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

2008-02-28 4:22 am
鄭和7次下西洋,他曾經去過邊D地方?


i)朝代?
ii)時期?
iii)地點?

回答 (2)

2008-02-28 5:59 am
✔ 最佳答案
朝代:
明朝
第一次下西洋:
啟航: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
回國: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
地點: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
第二次下西洋:
啟航: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


回國:永樂七年夏(1409年)

地點: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

第三次下西洋:

啟航: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
回國: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
地點:越南、馬來西亞、印度
第四次下西洋:
啟航: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
回國: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
地點:蘇門大臘、東非等

第五次下西洋:
啟航: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
回國: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
地點:占城、爪哇、東非木骨都束、蔔喇哇、麻林等國家
第六次下西洋:
啟航: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

回國: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
地點:榜葛剌(孟加拉)等國家
第七次下西洋:
啟航: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
回國:印度西海岸古裡等
地點: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
參考: 維基百科
2008-02-28 4:46 am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编辑]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于錫蘭山時,鄭和曾佈施該地佛寺並立碑留念。此碑現存于科倫坡博物館。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编辑]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其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生擒,回國獻永樂帝。 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编辑] 第四次下西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c/YingYaiShengLan.jpg/250px-YingYaiShengLan.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明钞本 马欢:《瀛涯胜览》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4 在蘇門大臘時曾助當地平亂,擒其偽王蘇幹剌獻給朝廷。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编辑]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编辑]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剌(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编辑]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參考: 维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5-03 01:12: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27000051KK026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