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二十世紀到現在主要都係發生兩種大瘟疫:
1.沙士
2.禽流感
香港沙士疫症
香港沙士疫症的發生對本港影響甚大,特別是淘大花園沙士疫病的大擴散更引起世界的關注,而且死亡率亦比其他兩地都高得多。在住宅樓宇中的病毒擴散是城市衛生的一個大問題。國際衛生組織專家亦被邀到港進行科學調查。雖經多方的調查和研究,因何會在淘大花園造成大擴散,仍未有一個肯定的結論。
在最近關注沙士問題的討論中,政府的衛生高層人士多次談及對這次突然而來的疫病,整個香港醫學界都要汲取寶貴的經驗。除了在醫療措施和行政管理上所暴露的問題外,筆者覺得更可結合香港人的思維模式去檢討一下。香港的傳媒對鄰近地區的任何動態都作多方的報導。今年一月就大事報導廣東的民間煲醋活動,甚至於描繪為大陸愚昧群眾的迷信活動,當時的確是在廣東出現了一種未被認識的極易傳染的呼吸道疾病。筆者不是醫務工作者,只是科學熱愛者,近來更專心轉向科學哲學的學術研究,覺得從這次沙士事件中可以分析出不少有價值的科學問題,可為大眾、科學界、行政當局提供一些參考意見,有助改善工作,更能發揮香港的潛在動力。為了把問題講得清楚和透澈,可以分別討論如下:
1. 病毒並不是細菌,一些非常獨 特的性質未被重視
2. 有待完善的住宅污水渠堵塞的 處理辦法
3. 淘大沙士病症大爆發的一種可 能原因
4. 薰醋是中國民間對瘟疫的有效 預防措施
5. 傳統文化中還有極豐富的生命 科學內容
禽流感
禽流感,全名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通常只感染鳥類,少見情況會感染豬。禽流感病毒高度針對特定物種,但在罕有情況下會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自從1997年在香港發現人類也會感染禽流感之後,此病癥引起全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關注。其後,本病一直在亞洲區零星爆發,但在2003年12月開始,禽流感在東亞多國──主要在越南、韓國、泰國──嚴重爆發,並造成越南多名病人喪生。直到2005年中,疫症不單未有平息的跡象,而且還不斷擴散。現時遠至東歐多個國家亦有案例。
禽流感的源頭和傳播
1900年代早期,禽流感在義大利被首次確認。1960年1000多隻普通燕鷗在南非死亡,這是第一次發現禽流感引發的高死亡率案例,屬於H5N3型。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遷徙物種公約工作組公佈的技術文件H5N1亞型禽流感的源頭來自集中飼養的家禽,極端的飼養環境造成病毒的變異,鳥類貿易、濫用疫苗、 運輸等人類活動也對禽流感病毒的變異有著推動的作用。野外研究顯示,絕大多數罹患禽流感的野生鳥類,都是在遷徙、越冬和繁殖過程中與人類飼養的家禽有近距 離接觸的物種,而那些自始至終遠離人類社會的野生鳥類,即便是水鳥,並且保持很高的種群密度,至今仍未有禽流感爆發的報告。
源自飼養場的病毒感染野生鳥類,尤其是水鳥,這使得病毒隨著鳥類遷徙而發生擴散。2003年末到2004年初在東亞爆發的禽流感被認為驗證了候鳥傳播病毒的假設:疫症先在韓國南部,候鳥的中途站出現,然後途經香港,最後到達越南。由於香港相 對衛生環境較好,以及先前已具有對付疫症的經驗,病癥並未有在當地造成大規模爆發。但衛生環境相對較差的越南,不單使禽鳥死亡,還對人類造成影響。至 2004年1月尾已有接近20人死亡。然而鳥類學者則指出,根據西伯利亞-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通道的規律,早在每年的11月末到12月初候鳥就已經基 本完成從北向南的遷徙,此前在香港進行的無線電定位跟蹤研究也顯示,在仲冬季節幾乎沒有鳥類遷飛的活動。另據觀測,絕大部分水鳥的越冬地位於北緯20度以北地區,只有白眉鴨和針尾鴨會遷至越南,然而其過境時間卻在12月初。鳥類學者普遍認為從時間和空間上,2003年底爆發的禽流感與候鳥遷徙並無重疊,故此大部分鳥類學者並不認同候鳥傳播病毒的說法。
被指傳播禽流感病毒的不僅僅是候鳥,據2005年10月27日第三屆非歐亞遷徙性水鳥保護協定締約國大會公報指出,攜帶和傳播禽流感病毒的途徑除了候鳥的遷徙外還有牲畜的運輸、家禽和籠鳥運輸、與這行業相關的活動、合法或非法的鳥類貿易以及人類的交通。
在家禽中鴨、鵝一旦受到感染,抗病能力比較高之餘,病發後的生存機會也很高。然而,雞只 對流感病毒非常敏感,一旦受到感染的話,不單止傳播得快,而且染病的雞很快就會死亡。農民過去一般稱這種現象為「發雞瘟」,並未有特別留意背後的原因或病 發的機制,直到出現禽流感經動物向人傳播並至死的病例後,人們才開始關注禽流感。目前人們應對禽流感的主要手段是對染病以及可能染病的家禽集體屠殺後進行 消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以免病毒積累,並進而影響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