地建屋。清朝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他在瀝源覓得「曾大屋」的現址,以其背山而面向農田和遠處的海,正好形成一條「龍」似的風水格──山為「龍頭」,屋位於「龍脈」,農田與海則為「龍尾」,於是向隔田村曾氏購下該地建屋,建立「山下圍」,期望為村民帶來好運。至同治六年 (1867年),歷二十年方告完成。


基督教靈基營 (沙田舊警署)
基督教靈基營位處秦石村和沙田頭村之間的小山崗上,其中兩幢建築物是在1924年建成,初作警署之用。從天空俯看,建築物呈U字形,前方的部分樓頂採中國式的瓦面斜頂建築,向內園的部分則有鐵架支撐的陽台,以欄杆圍繞。而牆身則以英國式的紅磚築砌而成,室內仍存昔日的木樓梯,是一座揉合了中西建築風格的建築物。

車公廟
據說昔日田心村創立之時,曾聘堪輿大師前來觀察風水。大師在村前發現有三條河流匯合於此,自成一衣帶水,後枕青山,風水殊佳,認為宜建廟宇,座鎮水口,受萬民朝拜,如此自必丁財兩旺,富貴可期。於是村民集資在該處興建車公廟。及後沙田一帶出現瘟疫,鄉中父老建議抬捧廟內車公神像遍遊各鄉,藉此驅病辟邪。不久,疫病果然消除,鄉民為了感謝車公的恩德,乃在車公廟前許願,每十年一次舉行太平清醮,藉此酬神謝恩,祈求風調雨順。自此,十年一度的打醮便成為了沙田區的大事。


大圍村
昔日沙田鄰近海濱,常受海盜侵擾,故居民多建圍村聚居,以抵禦賊匪的劫掠。大圍原稱「積存圍」,是沙田區歷史最悠久的村落,因該村為沙田最大的一條圍村,故又稱大圍。早在宋、元、明年間,在兵荒馬亂之際,不少人離開祖籍,部分由廣東省東莞縣沙井或寶安縣等地南逃至該村一帶開荒定居。後來當地居民有意建立圍村,於是在明朝萬曆二年 (1574年),廿九戶人家每戶建屋一所,組成「積存圍」。


萬佛寺
位於沙田排頭村山上的萬佛寺,是由月溪法師於1949年開始創建,至1957年落成,歷時九載,佔地面積達八公頃之多。萬佛寺院分為高低兩組建築群,整個寺院共有五殿、四亭、一廊和一塔。萬佛殿內供奉佛像逾壹萬貳千多尊,姿態各異;而當中創建者月溪法師的真身就放在正中央供人膜拜敬仰。萬佛塔高九層,塔內外均供有佛像,設計獨特,故被選用作港幣一百元鈔票之圖案。

參考網址:
http://qcrc.qef.org.hk/webpage/19984196/1/stheritagetrail.html
http://www.*****in.hk/page.php?main_cat=11&sub_cat=39
http://www.*****in.hk/page.php?main_cat=5&sub_cat=52
www.shatin.hk/page.php?main_cat=11&sub_cat=39
www.shatin.hk/page.php?main_cat=5&sub_cat=52

2008-02-28 12:56:02 補充:
開埠前期

沙田區的地帶古時被稱作瀝源。瀝源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城門河清澈的河水。這個地區早於明朝或更前,便已經有居民定居。由於接近河流,因此當地的居民都是以務農為主。1574年,大圍村於現時的大圍一帶建立,是該區最古老及最大的圍村。其後,也有不少村落於城門河河邊的淺灘發展,例如山下圍、小瀝源村及沙田村等。那時候,城門河的盡頭約於現時獅子橋的附近,其東北已是沙田海,而當時的圓洲角則是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清朝時,瀝源的四十多條村組成沙田九約,共同肩負瀝源的治安防衛。當時,瀝源未設墟市,村民若要趁墟,必須步行或乘坐小艇前往大埔墟(現稱大埔舊墟)。
參考: =)
2008-02-28 8:42 pm
沙田之緣起
昔日的「沙田」原是一塊遍佈荊棘的荒蕪園地,所以稱之為「棘園」;及後,又被稱為「瀝源」。



