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 Moore亨利摩爾的作品特色3個

2008-02-28 2:55 am
Henry Moore亨利摩爾的作品特色3個

另外,要多3個他的作品 (p.s 要有information about his作品 )

回答 (1)

2008-02-29 6:27 am
✔ 最佳答案
亨利摩爾(Henry Moore)於1898年出生在英格蘭約克郡一個多子女的礦工家庭中。十歲時進入當地的文法學校,1925年他從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畢業。他對古埃及、墨西哥和非洲的雕刻有強烈的興趣,二次大戰期間,他隨英軍遠征埃及與中東各地,畫了大量戰地素描,同時對埃及與兩河流域的雕刻有更深刻的體驗與接觸。年輕的亨利摩爾很祟拜布朗庫西(Branchsi)、畢加索(Picasso)等現代雕塑家的風格。他曾竭力追求構成主義的表現方式,一度還對超現實主義的潛意識表現發生興趣。他受了畢加索二十年代末期的素描和油畫風格影響,運用自然物形去作抽象雕刻。他搜集大小石塊、甲殼和骨頭,進行探素自然形式和節奏的原則,並應用於創作中。
藝術家的影響及貢獻

  亨利摩爾於四十年代後又創作一系列充滿人倫情感的作品,如《母與子》(Mother and Child》、《皇帝與皇后》(King and Queen)等。自此,他集中在戶外雕塑創作方面發展。他認為雕塑不應限制在固定的光線下照射,在大自然不同強弱及不同照射角度的光線下,雕像會湧現更多的視覺效果,和帶給人們更多不同的感受。他認為雕塑作品,不但可給人觀看,更應容許人們直接接觸,他贊成用手摸、用腳踏、用身擠、讓觀賞者全身感受雕像的整體美。


亨利摩爾享譽於當代,晚年獲牛津、劍橋、哈佛大學的名譽學位和英國最高級勛章,他於1986年去世,終年八十八歲。這雕像現藏於倫敦泰特美術館內(Tate Gallery,London)。
Moore Henry(Family Groupo)

父母親的兩雙手相互交織,保護著的孩子,三個人共同坐在一張簡單的板凳上。雕塑表面平滑,許多細節似乎已隨著時間的沖刷而被洗蝕。

摩爾故意讓雕像身著圍布,讓人聯想希臘及羅馬,為作品憑添幾分永恆的氣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也是從中世紀以來許多畫作與雕塑的體裁。在這以前,摩爾所有的作品都以女性為主題─有坐的,有斜靠的。「家庭」使他第一次有機會描繪男性。這件展示於摩爾花園中的作品完成於一九三零年代在飽經大戰蹂躪過後的英國,摩爾從抽象的極端實驗中走出來,重新尋找人性的藝術觀點。摩爾一生中得過無數大獎。


1938年他創作了圖中所見的《斜倚像》(Recumbent Figure),
相近的模式漸成了他畢生的創作方向,由此而衍生了更多不
同風格及表現形式之《斜倚像》。圖中所見的《斜倚像》是
用一種石質疏鬆,表面有許多氣孔的大理石雕成。它的半抽
象造型極為簡潔,石像長二公尺多,身上鑿了兩個空洞。空
洞的形成是基於人體骨骼的結構因姿勢而產生的。空洞一方
面有助於擴大雕像的內在張力,使觀賞者感受到人體的自然
構成,另方面亦可顯示雕像與空間的關係。

《斜倚像》好像是一個女士斜倚著。亨利摩爾透過這具半抽
象的雕塑,將人體的曲線與自然山脈聯繫成互相呼應的造型
。那圓滑的輪廓彷彿是自然而非人手所塑造而成。因此當
《斜倚像》座落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它的物料和造型便與
周圍的環境配合得異常和諧,使人感到雕像具有人與自然的
共通性。以後陸續出現的《斜倚像》亦不斷湧現大小空洞,
這些空洞使亨利摩爾的雕像處於虛與實、空間與形體的對比
中,創造出視覺美感與隱喻。這些空洞被稱為「摩爾洞」,
以表達亨利摩爾在藝術所創造的新空間。《斜倚像》這類創
作,一直延展至五十年代末,尺寸大小不一,除了用石材外
,還有用榆木雕製的。

more info and picture

http://www.wretch.cc/blog/JoeCRocky&article_id=2768802

http://www.hosauki.edu.hk/hsk/artist(sep).htm#


收錄日期: 2021-04-19 00:33: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27000051KK021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