「瀝源」,即清水之源,而早期先民居住所在和建立的村落,都是坐落於水源 (今城門河) 之側,而當時之流水乃非常清澈,是故得名。



「瀝源」,古時又稱「瀝源堡」,或稱「瀝源洞」。

由於「沙田」古名「瀝源」,故此,沙田首個公共屋,亦以「瀝源」作命名。



「沙田」本是村名,在「瀝源」芸芸村落中,以「沙田」命名的,包括有「沙田圉」(位於今博康側) 及「沙田頭」(位於今秦石側) 。



1898年當中(滿清政府)英簽訂北京條約後,英國以99年租借得「新界」,並隨即派員勘察及接收新界各地方,並由九龍越山至「沙田圍」,並向村民查問地方名稱,時村民以該村名據報,從此,英軍就誤把整個「瀝源」作為「沙田」,而此一名稱,更沿用至今。



昔日之沙田
「香港」何以得名,向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中一個說法,乃是與 “香木”有關,一個「運香(香木)之港」,故逐漸被人稱為「香港」。

 

(“香木”或“香樹”又名“牙香樹”,原名“白木香”,又稱“土沉香”,或“女兒香”。)



“香木”,一般通稱“莞香”,又名古蜜香樹,原產於安南北部,後移植廣東,這種香木最適宜於堅實而瘠的黃土中生長,此類土質,以今之香港、寶安縣及東莞縣一帶地方最多,而種的香樹亦是最佳的。



据說,從前京師及蘇杭等達官貴人、皇室貴族,莫不爭購“香木”,至是“香木” 身價名貴,因此,在當時種植香樹便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經濟活動,不少居民均賴以此為生計。



香木之所以行銷各地,乃由於其多蕊汁及味極香,製成香料後,其香氣馥郁,沁人心脾,一香在宅,實在滿屋清涼。



昔日的香港,盛產香木的主要有「沙螺灣」及「瀝源」,不過,清初時,由於明朝遺臣鄭成功等於沿海進行反清,由於清朝廷未能制勝,遂採堅壁清野政策,實行「遷界」,下令沿海居民向內陸遷移五十里,自清順治十八年( 1661年) 至康熙元年(1663年),先後三遷其界,村民被逼斬伐香樹,放棄家園,然後北遷,流徙他鄉;及至復界後,不單種香樹的技術已失,就連老香樹亦已遭斬殆盡,村民遂不能靠此維生,種香業乃告衰落。



「遷界」後,「瀝源」頓成荒蕪之地,更一度淪為盜賊藏身之所。康熙八年(1670年) ,沿海地方漸漸復界,然而,「瀝源」之復界乃遲至康熙廿三年(1685年),比起今新界其他地區較晚,因此發展稍為遜色。



沙田之「原居民」
新界地域的所謂「原居民」,即其先祖於英國人租借新界 (1898年) 前己於新界定居者。



沙田之「原居民」,大致分為兩類:「本地」和「客家」。



前者多於明末或清初,由廣東南移定居,而後者多於清初復界後搬來。清復界後,遷回者不多,沿海地區仍然荒蕪,清政府為著開墾荒地,遂採取其獎勵墾荒的政策,康熙、雍正、及乾隆年間,清政府悉力招募農民墾殖沿海荒地,自廣東的東、西、韓江流域及閩、贛二省的客籍農民,漸漸南遷,分別定居於大埔林村谷、沿大埔海北岸八仙嶺腳下以及「瀝源」等。



由於「本地」較早定居於「瀝源」,故多建村於近水源以及較肥沃之土地上,如「積存圍」(通稱「大圍」)、「小瀝源」、「田心圍」(簡稱「田心」)及「隔田」等村便是;「客家」遷來較晚,故往往只能建村於山邊、山腰甚至山頂處。



沙田墟市
「大埔墟」,乃是新界地區在清朝新安縣治期間所建立的四所墟市之一,位於今大埔汀角路天后宮旁,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墟期為每月的一、三、五日,俗稱「舊墟」。



及後,「舊墟」附近一帶的村落由於不滿「舊墟」對於租稅每多苛索,於是組成「七約」,並進而籌建新市。



新墟市名「太和」,建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位於今大埔富善街文武廟旁,墟期為每月的三、六、九日。



新墟建後不久,「七約」即發起建橋,以方便趁墟的人士,開墟後的第三年,〔廣福橋〕即告落成,受惠的當然包括當時的「瀝源」鄉民。



當時的「瀝源」是支持建墟和建橋的,因為「瀝源」本身並無墟集,物品必須從他處購買,倘大埔同時出現兩個墟場時,由於競爭大,物品價格自當較前廉宜,亦無需再遠赴深圳了;時「深圳墟」是整個新安縣內最大的墟市,更是整個新安縣的貨物集散中心,墟期是每月的二、五、八日,那裹各類貨品不但多,而且比較便宜。



「瀝源」不像新界其他區份在很久之前便已建立墟集,它的墟市要遲至戰後出現,但亦只享有二十多年光景,至七十年代中期,隨著新市鎮的發展而煙消雲散。

2008-02-28 12:43:22 補充:
王屋

王屋位於圓洲角的西岸 (今日麗豪酒店對面)。圓洲角本是一個小島。相傳在二百年前,一對王姓的客籍夫婦由廣東興寧縣遷來圓洲角附近的定居,並建立王屋村, 故後來該屋被稱為「王屋」。據王屋村村民傳說, 王屋的興建人在約一百年前, 因為得中白鴿票(當時流行的彩票), 故此有錢建此豪華宅第。

王屋的所在受到小山丘的保護,故減少了從吐露港吹來強風的威脅。村內的房屋一般樓高兩層,零散地分佈在村內,彼此互不相連;而每間屋前均建有禾塘,前有小路,與其他房屋相連接,更可通往北岸的「謝屋」。該地村民主要以務農為生。

2008-02-28 12:43:37 補充: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位於沙田道風山路33號, 沙田火車站附近,於1930年由艾香德牧師創立。

在1930年,艾香德與韓慕德先生選定沙田的道風山建立傳教基地。因沙田位處九廣鐵路沿線,能直達內地,加上香港有各國輪船來往中國各地,對連絡中國內地的傳教事業很有幫助。

戰後道風山的傳教工作陸續恢復。隨著往後的發展,今日的道風山已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宣教機構,有教會、招待所、研究部、出版部、圖書館、宗教友誼社、退修中心、婦女退修院及藝術繪瓷店等多項工作。

道風山於1990年被列為第二級古蹟。但若被列入文物古蹟,道風山的發展將受到限制,故機構方面未有這方面的打算。

2008-02-28 12:44:30 補充:
曾大屋 (1)

曾大屋原稱「曾氏山下圍大屋」,位於沙田獅子山隧道公路旁的山腳 (又稱山廈圍)。創建人為曾貫萬 (又稱曾三利),廣東省嘉應州長樂縣人,生於清嘉慶十三年 (1808年)。曾氏自幼家貧,十六歲時,得知新安沿海一帶商業活動頻繁,於是與兄輝賢來港謀生。

2008-02-28 12:44:56 補充:
曾大屋(2)
據說,曾貫萬在筲箕灣營商時,有海盜劫得鹹魚十六甕登門求售,曾氏以八百錢全部購入。在賣去四甕後,竟發現鹹魚下原來埋有金銀,於是利用這筆意外之財擴展事業及擇地建屋。清朝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他在瀝源覓得「曾大屋」的現址,以其背山而面向農田和遠處的海,正好形成一條「龍」似的風水格──山為「龍頭」,屋位於「龍脈」,農田與海則為「龍尾」,於是向隔田村曾氏購下該地建屋,建立「山下圍」,期望為村民帶來好運。至同治六年 (1867年),歷二十年方告完成。

2008-02-28 12:45:18 補充:
曾大屋(3)
「曾大屋」佔地六萬餘方呎,為一座獨立的中國式青磚堡壘圍村。該村呈長方形,採三進式的設計。圍內的上、中、下三廳各為一進;廳與廳之間有天井分隔,故這三個廳又稱為「三棟」;另外,上下兩進與左右兩橫屋相連,彷如一座棋盤形的院落,明顯是粵東客籍大屋的典形設計。共有大小房間二百餘間。圍的四角設有炮樓(更樓),城牆上更開有排列整齊的槍孔和瞭望孔,以作防衛之用。

2008-02-28 12:45:30 補充:
曾大屋(4)
目前「曾大屋」只有四、五百人居住。由於村內房舍日久失修、加建情況嚴重、衛生環境日趨惡劣、陽光不足,很多曾姓村民已搬離,把房屋租予外姓人, 仍然留在村內居住的曾氏子孫不足一百人。古物古蹟辦事處多年來和曾氏族人商討將曾大屋列為法定古蹟, 但由於曾大屋業權分散, 不少業主又移居外國, 故未能達成協議。

2008-02-28 12:45:56 補充:
基督教靈基營 (沙田舊警署)(1)

基督教靈基營位處秦石村和沙田頭村之間的小山崗上,其中兩幢建築物是在1924年建成,初作警署之用。從天空俯看,建築物呈U字形,前方的部分樓頂採中國式的瓦面斜頂建築,向內園的部分則有鐵架支撐的陽台,以欄杆圍繞。而牆身則以英國式的紅磚築砌而成,室內仍存昔日的木樓梯,是一座揉合了中西建築風格的建築物。其正面與銅鑼灣山道的警署遙遙相對,在沙田未進行填海以前,仍可俯瞰沙田沿海的情況。

2008-02-28 12:46:12 補充:
基督教靈基營 (沙田舊警署)(2)
但是在二次大戰以前,因為交通不便的緣故,該警署便已遷出,剩餘兩幢空置的建築物。直至二次大戰以後,該處由一位獨立的女傳教士改作孤兒院之用,另外兩幢新的建築物亦同時興建。1964年,基督教靈基學校和幼稚園於該處成立。1966年,該處原來的孤兒園停辦。1980年,該處由神託會接管,易名為「香港神託之家基督教靈基營暨中心」,主要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宿營服務,內設有100個宿位,有舒適及完備的居住設施,是退修、康樂、教育、訓練及家庭的理想營地。

2008-02-28 12:46:56 補充:
車公廟(1)

據說昔日田心村創立之時,曾聘堪輿大師前來觀察風水。大師在村前發現有三條河流匯合於此,自成一衣帶水,後枕青山,風水殊佳,認為宜建廟宇,座鎮水口,受萬民朝拜,如此自必丁財兩旺,富貴可期。於是村民集資在該處興建車公廟。

及後沙田一帶出現瘟疫,鄉中父老建議抬捧廟內車公神像遍遊各鄉,藉此驅病辟邪。不久,疫病果然消除,鄉民為了感謝車公的恩德,乃在車公廟前許願,每十年一次舉行太平清醮,藉此酬神謝恩,祈求風調雨順。自此,十年一度的打醮便成為了沙田區的大事。

2008-02-28 12:47:10 補充:
車公廟(2)
1989年,華人廟宇委員會有見每年新春期間車公廟香火鼎盛,善信甚眾,惟地方狹窄,致使秩序混亂,決定將該廟重建。1991年,更獲得政府撥出土地。

1994年,耗資五千萬的新廟落成。新廟面積達五千平方呎,較舊廟面積多出八倍。殿堂內金碧輝煌,供奉了高達二十七米的車公神像。另外,廟前設有一大廣場,供善信露天拜祭。

2008-02-28 12:48:00 補充:
大圍村 (1)

昔日沙田鄰近海濱,常受海盜侵擾,故居民多建圍村聚居,以抵禦賊匪的劫掠。

大圍原稱「積存圍」,是沙田區歷史最悠久的村落,因該村為沙田最大的一條圍村,故又稱大圍。早在宋、元、明年間,在兵荒馬亂之際,不少人離開祖籍,部分由廣東省東莞縣沙井或寶安縣等地南逃至該村一帶開荒定居。後來當地居民有意建立圍村,於是在明朝萬曆二年 (1574年),廿九戶人家每戶建屋一所,組成「積存圍」。

2008-02-28 12:48:16 補充:
大圍村(2)
據村中父老所言,「積存圍」建立之時,曾聘得著名的勘輿大師賴布衣先生指點村民建村;以萬曆二年正月廿日為良辰吉日,奠基立圍,並取名「積存」,意在「積善」及「存仁」。(但也有認為兩者年代不同, 故不能證實。)

「積存圍」是一「雜姓村」,建圍之初,共有廿三姓;至今只有十六姓,其中以韋姓人口較多。(傳說他們是韓信的後裔, 因避禍而改姓。)除了韋姓設有祠堂外,其他姓氏均以村內的侯王宮作為總祠堂。

在大圍村公所還未成立以先,一般的村務都是在侯王宮內進行;村內的田屋、街市都是以侯王宮的名義收納租款,而一切的收入均用於村內的事務。該村每十年舉行太平清醮,以求風調雨順。

2008-02-28 12:48:38 補充:
萬佛寺

位於沙田排頭村山上的萬佛寺,是由月溪法師於1949年開始創建,至1957年落成,歷時九載,佔地面積達八公頃之多。萬佛寺院分為高低兩組建築群,整個寺院共有五殿、四亭、一廊和一塔。萬佛殿內供奉佛像逾壹萬貳千多尊,姿態各異;而當中創建者月溪法師的真身就放在正中央供人膜拜敬仰。萬佛塔高九層,塔內外均供有佛像,設計獨特,故被選用作港幣一百元鈔票之圖案。

2008-02-28 12:49:57 補充:
好似長左D~~你可以去呢度睇下架~~有圖架~~
http://qcrc.qef.org.hk/webpage/19984196/1/stheritagetrail.html


收錄日期: 2021-04-14 18:52: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28000051KK007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